分享

汪春华|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棵树2021 2021-11-22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汪春华

(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古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华,充满中国文字的魅力,蕴含了不同时期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学生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现实教学中,由于时代不同,古诗词文字语言晦涩,表达的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缺乏耐心。所以老师要针对这一现象,对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引    

古诗词词藻华美瑰丽,想象丰富奇特,触动人心,古诗词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汉语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因此需要加强初中生对古诗词的积累,但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一、初中生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初中生古诗词学习的现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应背诵古诗文61首,其中古诗40首。由此可见,古诗朗诵在初中古诗讲授中具有重要作用。“熟读成诵,走进诗境”。许多情况下学生们都是在反复诵读之中,逐渐学习和掌握古诗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重视对诗词的字词注释和进行机械重复的诵读,这种一字一句的解释使古诗词变得支离破碎。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的功利目的性太明显。然而考试的类型和范围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所得到的回报会比较高。于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灌输,让学生机械背诵,但这样会使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过于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就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对诗词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接受去欣赏,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影响不可忽视。固然新课程标准要求推动素质教育,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讲授的目标只是为了考试分数。在这种教学理念下的影响下,学生很难享受到其中学习的快乐,若是只是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不去深入学习和品鉴其中的韵味,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过分重视古诗词的讲解。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都是先将古诗词一字一句的讲解,翻译出来(甚至会出现一首古诗词,要分两次课讲,间隔近乎一天的现象),再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一个课时就结束了。仿佛将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记忆,就能够学好古诗词,没办法从整体上欣赏和品味古诗词。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不能自主的学习和分析古诗词,也不能欣赏古诗的美。长此以往,他们会认为古诗词枯燥乏味,学习更加被动,形成恶性循环。

3、教学偏重于死记硬背。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教师注重的是对诗词句子或者写作背景等相关文学常识的讲解,而导致学生对作品本身的感知被忽视,本来他们也许对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审美内容有所思考和体会,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渐渐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现实的讲授过程当中,大多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常常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只不过是因为面对考试的压力,需要拿到这个分数,才不得不被动地学习古诗词。如果没有兴趣去学习,那么学习过程是极其乏味痛苦的,要坚持下去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但这往往不是初中生所能做到的。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传统的讲授模式中,往往是老师在教室里唱独白。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抑制,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不假思索的工具,也形成了学习中的“懒惰”习惯。这种不良的习惯归根到底也是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让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2]]。虽然学生们都能背诵一些古诗词,能够基本满足考试的要求,但距掌握和欣赏,还有较大距离。

(二)过分重视古诗词讲解的原因。

1、许多教师不擅长古诗词,相应的教学水平也不高。他们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也仅限于课本内的知识,有许多老师接触的古诗词也不比学生多多少,对古诗词的理解自然不是很深,仅仅只比学生多一点而已。所以,老师的基本功不足,没有广泛的诗词积累和相对较高的教学水平,就只能机械的、重复的讲解。

2、教师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实际上,许多语文教师自己也对古诗词不感兴趣,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网络娱乐文化盛行,多数教师的心态受其影响,很难沉下心来思考和学习,教学中也存在方式和思维的守旧,这样没有内涵的教学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也毫无促进作用。

(三)教学偏重于死记硬背,缺乏鉴赏和品味的原因。

1、教师未能全面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古诗词的讲授要紧密结合人文常识、道德、审美和表达几个方面。但是实际教学当中,并没有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要求,重点在于教学生们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最多的分数,导致教学过程偏向于死记硬背,没有重视古诗词的鉴赏和品味,课堂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挖掘古诗词中的精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人文、道德、审美、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学素养。

2、对古诗词评价缺少人文性,方式过于单一。每一篇古诗词的课后习题及相关考试中,考核的重点往往是全文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以及针对名词句的背诵或者翻译等方面。这样单一的考核方法,迫使大多数学校不得不针对这方面的要求展开教学。把诗人情感的理解公式化的背诵下来也无法丰富学生们自己的思想感情,无法感同身受,更不能陶冶其情操、提升其文学素养。总的来说,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学的重点偏离,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审美权力。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1、教育价值观过分趋于务实化和功利化。现在的教育更加的务实和功利,古诗词这种在考试场上属于“背多分”式题型,所以大可不必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古诗词,而是将省下来的时间更多的用于其他科目。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背诵和记忆,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学习理解,自然就没办法掌握古诗词了。

2、本身对中国古诗词文化不感兴趣。学生缺乏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无法欣赏到古诗词的美,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更加不会去仔细的学习古诗词。西方文化似乎在初中生群体中更加盛行,古诗词文化虽然偶尔会出现短暂的热度(在如《中国诗词大会》播放时期),但大部分初中生仍然对中国古诗词文化不感兴趣,这当然就更无谈去主动学习了。

三、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针对以上现象,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针对教学理念存在偏差的问题。对古诗词的教学目的和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这是因为教学的理念出现了偏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有一种“对象”意识,即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服务的主体是学生,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表演,唱独角戏,教学离开“学”,就无所谓“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们有更多的良性的、友善的互动,融洽师生关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这需要教师保持开放性的教学态度,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素质的提升[[3]]。

(二)针对过分重视古诗词讲解的问题。古典诗词文字简约,意蕴优美,但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所以确实是要由老师引导着去翻译、了解整篇文章。但想要理解诗意,就必须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会整篇古诗词,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情感。笔者提出如下几种方法:

1、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感情。比方,在赏读李清照的作品时,要领会她的婚前、婚后、国度沦亡后的经历。学生了解这些背景后,他们就会明白,李清照的词不仅担心国家和家庭的毁灭,也寄托着自己的孤独,也应该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仇恨。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创作目的,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找出意象赏析意境。意象,便是融会了主观感情的物象。如《天净沙·秋思》选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十个意象,从中分析出环境萧瑟凄苦,以乐景写哀情,更能感悟出思想的愁情[[4]]。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诗词中的意象,然后对脑海中的多重意象进行加工和转化,使之成为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3、抓住诗眼。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注重对词句的锤炼,力求达到传神的效果。经过锤炼的词语和句子如人的眼睛。是以,转住古诗词的诗眼进行赏析,可作为赏析诗歌的切入点。  4.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诗歌也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手法,简单的写作手法包括夸张、隐喻、拟人、联想等。更庞大一点的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陪衬对照、留白等。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话,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针对教学偏重于死记硬背,缺乏鉴赏和品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古诗词内容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介入,实现更好的古诗词教学效果。比方,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辅之多媒体帮助讲授。使用多媒体显示:在黑暗寂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月亮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古今很多文人利用月亮传递和寄托自己的情怀[[6]]。这时,再让学生谈一谈他们对明月的看法,并提出问题:明月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能找到相关的诗句吗?等他们陷入思考并回答之后,再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和《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样的教学交互体验,一定能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所以,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增加了鉴赏诗词情感的环节,充分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要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课堂的导入,要求内容要简洁明了、方向正确,不能过于复杂和偏离主题。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由于古诗词的表达比较委婉,而且与现代的文学写作习惯相差很大,文字也比较晦涩,所以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味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进行枯燥无味的诵读和翻译,就会忘记古诗词本身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若是能将学习古诗词的目的从应付考试转移到鉴赏和欣赏古诗词上来,就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源,有了兴趣,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变强[[7]]。如何激起学生生的乐趣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激情导入,事半功倍。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直奔主题,使他们进入倾听的状态。导入是讲堂的起头,着力激发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探求新知识,以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8]]。教师还可以融入不同的元素让学生转换一下学习的方式,类似电影、图片、游戏等这些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更加有效的贴近学生的生活。

2、熟读成诵,走进诗境。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比如朗诵“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时候,就要用绵长的拖拉声和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去领略诗人生命的艰辛和爱国热情,初步了解诗歌的魅力。在学习《次北固山下》时,以思乡诗句导入,学生们朗诵“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课堂气氛充盈着浓厚的乡愁。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以音乐《但愿人长久》导入,学生们就会被演唱者清丽的歌声吸引。然后大家一起合作,把课本中的原文改成歌曲,课后再要求学生都会唱这首歌,学生们万没想到语文课的作业是唱歌,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9]]。当然,朗诵和唱歌不是唯一的方法,这需要教师进行契合实际教学场景的分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及深入性思考,实现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0]]。 

参考文献:

[1] 杨慧玲.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D读写算:教师版,2017(19) 。

[2]弘钿.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阅读,2013,(02):132。

[3] 林丽.初中语文古诗词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86):54-55。

[4] 徐敏.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课外语文,2018(27):55。

[5] 王雅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6]于淑杰.诵读、感悟、提升——初中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2015(08)。

[7]刘清.试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方法[J].读与写,2015(04)。

[8]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9]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0]王瑞.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5。

[11]叶琼玲.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D].深圳大学,2017。

[12]王汝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6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