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指环王重映了,因为我已经看过好多遍了,就没有去电影院看,也没怎么关注,但是听说很多看完的人都抱怨这部电影时间太长了,剧情缺乏新意,没有高潮,看得人昏昏欲睡。可是,这是部商业片啊,在当年可是部史诗级别的电影啊,怎么会有这样的评论。于是搜了搜,对于这部片子的评论,确实如网上传言的那样。尽管这么多人打了一星,但是《指环王》的史诗地位依然无法撼动,在豆瓣上评分很快升到了9.0,豆瓣top250排名58。第一部《指环王》是2001年上映的,至今已经过去20年了。假如有个孩子是从这部电影上映那天出生的,到现在也20岁了,这个年纪的青年会有自己评价事物的标准,跟他的父母基本上是不一样的。就拿我来打个比方吧,我妈爱看婆媳剧跟宫廷剧,我爸爱看抗日剧跟战争剧,而我,凡是他们看过的剧,我基本上都不喜欢看。《指环王》也一样,一部分是喜欢他的老观众,一部分是新观众,喜欢的标准自然不一样。而且,20年的时间也太长了,长得足够改变一代人的审美。想当年,《大话西游》刚上映时,因为太超前了,大家根本看不懂,票房惨不忍睹,骂声更是不绝,周星驰的公司直接赔到破产。几年以后,终于有一个看懂它的人了,再几年之后,终于又有一个看懂它的人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奉为经典。再比如金庸的小说,虽然故事性极强,但它却有极强的年代性,原样翻拍并不能保证不会出问题,大概率会赔钱;但是改编,假如出了问题,基本上不会赔钱。于正的《笑傲江湖》把东方不败改成女人,跟令狐冲谈恋爱,你说这改编很傻X吧,可是又大获成功,陈乔恩版的东方不败人气更是胜过了女主角任盈盈。文艺作品本就是跟随着时代的潮流的,时代变了文化自然就变了,以前流行的元素跟文化放在现在就会有点不合适,大家都喜欢的,那就是喜欢,大家都不喜欢的,并不一定能证明这部文艺作品有问题,但能够说明不喜欢没有什么没错。《指环王》是一部美国电影,本就是一个西方的故事,有精灵,有小矮人,有巫师,东方的观众不喜欢看、看不懂自然没什么问题,要知道我们以前的类型片有武侠,有鬼片;现在多了穿越和修仙。东方的电影在西方没有市场,西方的电影在东方欣赏不来这很正常,这毕竟是文化的冲突,接受是需要时间的。星球大战在美国票房基本上可以封神了,在中国惨不忍睹,因为多数人根本不爱看,大家根本没有那个情怀。你说那也不能无脑打1分吧,无脑打1分跟无脑打10分有什么区别呢,抱着主观的态度去评分怎么可能做到客观。而且,这世上的傻X是无时不在的,总是存在于某个角落。我是很喜欢看这些好莱坞大片的,时长并不能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甚至可能成为加分的标准,比如《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跟《乔斯韦登版正义联盟》,这完全是两部电影。有人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剪辑跟讲解,抖音上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视频,你想不看都难,没办法,谁让他们文案做得好。三分钟看完一部《指环王》,十分钟看完《指环王》三部曲。按照这速度,接下来就是一小时过完你的一生,两小时投胎重生。不得不佩服,视频剪辑者的概括能力真的太强大了,一部时长两小时甚至更长的电影能够浓缩成3分钟,那么按照一天睡八小时,工作八小时,工作还得建立在纯粹工作,不摸鱼的状态下,再撇除一些下班后的杂事,大概两小时,最后还剩下六小时。这么算下来,一天能够看完120部电影。虽然是碎片化的时代,但是要这么赶吗,不能保留一些神秘感吗?但是,你要说,我宁愿刷两小时抖音,都不愿意安安静静看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那我也没办法,毕竟我也不能强迫你去上一头猪啊,被勉强是很痛苦的,勉强别人甚至更痛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消亡,你不能阻止这届年轻人去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他们的自由。我喜欢看《大时代》, 我也接受你喜欢看《小时代》,但我就是想揍你一顿,这没差,你可以不服,但你不一定揍得过我,因为我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