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

 木香草堂 2021-11-23

(此文发表于《上海教育》杂志202110B刊上)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构建良好学生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落实学生评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明晰了“怎样培养人”的路径和方法。长期以来,学生评价普遍存在着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弱化体育、架空美育、放弃劳动教育等现象,各方都将目光聚焦在分数和排名上,应试教育、反复刷题和不断操练的教育现象愈演愈烈,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也迫切希望能够构建起新的评价体系,来扭转过去不科学、不全面的评价机制。

二是要加快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当前的学生评价,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段都在忙着学生评价,但很少去关注其他学校、其他学段所做的工作。这使得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会遇到评价标准不统一的境况,有时还会搞得学生不知该何去何从。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需要跳出一所学校、一个学段的局限,站在学生成长的视角上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在横向上,建立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发展的标准,对每一个年级学生德智体美劳德发展要求加一界定;在纵向上,需要明确各年级学生学习发展的标准,并做好年级之间德智体美劳德发展要求的相互衔接和逐级递升,由此建立起多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服务标准体系,确保学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发展标准。

上海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实践经验。2005年,上海就制定出台了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一体化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评价改革探索。2014年,上海成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后,又进一步探索“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将是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的重要基础。

三是要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变过去用一个分数报告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效的做法,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画像。综合素质评价需要采集的信息取决于学生评价标准所确定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是质性的,两种类型的信息都很重要,过程性的信息对丰富综合素质评价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建立恰当的信息采集机制。伴随着高中阶段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在各省市的逐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也在稳步推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难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找寻突破的良方。其一是采集哪些信息的问题。综合素质评价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领域,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广泛的采集,这可能会涉及到学生隐私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需要把握好度;其二是如何采集信息的问题。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及时观察和记录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其三是采集得到的信息如何分析的问题。信息的采集相对简单,对采集来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研究,涉及到大量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领域的知识,需要培养专业的团队来做;其四是如何将综合素质评价汇总的各种信息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证据。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能从根源上改变过去拘泥于分数的传统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广泛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是要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好的学习成效取决于优秀的师资和丰富多彩的课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首先要引导教师转变评价观念,改变过去考什么教什么,考试科目比什么都重要的狭隘的课程观和评价观,充分意识到每一门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其次要高质量地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既要保证国家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为学生的个性展创设尽可能多的时空;不是简单地在课程实施中关注德智体美劳等要素,而是有机地将它们整合为一体,真正实现“五育并举”。再次要给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的时空,让他们有机会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各类课程和活动中坚定信念、厚植情怀,增长见识、提升本领,学会自我管理,做能担负时代重任的新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