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林慧杰稿

 泠申 2021-11-23

王子萱告诉我,多年之后,她的母亲林慧杰应后悔在那个充满雷暴的下午邂逅了父亲王建祥。

可这时,林慧杰坐在别易居的厅间说,她不后悔。她讲话时,眉毛微蹙,眼神四顾,我便看出来这是谎言。谎言的根源来自死去多年的王建祥对林慧杰撒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建祥说,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同于一般凡夫俗子,最大不同在于他的理想,这就像一枚种子在内心深处发芽生长,他责任自许,学三年进大山,教出七八个有本事的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生足矣。在这句话被捏造出来的前十八小时,王建祥正和班里一群鬼魇之人打麻将,他把整月的饭票输得精光。如果不是王建祥很早死于肺病,林慧杰也许不会继承丈夫志向,甘愿在大山待上三十年。但这志向是虚构出来的,建祥太明白林慧杰作为八八届最清高自许的女生,一般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并不能让她另眼相待,反而易遭白眼,觉得俗癌入骨,唯一青眼的便是宣扬不切实际的理想,粉饰以高洁、神圣、无私。读了不少闲书的女孩子都拥有这种思维定式。当然,幼稚的建祥以为凭这一点就抓死了林慧杰的情思,但,远远不够,远远是那种体贴细微处才打动了她,就像城池后设一阴沟,攻掠城垛后,却陷入阴沟里的一律淘汰,好在王建祥经受住了两重考验,被王慧杰视为生命中的伴侣。后来,我问王慧杰先生是怎么确定这个男人是自己一生所爱,她支吾说不知道,忘了,就像生命中很多细小的故事、藏在旮旯儿里的私语,都随时间一并无影了。

所以我们要从哪里谈起呢。我问她。

“好吧,记者同志,就从那个可怜的孩子开始讲吧。”她说:“首先这很难,每天出门,都是这些面孔,村民友善,嘘寒问暖,但都是普通人际,大家在这一天跟着一天,不自觉我就怀疑人生的当下和未来有多大可能,那会子萱子已经生下来了,所有人劝我再找一个,生活里也容易些。我可能是那种喜欢守住一域的人吧,心已经给了一个人,再让另外一个人占据,不习惯,也不想,也不喜欢,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要不要一辈子待农村的问题。当然我有机会考进信城的小学,或去教初中,都可以,但我的丈夫一直有个理想,就是农村兴学,从教育这一块,改变人的思想。这个题目大到足让三辈人为之努力,当我想去帮他实现的时候,我自然就怀疑自己有没有这种能力。你看人都是容易动摇,那时候的我远没有这样坚定。后来就是孩子的事,夏天嘛,,小孩贪凉,除了洗澡,就喜欢去铁路边等火车,火车一来,就有一二十节的尾风,他们就吹这种风乘凉。有个孩子是我班上的,早产,智力发育不是很好,靠得太近,卷进轮毂底下了。我去的时候,孩子们都远远看着,我抱着他,不太完整的可怜的孩子,他奶奶远远地瞧着,就已经哭倒在地。他父母在外地打工。那时候我想,建祥是对的,社会的发展还不够高,农村还要继续发展,孩子们需要教育,需要老师,总有人做出这样的牺牲和努力,于是我就留下了。当一个人做出决定的时候,就会发现往日碍着的事物都不是问题,欣然接受或视为一种常态,所以我坚持下去还不是觉得很难。”

我讶异林先生的选择,更仿佛在一瞬间受到人心的鼓励,孔子所倡导的先验之仁心很多人不以为然,我想先生这便是仁心,换了其他贪恋轻快的女人必然托人出山,一辈子不再回来。先生一颗仁心,克服孤孑、贫苦的环境,激励虎岭的孩子努力进学,难怪是信城教育界的模范人物,是立德立功的标杆。当然对我来说,这个故事推送出去,我更要把握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进去,当今的时代语境是经济发展,普通百姓都在着急挣钱,先生的故事究竟有多少励志的成分,或许写出来不少人就会说这是愚笨,一个寡妇为农村兴学的故事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吗。

我问道:“您认为自己的教育成功了吗?成绩在哪里,考上大学的孩子有没有回来搞建设的?”

先生嫣然一笑,这一笑,她仿佛年轻了三十岁,回到青年时代。

“教育不讲回报”,她说:“我和我先生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我看过网上很多话,很多诟病优秀学生的,有点骂的相当凶,出国不归者甚至被视为卖国贼,这就过分了。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连一点自主性都没有,教育就是空话,如果我们硬要把学生和民族、国家等字眼绑在一起,这和洗脑有什么区别。譬如说我吧,我的这种选择如果是被要求的,那肯定坚持不了三十年,三天就蔫了,因为不开心。要给他们时间,不回来也不要紧,因为他们肯定过得还行,教育就是促使人活得好一点。”

“教育没有成功或者失败一说,如果要打分,只能打七十九分。现在农村的教育很功利,应试很多,素质教育所占太少了。当然这是现状,以后条件好了就都慢慢好的。我是没什么成绩的,孩子们自己努力,有志气,如果真说好听一点,那就是像灯塔,船找得到航行的路。”

我瞬间想到了题目,《灯塔人——林慧杰专访》。

“您对女儿子萱的教育可以分享看吗?”

“当然。我对她很严格,小的时候时间控得紧,电视也不能看,只有闲书,翻页的我就随她看了。子萱中学就开始住校了,她比较能独立,成绩也好,我不看重她的成绩,就管她的习惯。早上不赖床,晚上不熬夜,一些应试的题目、作业,她做得快,其余时间就花在闲书上。她是个女强人,比我强多了,上大学之后就喜欢在学生会里,事务能力不错。她设置了一个周记,每周写千把字,我也能看,这是她分享的东西,有的写得不错。我不管她以后干什么,总之她喜欢什么,我都鼓励。我希望她拥有真正的爱情和爱情的幸运。”

随后林慧杰先生带我看她的书屋,还有以前的照片。泛黄的纸质照片被保存的很好,很干净,看出来这是爱惜之物。我扫描了十几张用于报道刊登。最后我问先生要不要最后看一下稿子,她说不用,“大河大江的源头不曾想在汇流入海的地方竟有那样的壮观,从我这里,你只是得到了一个源头,文章的最终面貌是你努力的体现,我祝贺你取得好成绩”。

后来,很惭愧。主编告诉我稿子不能发,我问为什么。“林老师写了一封信给信城纪委,给彭明智求情,”主编说:“林老师真是糊涂了。”

关于虎岭才子彭明智如何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腐,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