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变幻莫测、充满危险,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只是杯水车薪。尽管人类已经为深海探索或海上作战开发了非常强大的武器,但海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仍然加剧了这些武器执行任务时的危险程度,潜艇就是如此。 潜艇作为海军实力的硬性指标,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战略武器,潜艇的威力足以对作为“海上霸主”的航母构成威胁。即便拥有如此强大的武器,在任务顺利执行的背后,也经历了无数次危险的考验。潜艇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挑战,还要应对来自海洋环境的挑战。其中,“潜艇悬崖”可谓是海洋中隐形的“潜艇杀手”。更重要的是,潜艇本身的漏洞是对自身最致命的威胁。 1963年,美国攻击型核潜艇长尾鲨在300米下潜试验中沉入海底。短时间内,这艘4000吨级潜艇迅速沉入了2000多米的深度,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潜艇沉没事故。 当时,与海岸保持联系的信号突然中断,美国立即派人搜救,但没有发现潜艇的踪迹。直到6个月后,才在深海中发现了一些残骸。 随后,他们调查了潜艇坠毁的原因。原来,潜艇在维修时,管道焊接不够牢固,导致海水管破裂,大面积海水涌入,腐蚀机舱内一系列电子设备而发生故障,最终引起了爆炸并沉入了海底。从这点来看,因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沉底事故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潜艇上共有129人,全部遇难。此外,潜艇上携带的22枚核弹下落不明,至今未找到,这也是美国一直对这艘潜艇高度重视的原因。要知道,核武器的最大威胁在于其爆炸物是放射性物质,虽然这些核武器一般很稳定,不会轻易爆炸,但落入海中,不断被海水侵蚀,某些部件损坏很容易导致核泄漏,这对海洋环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武器越强大,在制造和维护上就必须越谨慎。俗话说,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武器同样适用。只有万无一失,才能确保在实战中战胜对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