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定义上古史,从八风历说起:判断文明的唯一标准,是天文历法

 天地任逍遥耶 2021-11-23

学界一直缺乏质疑精神,以讹传讹之风由来已久不说,却又喜欢把谬论当定论。

近200年,西方输出的谬论还不够多、不够荒唐吗?

谬论:文明的判断标准是文字、青铜、城市,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我也抛一个定论:“文明的判断标准是文字、青铜、城市,三者缺一不可”是谬论。

在开始之前,先讲一件事,中国文明是世界母文明。因为上古时候,存在一个全球范围内文化现象,属于同一种文明,但无法用同一个国家来定义。

西方昂撒人没有历史,在考古领域属于门外汉,对上古文明毫无概念。在文明古国属于基本性的常识问题,在他们手里却可以颠倒常识,现做泥饼、假古董冒充真文物。

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时代皆起源于中国

红山文化,玉祖龙

玉器文明,非常重要。是和石器、青铜并列的文明时代。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玉文化,全世界,中国独有。虞夏商周,玉器、青铜器精妙绝伦、叹为观止。

最近几则新闻,四川有14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址,黑龙江有10几万年前的新发现的古人类人种“龙人”。这些都属于史前时代,像万年以内的考古遗址,在中国可以用不胜枚举来形容。

所有考古发现都指向一个事实,只有在中国存在人类文明发展所必须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发展脉络非常清晰,从史前文明到农耕文明,从石器时代到玉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

炎帝神农氏,石器时代。黄帝玉器时代。蚩尤青铜时代。

文字,在上古时候,是特权

往近一点说,2000多年前,战国竹简为什么都言简意赅、惜字如金?

因为书写成本太高了!字写得越少越好,只记录最重要的信息。所以像《道德经》等书籍,就直接抛出定论,最高深的定论,不浪费笔墨写推导过程。

后人只能靠悟性,再怎么说,前人都已经把定论讲出来了。有缘者得之。

所以在上古时候,文字更加珍贵。只有大祭司、王族,极少数人掌握文字。除此之外,没有人会文字。文字,是特权。

文字,年代越古早,越惜字如金。

8000年前,哪个古人会有闲情,写流水账日记?我们读到的一些古文,可以用“古奥”、“不知道在说什么”来形容,因为年代越往上,越是惜字如金。而且因为年代太久远了,不同时代的语言风格,隔了好几千年,当然会感到古奥难懂。

上古时候,字写得越少越好,这是生存所需。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在近现代看来不算什么,但古代完全不可能。

就算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也只有动用国家力量和资源,才能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著作,而且能不能流传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很可能就失传了。

反过来说,像那些迷信什么亚里士多德的,不得了,基本常识都没有。但是,把近现代托古之伪作,视为原著,则是另一回事,性质非常恶劣。这里只能用“性质恶劣”来定义。

判断文明的唯一标准:天文历法

女娲补天,实际是女娲修正八风历。天文历法,在上古时候尤为重要。

文明不需要同时具备很多条件,但是必须要具备天文历法知识。

天文历法,是判断文明的唯一标准。

因为天文历法,是农耕文明的根基。天文地理,是部落生存之道。

女娲八风历,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一年八风,八个方向,八个季候风。

古人观象授时,看天象知时节,指导农耕。不懂天文地理,不可能懂《易经》。

小结

蚩尤,炎帝神农氏一族,首创青铜工艺。

只有不了解上古文明,才会迷信“文字、青铜、城市三者具备方为文明”之谬论。

文字,在上古时候,年代越古老就越惜字如金,而且只掌握在祭司、王族极少数人手里。极容易失传。就算有出土,现在的人也完全看不懂。

青铜工艺,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蚩尤部落首创。世界上,没有哪件青铜器,会比蚩尤造的还要早。中亚西亚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型青铜器,比如青铜刀,但那也是从中国带过去的。

城市没啥好说的。有巢氏,构木为巢。有了房子,就会定居。农耕文明,一定是定居文明。

天文历法,是农耕文明的基础,也是文明的评判标准。

最后我抛个定论:判断文明的唯一标准,是天文历法。

当然,这里所说的天文历法,不需要像后来,以及现在所以为的要多么多么精确。

10000年前,可以指导农业生产,那么这个天文历法知识,就可以满足部落生存,有农耕文明之基础,文明就会发展进步。

——————

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上古中原,文化东出,万里河山,天下大同。

现代中国,文化东出,万国来贺,天下大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