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造力|5 分解:无需从头开始,你有试过分解再重组吗?

 新用户36625prl 2021-11-23
我们家小朋友有两种玩具飞机,如图所示,看上去差不多,但你会发现第二种多了一个小扇叶,我开始还以为是装饰,昨天和她在公园试飞,发现区别还真的挺大。
第1种只是用泡沫做的简单飞机,比我们小时候纸叠的飞机飞的要稍微远些,也扎实一些;第2种飞机,因为在机头多了一个助力的小马达,在飞行前给它充会儿电,当扔出去的时候,飞机借助马达产生的推力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这种飞机不像遥控飞机那么复杂,所以可以想象它的成本是很低的,但因为这一小点的改进,它的价格要比普通的无马达飞机高很多,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创造,通过组合的方式完成创造的,而组合需要的部件(机身和小马达)都不需要原创,而是借用的,我们如何获得这些部件呢?这就是本文想和你分享的创造的一个思路——分解。
1 什么是分解?

所谓分解,就是把一个整体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比如一辆汽车可以拆解成很多的子系统(车身、底盘……),进而拆解为很多零部件。再比如,做一道清蒸鲈鱼,可以拆解为准备鱼,上锅蒸,放蒸鱼鼓油等工序。
我们为什么需要分解呢?我认为有三个目的:理解、解决和创造。
首先,分解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很难直接认识复杂的事物,为了深入理解,需要进行分解并解析,直达我们可以理解的程度,而这个过程还有名字叫“分析”。
其次,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和前面一条相对应,为了系统性解决一个复杂问题,高手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能对问题进行拆解,而且最好拆解后的问题是“补充不漏,相互独立”(MECE法则),当把难以直接解决的复杂问题拆解为可以直接解决的简单问题后,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答,对答案的综合,就能完成对复杂问题的解决。
最后,分解是进行创造的重要路径。乔布斯说过“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创造就是把事情连接起来) ,但是,这里的前提是“things”从哪来?你当然可以创造一个,但更便捷和高效的方式是通过分解的方式来获得。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分解的第三种目的,知道为什么要分解后,我们如何进行分解呢?
2  两种分解
按照经典的“两分法”,我将分解的分法分为“MECE分解”和“非MECE分解”。
2.1 MECE 分解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法则,翻译过来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是进行分类和分解最理想的方法。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清晰表达中,我们列举了5种典型的分解方法:
①非黑即白。比如,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在iphone最流行的时候,世界上只有两种手机,iPhone和非iPhone。
②二象限矩阵。如时间中的“重要—紧急”划分,以及人才的“才能-态度”划分。
③流程法。把大象装进冰箱就三步:打开冰箱门-放进大象-关闭冰箱门。
④公式法。比如,利润=收入-支出,还有我们专业中,响应=激励X传递函数,这种方法通常比较严谨,而且容易量化,所以能公式化的,优先选择。
⑤要素法。比如一个故事的构成要素:事件、地点、人物、事件。
2.2 非MECE分解
故名思义,非MECE法,不强调分解必须满足MECE法则的,因为在创造性思考当中,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分解,从整体中分解出想要的要素或部分,通过对这些要素和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模式。
3 分解是为了重构
分解不是目的,是为了理解、解决和创造,所以分解完成后要进行合成,对于前两个目的,通常分解路径和合成路径是相同的。比如在我们的专业中,常常按“源-路径-响应”对问题进行拆解,当研究完各个部分后,最终也是按照这个路径合成。
但是对于“创造”这个目的,除了前面的分解不需要刻意满足MECE法则外,更重要的是合成时要避免原先的模式,因为创造就来源于不同于以前的组合和连接方式。
我们用《水平思考》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对下面这个图形,如果让你将其4等分,每一份的形状也要相同,你会怎么做?如果凭直觉,你容易按左边的方式分解,但是发现很难,但如果按照右边的图记性细分后,就比较容易得到结果。
在《水平思考》中介绍了一个苹果采摘机构思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苹果的采摘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找到苹果;
够到苹果;
摘下苹果;
将苹果用到地面;
保证苹果完好无损。
分解完成后,进行不同的综合,就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有人可能将 "找到苹果+够到苹果+摘下苹果”组合在一起, 然后用“ 晃动 果树” 来代表这个组合。接下来就只剩一个问题:如何 完好无损 地 将 苹果 运往 地面。还有 人 可 能将“ 够到苹果” 与“ 保证苹果完好无地损运往地面” 这两个 部分组合起来, 设计出用来接住苹果的可升降帆布平台。
这样一个小小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它想说的是,把一个事物进行了分解之后,重新对他们进行组合,就有可能形成新的认知和方法,在《水平思考》中提到,“水平思考”的本质就是“改变模式”,或者说“重构模式”。
而且,我认为这种思想对我们每个人个人职业发展也很有启发。最近这几年,人工智能如火如荼,并且我们不断听到,我们即将进入“智能时代”,而很多工作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难免让部分职场人士感到焦虑(我就有),我会不会被取代?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职业需要?我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现在的工作能力怎么办?
基于本文的分解和重构的想法,和你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认为其中一条路径就是:将现在的工作能力进行分解,从中提炼出很难被机器取代的部分,然后整合到未来可能的新的职业中。
现在比较清晰的是,机器比较容易取代那些“重复性高,且可编码的工作”,反之则不以取代。所以,我们会发现,那些一线的生产线操作工人,固定类型和格式的文字工作者(部分记者,律师,银行柜员)等,比较容易被取代,而服务型行业,如保姆,美甲等工作不易被取代,而且收入也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对我们而言,需要思考,现在工作所涉及到的技能,那些是你可以被分解出来,可以重新进行整合,带到未来职场中,从而提高职业的灵活性和稳健性,而不是什么都从头开始学。
总结
分解,一种把整体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理解、解决和创造。对于理解和解决,分解最好满足“MECE”法则,而对于创造,则无需一定要MECE,因为对创造而言,分解是为了给重构提供素材。
分解和重构给我的另外一个启发是,对于人工智能对职业影响,以及职业本身的变化,如何更好适应?将能力进行分解,再重组是个重要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