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之后的教育怎么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

 智慧为师 2021-11-23

最近的双减政策开始实施,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对这些教育政策心存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来改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教育,从古至今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理。

古有孔子、孟子、荀子这些伟人。今有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这些教育家对于教育。都有着其独到又优质的见解,让我们追随。

时代在变迁,教育一直在变化。今天的教育又该怎样去坚持,怎样去追寻其本质呢?

《教育的本质》这本书的作者陈钱林是全国知名校长,资深家庭教育专家。从事教育30多年,对教育生态整体十分了解。他说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长。

关注了最本质的核心素养,教育就会更有魅力。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也是如此。

1、人格才是最核心的素养

作者说教育要关注核心素养,而人格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因此得出,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的人格。

说了半天都是讲人格,那么,人格到底是什么?作者陈钱林翻遍著作,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三位一体。

因此,作者原创了“健全人格”坐标图。

这个有健康属性的自然人;美丽、成功属性的社会人和智慧、幸福属性的精神人组成的“健全人格”坐标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健康的人的人格。

这三种属性的人,真是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能称之为健康的人。也同样的不能够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怎么样去培养这个健全的人,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2、尊重孩子独立的“江湖”

有没有看过一个笑话这么说,一个妈妈问孩子,你是想学英语呢?还是想学语文呢?给你选择的权利。

其实,根本没得选,还不如直接就不选了。这么问一句,也就是想假装表示一下自己的民主而已了。

作者说,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不是代替孩子发展,不是指导孩子发展,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独立的“江湖”,引领孩子幸福成长。

不管是对于家庭的教育者,还是学校的教育者,都能够共同教育这个孩子的人格,那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让孩子能够学会独立。让他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路。

太多的孩子现在不去动脑,只会接受一切的外来事件。不加思索这些东西的正确与否,不愿意去动脑。这样迷失的人长大后,很容易变成空心人。

3、习惯是健全人格的根基

还记得那个名言警句吗?我们从小念到大,估计又要念给我们的下一代了。

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作者说,习惯是健康身体的根基,也是性格、情商、能力、健全人格的根基。曾有教育家把好习惯比喻为银行存款,可以让人一辈子享受利息。

有这样一个说法,我们教育孩子,辛苦头十八年,那么剩下的就可以省心了。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他自己去决定他的人生怎么走。

而有的人,头十八年省心得什么都不管,只负责好吃喝,对于其他一概不管,而剩下的都是糟心的日子。

这么一算,辛苦十八年还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呢,而这十八年重要的不是别的,而是养成各种好习惯。健康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

教育不是玩游戏,可以有重来的机会,我们想要把孩子培养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教育的本质》,从根基抓起,培育出健全人格的人。而不要等到时间逝去,木已成舟,才来追悔莫及。

愿你我的孩子,都能够健全成长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