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奇案:洞房夜,新房离奇失火,留下一尸一头,夫人教知县查案

 老大姐嗨 2021-11-23
文章图片1

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进士出身的杨瑞云出任南直隶淮安府盐城知县。刚到任不久,有一天早上,他突然接到衙役来报,说城南张村的保长前来报案称,该村昨夜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火灾,一下子把刚刚结婚进入洞房的新郎和新娘烧死在了婚房里。

杨瑞云听到有人身亡,先仔细地询问了保长一些简单的情况,得知昨天是村里的张建桥娶妻,晚上大摆酒席,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热闹非凡。众人推杯换盏,一直闹到了半夜才渐渐离开。

到了后半夜,新郎张建桥的家中突然失火,一下子惊醒了刚刚才沉睡不久的人们。大家一齐上阵,在保长和甲长的带领下,花了一个时辰才将大火完全扑灭。然而,张建桥刚建的新房却已烧得面目全非,他和妻子董氏也没有逃出来。

于是,保长便让几个年轻人去废墟里挖掘寻找,竟然在里面找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大家纷纷猜测这就是新郎张建桥和新娘董氏,便推举保长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县衙报案。

杨瑞云听了保长的叙说,也不敢怠慢,当即带了衙役和仵作前往现场勘验。到了张村后,杨瑞云发现起火的新房是座三间青砖瓦房,在一个独立的院落里,所以也没有波及到不远处的其他住户,只是门窗和梁柱已经烧得焦黑不堪。

文章图片2

杨瑞云命衙役清开了一条通道,又让仵作在保长的指引下前去验尸。不一会儿,仵作前来报告道:“老爷,新房床上无人,只在门后有一人倒在了地上,已经完全烧焦,辨别不出是男是女;床后还有一个人头,也烧得一塌糊涂,辨别不出性别。”

杨瑞云听罢大吃一惊,急忙亲自前去查看,只见门后果然有一人倒在地上,虽然已经烧焦了,但是特殊部位依然可以查验,很快便被他确定这是具男尸,而且在颈脖处,还有一处刀痕,伤口外卷,显然是被人杀死了以后才烧焦的。而床后的那具尸体更是奇怪,只有一个人头,尸身却不见踪影,从耳朵上依稀可见还有穿孔的痕迹,应该是一个女子的头颅。

到了此时,杨瑞云已经断定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失火案,而是故意纵火,很可能还是一桩精心设计的谋杀案。

于是,杨瑞云开始仔细检查现场的每一处角落,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突然,他发现在婚床旁的墙上竟然有一个夹壁层,还有一扇半开的活门。

杨瑞云沉思良久,似乎若有所悟,推测这很可能是一桩因奸杀人的谋杀亲夫案。奸夫事先藏在了新房的夹壁中,等到夜深人静时,趁新郎不注意,出来将他杀死,然后带着新娘逃之夭夭,只是这个女子的头颅还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文章图片3

这时,杨瑞云又派人请来保长问他道:“你昨晚带人救火时,有没有看见有人冲进屋里去救人呢?”

保长想了一下,肯定地说道:“昨晚火势太大,村民们都在屋外泼水,根本不可能有人能进到屋内去救人。等火扑灭后,我们一起进来见到了门后的尸体,赶紧派人把这里看守了起来,一大早就去向老爷报案,所以不会有人进入到屋内。”

杨瑞云听了,点了点头,就吩咐仵作填好尸格,记下勘验笔录,又让保长联系新郎张建桥的亲属,将他埋葬了,只留下了那个女子的头颅,交由仵作妥善保管。随后,便带着一行人回到了县衙。

晚上,杨瑞云左思右想,觉得这个案子非常怪异,疑点重重,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便把这件奇怪的事情跟新婚的夫人说了一遍。夫人听后,对他说道:“一个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个新娘虽然不见了,可是她的父母应该还在,相公何不去新娘娘家看看呢?说不定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杨瑞云听罢,觉得非常有理,两人便一起安寝。

第二天一早,杨瑞云换了便装,装扮成一个收杂货的客商,带了两名心腹衙役充作随从,按昨日问清的新娘董氏娘家的地址,来到了百里之外的董村暗中查访。

到了董村,杨瑞云见新娘董氏家门前的喜字犹新,却又见董氏的父母满面愁容,便走进了隔壁的一个老者家中,拐弯抹角地去打听这件事。

文章图片4

老者告诉杨瑞云,说村里有一个年轻人名叫王应思,今年二十二岁,跟新娘董氏青梅竹马。谁知董氏父亲却把她嫁给了百里之外张村的张建桥。在董氏出嫁那天,王应思不仅没有前去祝贺,反而一直在村外山上的坟地里来回转悠。

杨瑞云听罢,也觉得非常奇怪,便来到了村外坟地里查验,只见这里所有坟头上都长满了杂草,只有一个坟头上面还是新土,便让衙役去将坟主请来问询。

谁知坟主到了现场后,见到了坟头上的新土,大吃了一惊,疑惑地问杨瑞云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这里安葬的是我的孙子媳妇,她因难产已经死了三个月了,怎么坟头上还是新土呢?”

杨瑞云一听,当即向他表明了身份,要求当场开棺检验。坟主无奈,只好任由杨瑞云让人挖开坟墓,起出了棺材,打开一看,果然发现里面的尸体没有头颅。

坟主悲痛异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杨瑞云赶紧命一名衙役回到县衙,让仵作迅速带着火灾现场发现的头颅前来检验。经过比对,发现这个头颅正是坟主的孙子媳妇。

此刻,杨瑞云已经断定王应思就是杀害新郎张建桥,拐带新娘董氏的凶手,急忙派人前去他家里搜查,却发现他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杨瑞云又命人画出王应思和董氏的画像,派出衙役四处搜寻,要衙役们在三个月内找出他们的踪迹,否则每人要打二十大板,然而,两个月很快过去了,两人却如同消失了一般。

文章图片5

有一天,一个有经验的老衙役带了两个年轻力壮的衙役,化装成流民,避开了大道和村落,专门来到了离县城二百里外的一座山上搜捕,竟然在无意中听到了一阵鸡鸣声。

三人非常奇怪,便顺着鸡鸣声来到了半山腰,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两间茅屋,四周还围有篱笆院子。老衙役走上前去,推开篱笆,敲起门来。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妇走了出来,问老衙役道:“你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来此敲门?”

老衙役听她竟然是盐城口音,面貌跟董氏也有着几分相像,便也用盐城口音回答道:“今年正值灾荒,我带了两个儿子出来逃荒,无意中走到了这里,还请小娘子能赏口水喝。”

少妇一听,大喜道:“听你们的口音,好像是盐城人,我也是盐城人,跟着丈夫逃荒来到了这里。”便把三人让进了屋内,烧水沏茶给他们喝。

这时,老衙役盯着少妇仔细看了几眼,证实她就是自己要找的董氏,便问她道:“你丈夫去了什么地方呢?”少妇答道:“他今天去附近的城里卖柴火,应该就快要回来了。”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了一阵打开篱笆的声音,老衙役偷偷地对两名年轻衙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趁着来人进门的时候,一把将他扯住,捆绑起来,又掏出缉捕画像一看,发现他正是王应思。

文章图片6

少妇吓得大喊大叫,老衙役也不怜悯,又让年轻衙役将她绑了起来,与王应思一起押回了盐城县里。

杨瑞云听说抓到了王应思和董氏,大喜过望,当即赏了老衙役三人五两银子,让他们出去吃花酒,自己则亲自开堂审问。王应思和董氏见已经隐瞒不过,只好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部招供了出来。

原来,王应思和董氏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王应思便央求父母托媒人前去求亲,谁知董氏父母却嫌弃王应思家中清贫,又不想把她嫁给本村人,便把女儿嫁给了百里之外的张建桥。

王应思得知后,虽然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在董氏出嫁的那一天,他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发誓要去把董氏抢回来。

当天,王应思跑到村外的坟地里,将死了不久的一具女尸挖了出来,想要带去替代新娘,再跟新娘远逃他乡。谁知女尸沉重,这里离新郎家里又有百余里,实在不好携带,他便将女尸的头颅割下带走,又将尸身重新埋葬。

晚上,王应思趁着新婚现场人多混杂,偷偷地潜入了董氏的新房中,又找到了当时房屋里常见的夹壁层,把董氏藏在了里面,自己则蒙着红盖头,又握着一把钢刀,坐在床上等着新郎张建桥。

半夜时,张建桥送完客人,回到新房,借着酒劲正准备和妻子入洞房,谁知突然一把钢刀直刺颈脖,一下子就把他杀死在门后。随后,王应思将油灯里面的灯油倒在了张建桥的身上,又将带来的头颅也撒上灯油,点上床单被褥,放了一把火,便带上董氏,迅速地逃离了张村。

文章图片7

两人一直走了两百多里,来到了一处荒山密林,又盖了两间茅屋,垒了篱笆,靠着王应思打柴为生,自以为计谋得逞,又远离了家乡,神不知鬼不觉,却还是被老衙役发现,将他们缉捕归案。

至此,这桩以金蝉脱壳之计谋杀亲夫的奇案终于真相大白。杨瑞云仔细询问新娘董氏,得知她并不知道王应思的计谋,便对她从轻发落,将她判为斩监候,希望可以有机会在大赦之时留她一条性命。而王应思却一人主动承担了所有的杀人罪行,被杨瑞云判了斩立决,上报有司衙门后,将他押赴闹市口斩首示众。

谁知,在王应思处决的那一天,董氏也在狱中身亡。有人说她是为了王应思殉情而死,也有人说狱卒怪她绝情,将全部罪行都推给了王应思,便在暗中将她毙命,对外谎称瘐毙而亡,所以也没有人再去调查此事。于是,这件案子也就最终落下了帷幕。

@东又楼公记:这件案子告诫人们,封建礼教,着实害人。王应思跟董氏青梅竹马,本来可以做一对美满夫妻,谁知董氏父母却要将她转嫁他人,以致王应思孤注一掷,剑走偏锋,生下恶心,不仅掘墓盗尸,还害死了新郎张建桥一条无辜的人命,实在是天理难容,最后被杨瑞云查清了真相,将他正法。只是他和董氏的爱情悲剧,依然让人唏嘘不已。

文章图片8

特别声明:文章中包含个人观点;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