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号是全网唯一使用手绘简图手法来描写战争的公众号,各手绘简图都由作者本人原创,其目的是为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轻松理解文章内容。让常年不读书的人也能读一遍理解,为此手绘简图不经作者同意绝对不得盗用。 正 文 林帅一共提出了六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也叫25字方针。可见三三制战术只是其中一种,在抗日战争提出的,解放战争成熟的,被大量运用到了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今天只详解三三制,其余五种有机会再谈。 三三制的编组,是在一个班内,划分3-4个战斗小组,每个组3-4人,另外以班内有经验、有威信的老战士充任小组长。编组时,连队一般根据全连战士的战斗经验、体格等情况适当调配,目的是使各组保持大体一致的水平。三三制小组的编成,主要适用于步兵班。但其他分队根据其性质、任务、活动范围等情况,本着便于领导、便于战斗、便于工作的原则,也是可以适当采用的。 三三制战术的战斗队形有很多种,都是根据当时敌情、地形灵活运用。小组和战士在各种队形中的间隔距离,也是根据敌火、地形条件,在散开后便于指挥掌握、联络协同、不妨碍射击和运动等情况下确定的。通常战士与战士为6-8步(4.5-6米),组与组为20-25步(10-15米)。 下面手绘图解三三制战斗小组和班的战斗队形与用途。 (1)一路队形:通常这种用于接敌运动、坑道战斗、或通过通路、毒区、洼地、隘路、山垭口、小桥、沿墙璧行动等情况下使用。(见下图1) (图1:一路队形简图) (2)三角队形:可分为前三角和后三角队形。通常这种用于冲击、担任尖兵、搜索街道、围墙、庭院或通过树林、起伏地、丘陵地等复杂地形时使用。(见下图2) (图2:三角队形简图) (3)梯次队形:可分为左梯次和右梯次队形。通常在翼侧有敌情顾虑时使用。(见下图3) (图3:左右梯次队形简图) (4)班规模的一路队形:(见下图4) (图4:班规模的一路队形简图) (5)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前三角队形与后三角队形:(见下图5) (图5: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前三角队形与后三角队形简图) (6)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左右梯次队形:(见下图6) (图6: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左右梯次队形简图) (7)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散开队形:(见下图7) (图7:班规模从一路队形转散开队形简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