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话:“一家若作两门出,鳏寡夫妻时常出”,是什么意思?

 838528296 2021-11-2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便是俗话,俗话便是通俗易懂,但是言简意赅的话语。俗话来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很多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有其存在的道理。

在农村,老一辈的人会说这样一句老话,叫——“一家若作两门出,鳏寡夫妻时常出”,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俗话,涉及到“鳏寡”,那么,何为“鳏寡”呢?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出现一个成语,叫“鳏寡孤独”,这里所说的“独”,指的是没有子女的老人,“孤”,指的是没有父母的孤儿,鳏,则指代年老无妻或者丧偶的男子,而寡,则指代寡妇。

知道了“鳏寡”之后,来了解下这句俗话的深层含义。

古代的住宅,大多数是“独门独院”,整座建筑,就只有一个大门,而大门则被认为是一座房子的门面,古人对于大门的修建,有很多的讲究,因此衍生出源远流长的“门文化”

早在《论语》中,就曾提及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中所说的“户”指的就是门,门户一词,由此而来。门当户对,也是以此而来。

首先,独门独院,也有其好处,也有其道理。由于古代的建筑水平并不高,如果开的门少,则墙体更加稳定,如果一堵墙开两扇门,则房子容易坍塌,存在着危险性。再不济,造成生命危险,导致丈夫失去妻子,妻子失去丈夫,不正是俗话后半句所说的“鳏寡夫妻时常出”吗?

其次,也是由于古代的科学水平不发达,对于一些自然现象,人们没有合理的解释,因此古人偏信于风水。一户开两门,从风水上讲,也不好。门在古人眼里,是一座建筑招财聚气的通道,如果开两扇门,则聚不了气,招不了财。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婚姻离不开柴米油盐,亦有可能,夫妻因为生活贫困,而分道扬镳,从而导致其中一方鳏寡

最后也在最为重要的解释,古代很多情况是一大家子人,居住在同一片屋檐下,当然,有时候难免彼此之间会有争执,但是“家人之间没有隔夜仇”,因为居住在一起,在同一个大门出入,抬头不见低头见,随着彼此沟通和谅解,矛盾和分歧都会得到解决。但是,倘若一家若作两门出,矛盾的双方,一个走这个门,另一个走那个门,彼此不见面,各走各的,久而久之,矛盾不但得不到解决,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徒增怨恨,最终,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家中兄弟姐妹如此,夫妻双方亦是如此,因此,才会有俗话的后半句“鳏寡夫妻时常出”

总结:

这句俗话“一家若作两门出,鳏寡夫妻时常出”,看似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值得人们深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