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上的肃亲王:三代单传,险些绝后,节制生育的坚定执行者,传承道路之艰辛,让皇室也捏了一把汗! 朱楧(yang),洪武九年(1376年)生于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母为郜妃,是九大边塞亲王之一。由于母亲并不受宠,朱楧年幼时也没有得到什么关注。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让朱楧带着弟弟们到山东临清州练兵,正是这次锻炼,朱楧发挥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让朱元璋刮目相关,因此准备对他大有所用。 洪武二十五年,朱楧被改封为肃王,洪武二十七年正月,册封都指挥使孙继达之女为肃王妃,大婚后不到半年,这年六月,朱楧受命建藩国于甘肃甘州(今张掖市),节制关西五卫诸军事,统领西北番兵。 其实朱楧并不想去河西走廊,因为在明代那个地方荒凉无比,都是戈壁沙漠,远远不如江南生活的舒适;但比起艰苦的生活,朱楧想必更害怕父皇。 地方差另说,朱元璋不想麻烦百姓,以路途遥远为由,只给了肃王每年五百石的俸禄,远远低于其他兄弟们,让朱楧有苦说不出。 终于时间到了1398年,严厉的父皇朱元璋驾崩了,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朱楧摸透了朱允炆的小心思,急忙上奏请求内迁并放弃军权。朱允炆本就有削掉叔叔们军权的意图,现在朱楧自己送上门来,建文帝朱批一挥“准了”。于是乎,朱楧如愿到了甘肃兰州重新建立起肃王府,此后一直延续到明末,现在王府仍有存留。 按明制,如果亲王无子,可以从旁系过继儿子继承王位,但只能从第一代藩王的后裔中选择,如果没有则废除藩国。 第一代肃庄王朱楧,在永乐十七年(1419年)十二月薨逝,在位四十二年,年44岁。朱楧一生中只生育了一儿一女,女儿崇信郡主,儿子朱赡焰 第二代肃康王朱赡焰,生于永乐四年(1406年),天顺八年(1464年)去世,年57岁,他比父王朱楧还坚定,连女儿都没有只生了一个庶子朱禄埤。 第三代肃恭王朱禄埤,生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肃康王庶子,首封洵阳郡王。由于自己庶出的身份,礼部一直拖到成化四年(1468年)才准许他袭爵,成化十五年去世(1479年)享年59岁。朱禄埤充分发扬了父、祖辈的优良传统,也只生了一个儿子朱贡錝。 第四代肃简王朱贡錝 ,生于1456年(景泰七年),生下来他就肩负着家族的使命,朝廷也一直准备等着肃王绝嗣除国呢。 朱贡錝成化五年(1469年)受封为汾州郡王,成化十五年父王薨,以郡王的身份官暂管府事。可能由于肃王家族势力单薄,且比较穷没有钱给礼部的大人们送礼,朝廷拖延到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才准许袭封肃王。 朱贡錝一直忧心忡忡,他努力活了八十岁,生育了五个儿子,在位五十年,嘉靖十五年去世。终于改变了肃王一脉单传的窘境,肃王府提心吊胆地传承问题终于得到缓解。 朱贡錝死后,长孙朱弼桄继承王爵是为第五代肃定王 附:肃王家字辈: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历史##明朝那些事儿##知识辞海计划# 如果您觉得还可以,请关注我,您的关注是对我的最大支持!@仪同三司陈郡忱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