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蓝色天空309 2021-11-23

2021-11-23 18:45·文化说者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图片均来自网络)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这是《吕氏春秋》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春秋时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出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在孔夫子的弟子中有一个经商成功的子贡,有一次在外国赎回了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夫子批评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此鲁国不会有人再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你按受国家的补偿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拒绝这笔赎金,只会破坏国家那条好的法律。”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无独有偶。在德国留学的杨立,有一天在一个小镇克里斯托捡到一个装有几千欧元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他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镇长问他要什么,他回答说,施恩不图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如果按受那笔奖金和荣誉,就显得动机不纯。在他离开后,镇上的人们立即开始打听他的下落。因只听说他在沿莱茵河旅行,并不知他的具体行踪,小镇的警察局把他的相貌拼图电传给莱茵河岸的十多个城的警局,发动了上百名警力,这才把他找到。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他听到克里斯托小镇如此兴师动众地寻找自己,既感动又不解:既然是自己放弃那笔奖赏,何必要花如此大精力寻找呢?这样不正好省下一笔钱吗?

镇长听了他的话后,严肃地说:“施恩不图报是你们东方人的个人问题,但是你拒绝我们的请求已经相当于破坏了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品你可以不在乎,但必须按受。因为那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才不能因为你的无私而放弃履行自己的责任。”

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会出现什么现象?

这位德国镇长的话与孔子的意思如出一辙。一贯把“仁义礼智信”奉为儒家经典的孔夫子为何也把“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置于脑后呢?因为,孔夫子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他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他所提出的道德标准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而子贡的错误就在于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被拔高到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设想一下:如果鲁国国君下令全国上下都向他学习,表面上道德水平提高了,可实际上去做这件事的人会多吗?如果片面强调做好人不求回报,救人不领赎金,可又有几人有足够的财力保证损失这笔赎金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呢?在人类道德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出现大量的“伪君子”“伪道德”。

举报
评论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