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击败所有宝石登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冠的竟是它?

 珠宝研习社 2021-12-01

最近,尚美在北京举办的珠宝展 Tiara Dream 又一次在珠宝人的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将冠冕(Tiara)”这一在当代珠宝中较为疏远的类别拉近到人们眼前。凭借其百年的品牌积淀和优秀的潮流设计,让到访者即领略到了法兰西冠冕的历史韵味,又感受到了新时代冠冕作为头饰珠宝所散发的鲜活魅力。

尚美“冠冕绮梦”现场组图

图片来源:JRC 珠宝读者俱乐部会员小小鹏

看着这些星光璀璨的冠冕,不禁也让人想起黑王子尖晶王冠和路易十五的王冠。似乎有大克拉的钻石、红蓝绿宝石镶嵌的冠冕一直不仅是英法两国,也是整个欧洲历史上的皇室传承之物。

英国国家王冠与路易十五王冠

图片来源:伦敦塔,卢浮宫

但是,那个男人——那个曾经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他的王冠,上面不仅没有奢华昂贵的大颗宝石镶嵌,还选用了玛瑙、贝壳——这类普通、甚至是廉价的材质作为主石。另外,他赠予妻子的冠冕亦是如此,而且还在法国皇室中流转,后又在瑞典皇室中传承,直至今日,依旧是瑞典公主大婚必戴的冠冕。

拿破仑“查理曼大帝”王冠,1804

图片来源:卢浮宫

瑞典王室卡梅奥冠冕,最初由拿破仑赠送给约瑟芬皇后,然后流转于法兰西皇室,最后由约瑟芬孙女出嫁瑞典国王奥斯卡一世带到瑞典。图片来源:阿姆斯特丹皇室冠冕展

约瑟芬女王,玛格丽特公主,英格力特公主,西比拉公主

比基塔公主,德西里公主,希尔维亚女王,维多利亚公主

我们可以看到,代替了宝石站在冠冕主位的是一块块几乎不怎么发光、有着人物情景的雕刻件,它们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卡梅奥珠宝。

左:《维多利亚公主》

中,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卡梅奥徽章

右:《亚历山德拉,威尔士丹麦公主》

图片来源:皇室信托收藏

而且,不仅是以拿破仑为首的法国人如此钟意它,就连曾经在珠宝界誉满天下的维多利亚女王,她在选择皇室传承的珠宝时,也是将一枚卡梅奥胸针作为了家族徽章。卡梅奥珠宝这样一种出道即巅峰不禁让人想问,WHY?

法尔内塞杯,c. 2nd BC

图片来源: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


工艺、历史、与艺术的极致体现

“卡梅奥”的意思是浮雕,是英文Cameo的音译,其最早来源于希伯来语Kame'o,译为具有魔力的方板

卡梅奥是一种通过材料生长的不同纹理或者工匠对于层次及光影的把握,将所需要表达的主题在材料表面雕刻出来的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年,虽然在中世纪暗淡了下去,但很快在文艺复兴时期回归,并在新古典主义时期达到高峰。

拉斐尔的名画中的浮雕装饰

《雅典学院》,1511

图片来源:梵蒂冈博物馆

凯旋门建筑上的浮雕装饰

图片来源:Zairon

伴随着新古典主义的背景加持和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两位帝国君王的推崇,造就了卡梅奥珠宝从拿破仑时代到二十世纪初,一直备受欧洲上层阶级、学者、与艺术家的喜好。

《约瑟芬皇后画像》,c. 1808,

安德里亚·阿皮亚尼,意大利

《一位夫人的理想画像》,1480

桑德罗·波提切利,弗洛伦萨

图片来源:法兰克福施泰德艺术馆

秉持着研习社一直以来的珠宝三原色理论,请允许小编带大家一起近距离了解一下这些方寸之间的小东西吧,下文高能,干货满满喔。


卡梅奥珠宝三原色之——材料

虽然是以雕刻为主打维度的卡梅奥珠宝,但在材料这方面也是展现了别样的精彩。根据不同的质地,卡梅奥珠宝中常见的材料有:火山岩、螺壳、玛瑙、缠丝玛瑙、象牙、珊瑚、母贝、煤玉、祖母绿、石榴石等等。既然是不同质地,在雕刻完成后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火山岩卡梅奥吊坠,高5.6cm,1850

图片来源:《宝石与珠宝》

不同材质的卡梅奥作品会给观者以不同感受,这也就影响了在品鉴不同材料的卡梅奥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在如火山岩这类质地相对比较柔软的卡梅奥来说,对整件作品雕刻的精细度就有相对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做出如镂空这类在其它材质的卡梅奥中难以展现的技巧;


'被伏尔甘困住的战神和维纳斯’

玛瑙卡梅奥饰板,边长4.1cm,1830s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在如玛瑙、缠丝玛瑙、贝壳、海螺壳等材料来说,它们自身有着不同层次的生长纹,就对工匠的设计,也就是想象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材料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取舍,达到我们中国雕刻中所说的“俏色”效果,也是非常考验工匠本人的功力与经验的。

缠丝玛瑙卡梅奥吊坠,长6.2cm,1860

图片来源:V&A博物馆

贝壳卡梅奥胸针,长3.7cm,1860s

图片来源:《维多利亚时代的珠宝》

而在整体同质无生长不同分层的材料上,如象牙、珊瑚,则对雕刻者的立体空间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类卡梅奥中,也是最容易出现外文中常说的'高浮雕(High Relief)’作品。 

象牙卡梅奥胸针,长5.3cm,1850s

图片来源:Pinterest

珊瑚卡梅奥吊坠,长10.7cm,1850s

图片来源:《宝石与珠宝》

珊瑚卡梅奥项链,长4.2cm,1860s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对于跟象牙等同样无生长分层的石榴石、祖母绿、蓝宝石等高硬度宝石来说,考验的就不仅仅是工匠了,同时也需要订制珠宝的主人有着很高的财力与艺术追求。毕竟,在面对一颗大宝石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直接切割镶嵌,而非高风险的卡梅奥雕刻。

蓝宝石卡梅奥吊坠盒,1550s

图片来源:黛安娜·斯卡利斯布里克

祖母绿卡梅奥胸针/吊坠,2cm,20世纪早期

图片来源:古今珠宝研习社藏品

卡梅奥珠宝三原色之——工艺

其实在上文关于卡梅奥材料的分享中,小编已经略提了关于工艺需要注意的方面,但使用的词汇似乎都比较抽象或泛泛。究竟何谓精美、什么又叫做工艺高超呢,思来想去,小编想先借用我国两个形容书画的谚语来说明一件好的卡梅奥作品,那就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曹:北齐画家曹仲达。曹仲达的人物画,衣裳如出水芙蓉,紧凑秀密;吴:唐代画家吴道子。指吴道子的人物画,衣带犹如临风飘举,形象生动。

——中国谚语大辞典

帕特农神庙三角墙中的“美惠三女神浮雕/雕塑”。

用来诠释珠宝卡梅奥作品的“出水”,似乎很合适。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玛瑙卡梅奥吊坠,4cm,19世纪早起

图片来源:古今珠宝研习社藏品

胜利女神招展的翅膀与衣襟,

为“当风”参照,不为过。

图片来源:卢浮宫

缠丝玛瑙卡梅奥,1870s

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既然是珠宝,就还要说一下它的边框。在卡梅奥珠宝中,边框的工艺、与主题是否有某种关联,也成了很多作品不可或缺的加分项。

'黎明与黑夜’,卡梅奥胸针,1850s

边框的太阳花和周围环绕盘旋金丝图案与卡梅奥展现的黎明女神即将带来的红日与沉睡的黑夜女神的那种梦幻之感遥相呼应。

图片来源:“意游方寸”深圳卡梅奥工艺展展品

'美杜莎’,卡梅奥胸针,1840s

外框的缠绕方式犹如神话中被斩断蛇头后的蛇身,即呼应了主题又扣回了神话中的情节,还避免了边框再次使用蛇的形象而造成的元素冲突,秒哉!

图片来源:Pinterest

正如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一样,卡梅奥在工艺这条道路上的追求中也从未止步。当高硬度的宝石雕刻、浮层的高低、分层的变化,细节的展现和边框的精美这些都不再满足于珠宝大师们的时候,就出现了给作为装饰品的卡梅奥珠宝上再次装饰的阿比耶卡梅奥、科美西卡梅奥。

阿比耶卡梅奥胸针,1870s

图片来源:Albion Art 博物馆

阿比耶(Habille),法语中穿衣打扮的意思,这种类型的卡梅奥在19世纪中叶尤其盛行。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给雕刻好的卡梅奥表面进行再一步的装饰点缀。

阿比耶卡梅奥胸针,1820s

图片来源:Albion Art 博物馆

科美西卡梅奥胸针,1550s

图片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科美西(Commesso),卡梅奥珠宝中的究极藏品。它将卡梅奥与珐琅工艺、黄金工艺、以及贵重宝石镶嵌工艺结合在一起,集众家之所长,创作出无与伦比的艺术臻品。

科美西卡梅奥胸针,长5.2cm,1851年

图片来源:《宝石与珠宝》

卡梅奥珠宝三原色之——情感/文化

卡梅奥所刻画的主题以及它背后可能蕴藏的意义是卡梅奥珠宝在情感/文化这个维度的核心。这些主题涉及宗教、神话、人物、以及经典油画、雕刻甚至文学作品在珠宝中的再现。

“头戴荆棘之冠的耶稣”

贝壳卡梅奥胸针/吊坠,长6.5cm,1850s

图片来源:菲兹威廉博物馆

鉴于卡梅奥珠宝主要流行于欧洲,所以与宗教相关的卡梅奥题材大多出自于和圣经相关的人物或者事件。

“圣母的无暇之心”

乳石卡梅奥吊坠,长4.4cm,1900s

图片来源:古今珠宝研习社藏品

埃及、希腊以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几乎占了所有卡梅奥珠宝的半壁江山,它们其中有对单个神话人物的刻画,也有对某段神话中多人场景的描述;雕刻者们有些是直接展现,有些则会加一些自己的个人延展。

“春天的寓言”

贝壳卡梅奥胸针,长6.4cm,1860s

图片来源:华尔特丝艺术博物馆

“丘比特与普赛克”

贝壳卡梅奥吊坠,长5.7cm,1870s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人物类的卡梅奥珠宝多是历史上的名人,也有一些可能是出于订制等原因或作品无明显特征而无法溯源刻画的人物是谁。其中绝大数是出于家族传承、对名人的敬仰或是对某个事件的纪念,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两件是出于辟邪的考虑。

“玛丽·德·美第奇”

缠丝玛瑙吊坠,长10.4cm,1865

图片来源:V&A 博物馆

凯撒

玛瑙卡梅奥戒指,长3cm,18世纪

图片来源:古今珠宝研习社藏品

正所谓“识英雄、惜英雄”,对于百年前的珠宝工匠来说,在小小的卡梅奥上重现之前大师的作品,既是对先贤最大的致敬,亦是对自己的绝对信心。

“贝尼尼的大卫”

玉髓卡梅奥胸针,3-4cm,19世纪晚期

卡斯特拉尼,意大利

图片来源:《Castellani》

“大卫”,1624

贝尼尼,意大利

图片来源:博尔盖塞美术馆

“吉多的欧若拉”

贝壳卡梅奥胸针,长7.2cm,1860

图片来源:菲兹威廉博物馆

《欧若拉》,1614

吉多· 雷尼,意大利

图片来源:帕拉维奇尼-罗斯皮利奥斯宫博物馆

“莎士比亚——爱丽尔的歌”

贝壳卡梅奥胸针,长8.1cm,1840

图片来源:《宝石与珠宝》

蜂儿食蜜的地方,我也在那里采;

钟樱草花的芬芳,让我睡得自在;

我在那里惬意地躺,等猫头鹰叫我起床。

骑在蝙蝠的背上,我任意地飞翔;

追赶逝去的夏芒,一脸快活模样;

然后快活地里安家,在枝头的鲜花之下。

——《暴风雨》,莎士比亚


聊了这么多关于卡梅奥珠宝的前前后后,那么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结合上面的内容来好好聊一件卡梅奥的珠宝藏品吧。

小编的最爱

这是一件来自19世纪欧洲的玛瑙卡梅奥胸针(4.7*4cm),绝对的博物馆级别的藏品。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位老爷子是谁,是位列神祗、是宗教领袖、还是帝国君王?或者试试观察一下,其实它有的两个小“问题”

图片来源:“意游方寸”深圳卡梅奥工艺展展品

眼尖的小伙伴肯定一下就看出来了,卡梅奥内边框上面有个缺口;同时,与上文那么多卡梅奥相比我们也会发现,老爷子的形象是一个黑人,这在19世纪那个遍地白人贵族的欧洲大陆,佩戴这样一枚胸针显然是有点说不通。带着这两个疑惑,我们就开始往下走吧。

庄重的主题展现

塞拉皮斯(Serapis),希腊化时代埃及与希腊的共神,西方研究者经常拿耶稣的地位和他相对比。由于是共神,他有着希腊人的样貌和埃及人的衣装,但也因为时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出现与其它神话人物的融合。

“伊西斯和冥王-塞拉皮斯”,公元二世纪

图片来源:赫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

同时他掌管繁衍、治愈、来世、重生、地下以及农业。头上顶着的那个器皿被称作“丰收之篮”,是在艺术作品中识别他最重要的标志。

“塞拉皮斯”半身雕像,公元前4世纪

图片来源:梵蒂冈博物馆

虔诚的工匠之心

虽然内有缺口,但其实最先吸引小编的还是它的边框。当我们把镜头拉进放大,会发现边框一共由4层黄金打造,外两层造型锁链,内两层造型椭圆内框。

不仅如此,由于使用的黄金錾刻、雕刻的工艺不同,每一层造型上的纹路也都不一样,遥想下百年前的时代科技···

在人物细节的刻画上,颈部的纹路(红色标记)在显露了老人力量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沧桑之感。借助于衣领部位的环绕(蓝色标记),也可以看出雕刻者有着极强的透视功底···

你如果要问我卡梅奥中优秀的分层、俏色是什么样的,我会说,正如顶级的猎手都是以猎物的方式出现,杰出的卡梅奥俏色就是让你以为那是磨损!图中蓝色标注的部分,在最初见到的时候,小编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岁月造成的痕迹,然而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发现,那其实利用分层做成的光影······

将眼睛部位的深挖,利用光影刻画瞳孔,是雕塑艺术史上代替眼部宝石镶嵌的伟大进步。而我们的这位雕刻者不仅将其用于了眼睛,还用在了鼻孔、嘴唇、胡须、发迹各处···

作为观者的感叹

经过了刚刚那些精妙操作的解析和分享,在小编的面前出现了两个形容词来概括:精致,力量。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选择了后者。

不仅如此,当我们把它和上文两个博物馆的高大雕像放在一起,虽然尺寸小、头顶的丰收之篮更小,但其给人的力量感不仅不输分毫,而且似乎还略胜一筹,WHY?

其实,在这件藏品的整个研究过程中,这时的小编陷入了瓶颈,不仅开始的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连这个新问题也想不出什么头绪。直到有一天追剧的晚上,在电脑屏幕前看到了她···

英剧《冰与火之歌》女主角

丹尼莉丝·坦格利安

图片来源:IMDb

剧中的她丧夫战草原蛮夷、烈火孵传说炎龙、从孤身一人到挥军数万,一路披荆斩棘,给自己赢得了一长串的名号:风暴降生者、不焚者、龙之母、弥林女王、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先民的女王、七国统治者、草原的“卡丽熙”、解放者、镣铐破除者、龙石岛公主···

看到那两个黑体词的我瞬间关掉了播放器,关键词以 chain breaker,slave,emancipator 输入搜索框,在互联网的角落里再次疯狂试探。 

终于,在一本名为《一个神祗外形演变的研究:塞拉皮斯》文献中找到了下面的内容:

除了作为生育和治愈之神的角色外,塞拉皮斯还被赋予了神谕的力量和奴隶解放者的角色。凭借这些特征,塞拉皮斯发展成为托勒密王朝的保护神。

——威廉·宏博斯特

再回溯一下19世纪的整个世界,似乎一切都说得通了:海地革命、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拉美独立战争······

所以,每当我拿起这枚略有压手的胸针,都不禁幻想它百年前的主人是这样一个人:

他身为贵族,善待辖民,甚至农奴都可安居乐业

但他知道,小范围的祥和并非持久,少数人的自由也不能长远;

于是,他带领他的人民,迎合时代的变革,反抗压迫和奴隶制度,不惜伤害甚至是推翻自己的阶级;

所以,这样一枚胸针别在自己的战袍之上,他要告诉他的人民,他的后代:

“如塞拉皮斯一般,我要打碎这世俗的锁链,

尽管我背后一片黑暗,尽管目前仅仅冲破了第一层,尽管在我有生之年可能都无法做到,

但我已看见了曙光,

而且我的意志会和这枚胸针一样,

传给我的后人,迎来最后的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