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飞来横财

 冬歌文苑 2021-11-24

飞来横财

说的是清朝的事儿。

南直隶江宁府上元县有两位腰缠万贯的人物。一位名叫汪武,县上最大的和记当铺就是他的私人资产。他正四十来岁,长得矮却很结实,满脸横肉,眉宇间透露出些许狠劲。但你要是以为他只是一个粗人,可就大错特错。此人心思缜密,察言观色的水平绝对不一般,能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都是厉害的角色。他有一项拿手绝活,就是鉴宝的能力远近闻名,自打当铺开张以来,他就没有一次看走眼,哪怕再逼真的膺品,他都能轻松地识别出来。日长月久,就再也没有人敢拿假东西来忽悠他。他有一个哥哥,名叫汪文,是这广元县的县令。真是一娘生九等。汪文人如其名,长得高而清瘦,言行举止文质彬彬,又不失为官者的威严和死板。最近,这位汪县令被一起悬而未决的案子烦得焦头烂额。知府大人已经下达死命令,如果限期不破,他就要上奏朝廷。那时候,他不但官要丢,恐怕小命都难保。一想到这儿,他就心惊肉跳,只好偷偷地告诉了弟弟,希望他能助一臂之力。

另一位人物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财主,人称孙得福。他也四十岁出头,中等身材面黄肌瘦,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病,只是三妻四妾,把身体给掏空了。尽管拥有房屋几十间,良田数百亩,他为人还是那么悭吝,整天盘算着如何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腰包,哪一个佃户没被他锋利的爪子剥削得伤痕累累。对待身边的仆人伙计,他也事事算计,恨不得都免费给他干活。他府上共有三名男性长工,忙不过来时才会请几个临时帮工。家大事多,三个伙计天天累得腰酸背痛,也落不到一句体恤的话。平时只提供食宿,只有过年前几天才能领到一年的工钱。三人当中,数傻子戴二的身世最让人同情。

戴二是个孤儿,有姓无名,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哪里人?了解他身世的老人说,戴二父母是外乡人,他前面还有一个姐姐。那年,一家人逃难到上元县,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没呆一年,父母和姐姐都莫名其妙地染病身亡。他命大,活了下来。大伙看他可怜,每天这家给点吃食,那户送他一件衣服,更有一位善良的老人,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两间茅草屋以及宅基地一并留给他。就这样,戴二在上元县有了固定的住处。到十六七岁时,他长得很结实了,就是脑子不怎么好,于是大伙都叫他傻二。他在孙得福家做长工快三年,从来不偷懒,是个实诚的小伙子,颇得财主的喜欢,因为他觉得此人好唬弄,在他身上沾了不少便宜。这不,年关快到,戴二走进孙财主的房间,看到他正在一边就着火盆暖手,一边哼着淫词小调,脸上洋溢着刚又纳了一房小妾的喜悦。

他瞟了一眼伙计,心里清楚这几天是发薪水的日子,嘴上却问道:“傻二,你不在前面干活,到我这里做什么?我没有叫你啊。”

戴二赶紧点头哈腰,回答道:“东家,收工的时间到了。快过年了,我是来领工钱的。”

孙得福没有吱声,只是点点头,然后站起身体,向里屋走去。戴二心里暗喜,东家一定去取钱给他。东家难得如此爽气,戴二感动得两眼泪光闪烁,眼巴巴地看着他从里屋走出来,脸上的笑瞬间凝固了,连那几点眼泪似乎也结成了冰。他看见孙得福手里拿的并不是银子,而是一块石头。

孙得福把石头放在八仙桌上,对戴二说道:“这是我前两年花十五两银子买的一块玉石。我应该欠你五两银子的工钱,用这块石头抵给你,已经足足有余。”

这块石头确实是他花十两银子从一个古玩小贩手里购得。他平生就爱收藏奇珍异宝,眼力却普普通通。后来一位懂行的告诉他,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值不了几文钱,让他心疼不已,大呼上当。现在,他就想骗这傻小子一回,只要他把石头拿着离开院门,回头再怎么退货,他也不会承认。

戴二虽然傻,却只认得银子。他憨笑着说:“东家,你还是给我银子吧。这石头太贵了,我不能让你亏了。”

孙得福板着脸说:“你害怕我骗你吗?这块石头真的是我花十五两银子买的。”

“我知道你不会骗我,我还是喜欢现钱。”

“这就是现钱啊。”孙得福心想:“想不到这傻小子还蛮难忽悠,必须想个其他办法。”于是,他又好声好气说道:“这样吧,你拿着这块石头去当铺当掉,当到钱,全都给你,我分文不要。当不到钱,你再把石头退给我,我给你五两银子。现在,你该相信我了吧?”

戴二摇晃着脑子,像是在考虑。孙得福紧张地望着他,就怕他认死理,一根筋。好在他开口说道:“行,我这就去当铺,你可不要骗我。”

“我怎么会骗你,快去快回。”孙得福的心里可是乐滋滋的。他一把拿起石头塞进戴二的手里,几乎连推带搡把他送出了院子,然后就像做成了一桩大生意,赚了一大笔钱那样开心,甩开腿就朝小妾的房间走去。

戴二紧紧攥着石头朝和记当铺快步走去,根本无心环顾四周越来越浓的年味。今天,汪武亲自在店里做生意。年底了,许多急用钱的人家不得不多当些东西,店里生意自然比平常更加兴隆。他乖乖地站在一个角落,等店里的人都走光了才走到高高的柜台前,举着石头问汪武:“掌柜的,看看我这块石头能当多少钱?”

汪武瞅了瞅,认出了是县上的傻小子。他接过石头,仔细地看了看外形,又小心翼翼地掂了几下,脸上全是惊喜的表情。他认真地问戴二:“你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戴二如实回答,又睁大眼睛问:“掌柜的,这石头值钱吗?”

“值大价钱了!”汪武压低声音告诉他:“一般人看不出来,这石头里面裹着一块上好的玉。这种玉,真的太少了!”他一边说,一边啧啧称奇。

“你就告诉我能换多少银子!”戴二急不可待地问。

汪武伸出右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我给你五千两银子。”

戴二就感觉整个人撞到了什么重物,五千两银子,可是他几辈子也挣不到的钱。他很激动,又很害怕,怀疑是不是东家拿错了石头。他果断地一把抢过汪武手里的石头,转身拔腿就跑,向孙得福家大步奔去。进了府门,他逢人就问,最后在贴着红喜字的门前站住了,里面传来男女嬉戏的声音。他抬手轻轻地叩了叩门。

“谁呀?”孙得福不悦地大声问。

“是我,东家!”

“石头当了吗?”一听到是戴二,孙得福立刻想到石头的事,心想这小子一定是来退货的。外面却传来这样的问话:“东家,你是不是拿错了石头?”

“没有。”孙得福不耐烦地回答。

“真的是给我了吗?”戴二又在外面问。

“你这人真啰嗦!”孙得福有些生气了,说道:“瞧你那小心眼的样,那石头就是给你的,放心了吧?”

戴二不再言语,相信自己既没听错,也不是做梦,于是又跑回和记当铺,气喘吁吁地对汪武说,他决定把石头当了。汪武把石头收好,对他说:“五千两银子是个大数目,明着取回家不安全。这样,我开一张银票给你,你先支二百两银子花着,花完了再来取,怎么样?”

戴二觉得汪掌柜言之有理,就接受了他的意见。他怀揣着银子和银票,乐滋滋地回到破房子里。就跟所有一夜暴富的人一样,他关上房门,做贼似的东瞅西瞧,银子藏哪里都觉得不安全,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他想起自己有一只小木盒,而且还可以上锁。他给自己只留下极少的银子,剩下的全都装进了木盒,又取出铁锹,在灶台的地方挖一个坑,把盒子埋在了下面。这样,他才放心,认为万无一失了。他并没有因为突然有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日子过得一如从前那样艰苦和节约。

正月初五这天,戴二在街上闲逛,大街小巷还充满了过年的味道。在一块空地上,他看到有许多人围成一圈。他以为那儿一定有什么好玩的马戏杂耍,便凑上去看热闹。可是,人群当中就站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男人三十多岁,旁边的女子十八九岁的样子,尽管低着头,衣服破旧,却掩盖不了她窈窕的身材。当她抬脸环顾四周,虽然泪光闪闪,样子却十分俏丽可人。身边一个知情的人告诉大家,这是兄妹俩,父亲暴故,无钱安葬,只好让妹妹卖身葬父。

“多少钱?”戴二好奇地问那个知情人。

“二百两银子。”那人说道。

大伙儿一听到这个数字,心里虽然充满了怜悯,但也无能为力,冲那兄妹无奈地摇头叹息。戴二想起自己的悲惨身世,自记事开始,就从来没有见过爹娘。现在人家是为了葬父才不得已卖身为奴,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动容。他转身就往家跑,把木盒子挖出来,拿上所有的银子,又匆匆地赶到这儿。他拨开人群,走到兄妹面前,把银两就往男子手中放,还说道:“你们不要站这了,拿着钱赶紧回家把父亲葬了。”

众人被他的行为惊讶得目瞪口呆。一个穷小子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还不计回报,谁也理解不了。心灵阴暗的人认为这些钱一定来路不明,甚至有可能是他杀人或者抢劫得来的不义之财。又有人立刻反驳他说,戴二虽然人傻,绝对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实人。整个街上不知有多少人欺负过他,他从来都是一笑了之,从不与人计较。大伙在议论声中纷纷散去,戴二也随着人流而走,那位年轻的女子紧步跟上他,感激不尽地说:“好心人,你救了我全家,我愿为奴伺候你一辈子。”

戴二从来没有和年轻女子搭讪过,他那颗心紧张得怦怦乱跳,全身的血往脸上涌,一下子憋得通红,连说话都前言不搭后语了。他朝女子摆摆手,结巴着说:“你……不要跟……着我,快回去……吧。”说完,他又径直往家里走,都不敢回头看,一直走到家他才转身,发现女子已经跟着他回来了。他带着愤怒,说道:“叫你不要跟来,快回家去吧!”

女人突然泪眼婆娑,委屈得掩面而泣。戴二看到女子哭了,更加手足无措,傻傻地说道:“你是女的,我是男的,住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女子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说道:“你既买了我,就是你的人了。我愿意做你的媳妇。”

戴二闻言,脸上羞臊得又红又热,只是乐呵呵地傻笑。这天以后,他们便以夫妻之名生活在了一起。女子告诉他,她的名字叫杏儿,是附近乡下人。戴二白天继续在孙得福家干活,晚上回家可以吃上杏儿做的饭菜,还有她烧的热水泡脚,日子一下子变得既幸福又甜蜜。他花二百两银子抱得美人归的消息不胫而走,好多讨不到媳妇的小伙子都羡慕他,说他傻人有傻福。

一天早上,戴二吃完早饭就准备去干活,汪武正向他家走来,而且人未到声音先到:“戴二,你现在是既发了财,又娶了美人,都不请我喝杯喜酒,是瞧不起我汪某人啊!”

戴二尴尬地说:“掌柜的,你不要笑话我了,我还是那个在东家干活的长工。”

汪武奸笑地用手指指他,说:“戴二啊戴二,想不到你娶上媳妇,说话也好听了。还不让我看看你家娘子,舍不得吗?”

戴二把杏儿从屋里叫了出来,她朝汪武轻轻施了一礼。站在一旁的戴二发现汪武两只眼睛着魔似的盯着杏儿的脸看,猥琐无比。他一肚子醋意,把杏儿推回屋里,对汪武说:“掌柜的,我家银子花完了,你再支给我一些吧。”

“我就猜到你缺钱啦!”汪武故意把声音说得很高:“我为你把钱带来了。这是一百两,你收着,还欠你四千六百两。”他一边说,一边向窗户瞟,看到杏儿正站在窗口偷看他们。他又冲她不怀好意地笑笑,杏儿赶紧躲开了。

接下来每隔几天的早上,汪武就给他们送银子。杏儿也不再避让,有时还和他说上两句,甚至有一次,他向杏儿递银子的时候,还偷偷地摸一下她的手。这些小动作偏偏都让戴二瞧见了,心里非常不舒服。他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杏儿,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知道自己既丑又傻,而汪掌柜长得好看,还很有钱,他害怕杏儿会被这个色鬼勾引走,这让他非常烦恼。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辞去长工,天天在家守着杏儿,这样汪武就没有任何勾搭媳妇的机会了。当天,他就来到孙得福的房间,看到东家脸色蜡黄。他开门见山,说道:“东家,从今儿开始,我不在你这干活了。”

孙得福诧异地望了他一眼,这个辞工让他始料不及。他知道戴二突然不干必有原因,他又想起外面关于他买媳妇的传闻,就问他:“傻二,听说你买了媳妇,哪来的钱啊?”

戴二也不隐瞒,就把石头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东家。孙得福的嘴巴被惊讶得像二亩田那么大张开着,说不出一句话,直觉得天眩地转。戴二发现东家脸色更加难看,转身走出了孙府。第二天县上就传出孙财主生病的消息,郎中往他家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孙得福因为懊悔、心疼病倒了。没过几天,戴二也病倒了,是因为纵欲过度。杏儿为他请郎中,又去抓药,忙前忙后,没有一句怨言。他感到很欣慰,总是深情地望着这个美丽的女子。一天晚上,杏儿一边给他喂药,一边说:“夫君,家里的银子都花光了。”

戴二点点头,说:“没事的,我们还有几千两存在汪掌柜那里,明天我去取。”

杏儿心疼地对他说:“郎中叮嘱你不能乱动,还是我去取吧。难道你不放心我吗,这样防着我。”

戴二觉得杏儿的话合情合理,便教她拿铁锹去把小木箱挖出来,又从柴席下面找出钥匙递给媳妇。杏儿拿着银票看了又看,然后撒娇地搂着戴二,一起进入了梦乡。翌日上午,杏儿给丈夫喂了药,看他又酣然入睡,就一个人走到街上,来到和记当铺。汪武看见她,立刻喜笑颜开,亲自来招呼她。她冲汪武嫣然一笑,把银票递给他,说:“汪掌柜,把剩下的银子都取出来。”

汪武拿着银票到账桌前,摊开算盘噼里啪啦拨了一会,然后走到柜台前说:“店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你等一下,我去钱庄取给你。”

杏儿点头称是,脸上却有了汗珠,显得很焦急。汪武则急匆匆地向钱庄的方向走去,不一会儿便看不到人影。杏儿仍在等待,时间越长,她越变得焦躁不安。她正准备去外面透一下空气,突然走进两个衙役,二话不说一下子把她捉住,还上了锁。她想挣扎,被那两人推搡着押到了县衙。大堂之上,县令汪文正在等她,汪武也站在旁边。汪文一拍惊堂木,大声喝斥:“大胆的骗子,你是如何利用色相骗人钱财,你的同伙究竟是谁,还不从实招来。”

杏儿还想狡辩,可是一听到汪县令要给她动大刑,就吓得面如土色,把所犯罪行一一招供:包括骗了多少人家,骗得多少钱财以及那个所谓的哥哥,其实是她的相好。不一会儿,病歪歪的戴二也被衙役搀扶着带到这里。汪县令把实情全部说给他听,并告诉他,其实那块石头本来就不值几文钱。汪武只是借这个机会引蛇出洞,果然骗子上当了。至此,汪县令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后来还因破案有功,得到嘉奖。

戴二又回到孙府做长工,一切如同梦一场,却医好了孙得福的心病。只是,从此对他更加刻薄了!

插图/网络

 

作 者 简 介

潘新华,江苏宝应人,笔名:巴尔扎克的粉丝,普通工人,喜欢写故事,小说,叙事散文,发表于诸文学网站,《怖客》。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