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见女婿的帝位不稳,老丈人舍命不舍财堪称绝情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11-24

1644年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大明覆亡。

在大明的最后一刻,当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平阳和太原直逼北京之际,其实崇祯的手里还有最后的救命一招,他只需将关外的吴三桂调进北京城就可解围。但是调动军队需要军费一百万两银子,而此时国库只有四十万两,缺口有六十万两。无饷就无兵,无兵则京师不保。

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为了挽救江山社稷也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九五之尊,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救国。捐款号召后,《甲申传信录》记载,厚载门(地安门)有一小民捐银300两;彰义门(广安门)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到户部捐出了毕生积攒的400两银子。崇祯得知后,马上封赏他们一人一个“锦衣千户”的官职。而满朝文武大臣响应行动者少之又少,不但不捐反而在崇祯面前哭穷,更有甚者,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叫卖,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见此情景,崇祯只得请自己的老丈人周奎带个头、做个榜样。他当然知道老丈人很有钱,不敢怎么说,身为国丈,女婿皇帝的帝位如果不保,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应该与大明皇室休戚与共吧?!于是崇祯派司礼太监徐高上门拜访周奎,不提钱先封其为嘉定侯,再提出“皇上希望您老人家带头捐10万两银子。”没想到,老丈人周奎马上哭得死去活来,口中念叨:“我哪有那么多钱啊?!”

徐高再三哀求,周奎依然一毛不拔。徐高愤然道:“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广蓄多产,后来何益!” 意思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没了,你要那么多钱干吗呢?堂堂国丈的时局见识与政治觉悟,还不如一个太监,崇祯的募捐行动一开始就失败了。

最后,在女儿周皇后的压力下,周奎不得已捐了一万两白银,其中还有部分是找女儿要的。

此时,距离京城陷落、崇祯自杀只剩下不到8天。

周奎,字延儒,原本苏州人,后迁徙到大兴。迁居北京后,周奎在前门大街闹市,以看相算命谋生。天启六年(1626),当时的信王朱由检为了大婚挑选王妃时,主持后宫事务的懿安皇后,以长嫂代母的身份,从众多候选人中挑选了周氏。朱由检即位以后,周氏就由信王妃晋升为皇后。周奎也从此荣升成为当朝的国丈。

与骄横跋扈的崇祯田贵妃之父田弘遇相比,《明史》评价周奎“碌碌而已”,认为其十分平庸。

北京陷落后,李自成起义军开启追赃行动,内阁十万,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而对于皇亲国戚、元勋世家没有标准,榨干为止。

周奎及全家都被大顺政府捉拿,在妻子、媳妇被迫自缢、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之后,不得不交出七十万巨款和全部家产。更令人不齿的是,周奎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然将藏匿于自己府中的亲外孙,崇祯的两个儿子永王、定王献给了李自成。

为了防止明朝旧臣谋反,李自成兵败北京前将明朝辅臣、勋戚皇亲等重要人物集体处决。唯独周奎因“献银十万,美女数人,独不杀,仍赏银一千两。”

“君不一德,臣不一心”,连皇亲国戚都认为大明兴亡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