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野心作祟下的无妄之灾—红四方面军之三过草地!

 金色年华554 2021-11-24

前言

说起中国近代历史中最为波澜壮阔且极其成功的事件无疑是持续长达2年的长征了。长征,于中国而言是惊心动魄又决定命运的大事件。通过长征,一心为人民谋利益为中国谋出路的中国共产党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为今后星星之火燎遍中华大地并带领人民建立自己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征是一场无比艰辛的旅程。在这场旅程中最痛苦的无疑是过草地。面对大自然的考验,即便是舍身取义也无所畏惧,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坚韧不屈的意志向大自然像中国人民作出了回答。过草地的背后是有着跳出敌人包围圈出其不意入围的战略考虑的,但若是背后完全只有野心毫无战略考虑,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跨越危机四伏的草地则完全是无妄之灾。那么红军中是否真的有一支部队过了三次草地呢?有,那就是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

文章图片1

红四方面军

一、背景:弃守川陕、挥师西进,势力膨胀的红四方面军让张国焘蠢蠢欲动!

张国焘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是少数在长征途中获得壮大的部队。红四方面军的壮大与该部进入四川大巴山地区广大发动因川中军阀混战而民不聊生的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发动群众,红四方面军不仅在川陕地区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创立了当时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可以说如果红四方面军如果能够坚持在川陕扎根,那么将会有效吸引国民党反动派的目光,有利于策应中央红军向陕北的战略转移。然而事与愿违,恰恰是红四方面军在川陕的成功让其直接领导人—张国焘有了想法。

张国焘自恃所部发展顺利部众扩张到8万余人的规模而产生了非分之想。1935年1月22日,已进入川西地区的中央红军电令红四方面军:“……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钳制刘敌,应集中红军主力向西进攻,……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间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

显然中央的电令主旨是让红四方面军主动出击吸引敌人目光从而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然而心怀野心的张国焘却刻意解读为是要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革命根据地与中央红军汇合。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主动向川西的中央红军靠拢。6月,由洛甫(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会师后,党中央即觉察到了张国焘非同一般的“心思”。为稳定红四方面军,中央遂决定让张国焘取代周恩来出任红军总政委。但是这一任命似乎并未让张国焘满足!

文章图片2

张国焘

二、南下北上之争,张国焘的野心让红四方面军一过草地!

坐拥8万余人并在嘉陵江战役取胜夺得茂县、理番县、松潘等地的张国焘在被任命为红军总政委后,其野心开始膨胀。当时的中共中央面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追击围剿一直采取的是保存实力转移部队的策略。因此在川西暂时站稳脚跟的中央红军自然需要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彼时的红军已在川西停留数月,吸引了川军军阀、国民党中央军大量的部队。得知红军徘徊于川西这一消息的蒋介石甚至一度飞赴成都向主持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名将薛岳做出了将红军围困在物资贫乏的川西高原并予以全部歼灭的“川陕会剿”部署。

面对这一局面,当务之急自然是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而突围的最佳方向无疑是国民党中央军尚未涉足且防御薄弱的北方,由此党中央决定“北上”的战略就此确定。然而对于中央的北上决定,张国焘第一时间表达了反对。在他看来“南下”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南下真的是“最佳”的选择吗?显然不是!“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伯陵相送两万里。”被日后完成长征抵达陕北的毛泽东调侃的薛伯陵薛岳彼时率领国民党中央军主力会同川军正在红军南下的道路上严阵以待。薛岳所防的正是红军故技重施重演“四渡赤水”般运动战,因此如若南下则无异于自投罗网。

南下的不可行显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所能洞见的。因此当张国焘为取得红军领导权而提出保存实力南下吃大米这一极其冒险的战略时并未得到党中央其他领导人的赞同。曲高和寡之下,张国焘只能按耐下自己的野心表面赞同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并亲率红四方面军会同中央红军作为左路军穿越凶险的若尔盖湿地(即松潘草地)抵达阿坝地区。这便是红四方面军第一次过草地!

文章图片3

红军过草地

三、先返再过,多次锤炼的红四方面军坚定信仰的同时也意味着张国焘个人野心的破产!

1935年9月初,率先走出松潘草地的张国焘眼看无法动摇党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后遂私自带领红四方面军折返重走草地企图造成南下的既定事实。本就因补给不足而饱受松潘草地折磨的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再次历经草地考验。张国焘不仅不顾中央统一指挥带领红四方面军再次南下,还强迫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拟定南下作战方案。刘伯承本就不同意张国焘主张的南下作战,但迫于其压力依然不得不为其拟定作战方案。草拟了南下作战方案后,刘伯承直接辞去总参谋长一职以示自己的立场。

张国焘充斥个人野心不顾实际的错误之举并未在红四方面军获得认可。面对张国焘可能危及党中央之举,时任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于9月9日找到叶剑英汇报了张国焘企图动用武力这一机密信息。得到消息的叶剑英当即找到毛泽东汇报并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当即开赴北上。闻得中央红军已北上的张国焘自知已无法在挟持党中央后遂率红四方面军与部分一方面军南下再过草地执行南下战略。10月5日,再次历经磨难的红四方面军抵达马尔康县卓木碉。就在此地,张国焘另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史称“第二中央”),自任中共中央主席并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张闻天‬)的党籍。

文章图片4

中共中央领导层合影

张国焘将通过革命锤炼证明正确的党中央领导层开除党籍并另立中央之举引起了整个部队的思想混乱,这严重的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虽然南下后一度因出其不意而获得了绥崇丹懋战役的胜利,但当时间进入11月摸清红军情况的国民党军开始重兵围剿红四方面军后,张国焘南下战略的失败就不可避免了!

11月19日,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地区遭到国民党军十几个旅阻击。激战七个昼日,兵力明显处于劣势的红四方面军遭到了优势敌军的沉重打击,不得不撤出战斗改南下进攻为就地防御。然而百丈地区的败仗并未让张国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继续游走于川康边界仍不放弃建立川康革命根据地的计划。但是现实无情地打击了他,得知红军主力依然游走于川西,蒋介石当即再次重新部署重兵打算将红军主力一举围歼。显然再在川西高原徘徊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在犹豫了大半年后,张国焘终于在损兵折将及共产国际的命令下取消第二中央北上与中共中央汇合。几乎是在1935年红军第一次过草地的同一季节,在川西折损严重的红四方面军再次踏上凶险的松潘草地。这是红军最后一次过草地,而在这一次过草地的行动中红四方面军损失人员约七千余人,如果算上前两次,那么光红四方面军便在严酷的自然考验中无谓损失约一万五千余人。松潘草地虽险恶,但仍比不上张国焘为满足一己之私的野心!

文章图片5

红军会师陕北

终章:三过草地虽无妄,但却意外为中央突围创良机!

1935年9月至1936年7月,张国焘所率的红四方面军基于错误的南下战略在川西无谓徘徊并因与国民党重兵交战及三过草地而损失惨重,但却也成功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为北上的中共中央创造了突围良机。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成功抵达陕甘宁根据地,从而奠定了陕甘宁边区这一传奇革命根据地的基础。而作为红四方面军徘徊川西三过草地的罪魁祸首,张国焘在创建川康边区无望的背景下终于迫于压力向中央低头。但他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当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终于寻得机会于1938年借祭扫黄帝陵之名叛逃投靠蒋介石。但作为野心家,张国焘的反复无常同样让他在国民党那边得不到他想要的。于是被边缘化的张国焘最终选择流亡海外定居加拿大。

晚年在加拿大无所作为的张国焘决定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在这本回忆录中他竭力为自己当年的野心辩解。然而那又能怎么样呢?他终究得不到躺在川西高原与松潘草地上那些革命忠魂的原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