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故事:武举人换妻

 古文怪志 2021-11-24




01

武举人石某,曾携带银两入京谋求高升。

乘船行到山东德州时,忽身患暴疾,咳血不止,最后在船上卧病不起,身边仆人随后抢了他银两四散逃离,石某见了痛心疾首,病情愈发严重。如今到了钱断粮绝的境地,摆渡人也打算将他一弃了之。

正绝望之际,夜晚恰逢一个女子乘船停泊在船侧,听闻石某之事,遂动了恻隐之心,自愿用船搭载石某。石某被扶上船后,上下打量:见这女子四十岁有余,衣着华丽,神采犹在。石某呻吟着表示感谢。

这妇人走到石某跟前细细查看病情后,说道:“郎君体内早已落下病根,如今魂魄已在坟墓间游荡!”石某听了哀嚎痛哭。

妇人又说:“我这里有一颗丸药,可保郎君起死回生,只希望病愈后:勿相忘。”石某洒泪发誓:终生不忘救命之恩。

妇人出去后不一会儿,即取来一颗丸药给石某服下,只半日光景,石某顿觉病痛稍愈,妇人又每日在床榻旁给他喂食美味,殷勤操劳堪比妻子,石某心中愈发感激。只过了一月有余,病已痊愈。

石某下床后跪着爬行到妇人跟前,对她敬之如母,妇人说:“妾身孑然一人,孤苦无依,如不嫌我年老色衰,愿早晚服侍郎君起居梳洗。”

石某当时三十有余,刚丧偶一年,听了心中大喜过望,两人遂结成琴瑟之好。

这妇人又取出自己积蓄,让石某进京谋求官职,两人相约事后一同返回石某家乡。

石某进京后,用银子四处攀附权贵,以求上升,最后终得一个本省军事长官的职务。又把剩余的银钱买了马匹器具,一时间冠盖华丽,鲜车怒马。又想到那妇人虽徐娘半老,但毕竟年事渐高,终非良,于是又花一百两银钱续了王家女儿为继室。

事后却心中胆怯,恐怕被妇人知晓,于是在归乡途中,刻意避开德州,绕道回乡上任。

02

过了一年有余,妇人也没有收到石某的音讯。

石某有个表兄,一次途经德州时,恰巧与妇人相邻而住。妇人知晓后就向他打听石某近况,表兄据实相告。妇人听了破口大骂石某无情,又把自己搭救石某并以身相许之事讲述一遍。

表兄听了也为妇人感到不平。最后宽慰道:“或许府衙事务繁忙,尚且无暇顾及。请修书一封,我替嫂嫂捎去。”妇人随后写下一封书信。

表兄把书信交给石某后,石某却不以为意。

又过了一年有余,妇人决定亲自登门寻找石某,来到省城后,先住进一家旅舍,随后托官衙小吏通报自己姓氏,石某竟拒绝相见。

一日,石某正酣畅宴饮,忽听门外有喧嚣咒骂声,于是停杯静听,不一会儿就见妇人扯开帘子闯进屋内。石某大惊,顿时面如死灰。

妇人指着他大骂道:“薄情郎,如今安乐乎?试想你富贵从何而来?我待你情分不薄,即使你要买妾置婢,与我商议又有何不妥?”

石某听了只得敛声屏气,不敢作声。过了很久,石某开始跪地叩头,又用花言巧语祈求谅解,妇人见他额头已磕红,这才稍微平息怒气。

石某又回家跟王氏商议,让她以小妾身份拜见妇人,王氏一开始不同意,石某一再哀求,王氏这才勉强答应。

三人见面后,王氏先拜了妇人,妇人也还了礼,说道:“妹妹莫要害怕,我并非嫉妒凶悍之人,过去之事,实非常人所能忍受,即使是妹妹也不愿遇到薄情郎不是?”接着跟王氏讲起过往之事。

王氏听后也愤愤不平,于是与妇人一起骂石某无情,石某羞得无地自容,恨不能钻进地缝,最后只能自我谢罪祈求宽恕,三人后来也相安无事。

一开始,妇人还未闯进宴席之时,石某已命令守门人禁止放妇人进门,事已至此,石某开始迁怒守门人,暗暗责难他,守门人不服,一再声称钥匙保管妥当,未放一人进入。

此时,石某心中也开始疑惑,但始终不敢向妇人问起此事。两人虽表面修好,但石某心中却始终容她不下。不过幸而妇人温文尔雅,也不与王氏争床笫之欢,每日三餐过后就早早掩门休息,不问丈夫夜宿何处。

王氏一开始还很有危机感,后来见她日日如此,心中愈发敬重她,每日早早起来拜见,就如同对待婆婆一般。妇人对待下人也宽厚仁慈,举止得体,但对细致事物却能明察秋毫,如若神明:

一日,石某突然丢失了官印,全府上上下下急得像热锅蚂蚁,众人来来往往寻觅不停,但都无计可施。

妇人见了,笑道:“勿要担忧,把井水淘干,便可得官印。”石某听了她建议,后来果然在井内找到了官印,问她如何得知,妇人只是笑而不答。石某隐约感觉她貌似知道偷盗官印之人姓名,只是不肯透露。

03

妇人在府中住了一年有余,石某多次察觉她行为异常,于是开始怀疑她并非人类,中间还派人在她入睡后偷听其动静,然而整夜只听到床上有抖动衣服之声,却不知她在作甚。

妇人与王某相处甚恰。一天晚上,石某出门去提刑司还未回来,妇人与王氏就在家中饮酒闲聊,不觉酒醉,卧床后化成了一只狐狸。王氏见了心中怜悯她,就给她盖上一条锦褥。

不一会儿,石某归来,王氏告诉他此事后,石某就想杀了她。王氏劝道:“她是狐狸,又何曾辜负与你?”石某不听,赶紧寻来佩刀。

这时,妇人已醒来,见状后骂道:“蛇蝎心肠,狼子野心,不可与你久居!过去所吃的丸药,如今可以还我了!”说完就往石某脸上啐了一口,石某顿觉全身寒气森森如浇冰水,喉咙随后习习发痒,最后呕出先前吃下的那颗丸药,只见它光鲜如故。

妇人捡起丸药,愤然离去,出门追她,却早已没了踪影。石某当夜就旧疾复发,咯血不止,挨了半年光景就死去了。

异史氏(注:蒲松龄自称)评:石举人,听说他风度翩翩如若书生,有人说他能屈己从人,礼贤下士,平时讲话温文和气,唯恐伤了人。

后来壮年辞世,士林之士皆去悼念他。但听了他辜负狐妇一事,又跟李十郎抛弃霍小玉有什么分别呢?


 欢迎「关注」古文怪志 并设为星标

-本故事翻译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