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癌症性格早知道 哪种性格最易得

 追梦文库 2021-11-24

致癌的因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因素(如遗传、基因突变以及内分泌等)和后天性因素(如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

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那么,究竟什么是“癌症性格”?生活中哪些性格的人易患癌症?今天就和您分享一下!

什么是癌症性格

癌症性格,是指容易导致罹患癌症的个人性格特征。性格与人的癌症关系密切,据统计数据显示,癌症病人一般都会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具有这些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因此称"癌症性格"。

其实,有研究发现,90%的疾病是跟情绪相关的,是因为人体神经系统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用一套信号。

一旦受到"癌症性格"的干扰,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免疫监视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作用,易导致癌细胞转化和突变。

容易受癌症“青睐”的性格

1.心胸狭小、爱算计的人

如经常因为小事便耿耿于怀,久久难以放下,导致身体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内分泌紊乱、酸碱失调,抵抗力下降,就容易让癌症有机可乘。

太会算计的人,心率一般都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现象伴随;消化系统遭到破坏,气血不调,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得病。

2.忍气吞声、压抑的人

这类人,遇事不争不抢,即使受了委屈也不动声色,忍气吞声,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老好人”,其实多是这种性格,待人和蔼,常常受人欢迎,但是,这种性格却非常容易患癌症。

心理学者曾做过测定,发现这类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活力较低,导致他们的免疫力较差。

3.容易紧张、焦虑的人

现代人所处的快节奏社会,常会让人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如果不懂得排解,长期不能得到宣泄,往往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降低,易诱发癌症。

除此之外,还容易导致身体的器官功能发生紊乱,神经系统受到压抑,思维变得迟钝,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得病。

4.性格孤僻的人

人是“群居动物”,在与他人相处交流的过中,更易释放情绪、完善情绪;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认同,也会让个人获得更强的生存力量。

但如果长期处于孤独、孤僻的情绪中,对身边的人和事抱有冷漠的态度,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就可能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更容易诱发疾病。

5.追求完美、爱较真的人

爱较真的人烦恼也比较多。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过分追求完美,爱较真,好胜心也十分强烈,常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神经紧绷的状态,常常不能放松,不得松弛。

从健康角度而言,这种紧绷状态很容易让人变得焦躁,可直接干扰内分泌,扰乱神经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不仅如此,有调查显示,如长时间精神压抑,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波动,且无法有效排解时,还容易诱发情绪过敏,长期如此还可能会导致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你具有上述潜在“癌症性格”的特征。也不要紧张,虽然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性格只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诱因,所谓诱因,就是说它是会随着后天的人生阅历和环境因素而发生改变的,只是你需要做一些改变了。

如何改善“癌症性格”

1.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当遇到生气的事,不要憋着,尽可能将不良情绪合理的渲泄出来,可以做一做运动或和朋友吐槽诉说,不要将不良情绪长时间的放在自己心里。

尽可能的回归社会,多参加各种互动活动,亲友的支持和理解都可改善我们的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事情总有两面,遇事多看好的一面,别总盯着不好的一面,多让自己关注好的一面,心情自然也好了。心情变好,免疫机制就好,内分泌就好,神经系统也好,那么肿瘤的发病率就低。

2.多接触大自然

多接触大自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活动,如公园、海边、丛林、草原等。

同时,和亲友结伴旅游也可以放松心情,不但可体验大自然的美景,还可舒缓心理压力。但需要注意应避免劳累,因为劳累是淋巴瘤复发的因素之一。

3.培养自己的爱好

可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做的爱好,让生活更有价值,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再去胡思乱想了。如下棋、书法、唱歌、摄影等等,这些都可以为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4.试着慢一点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讲究“慢生活”。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自己来掌控生活节奏、人生节奏,而不是被节奏、被生活追着跑。

所以,应学会适度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适度慢生活,让心情和身体都能放松下来。

5.运动助调节

体育锻炼也是调节情绪和心理的良方,适量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平静心绪,释放不良的情绪,并且充实我们的生活。如太极、瑜伽、散步等运动,都可以有效的控制我们的不安和恐惧。

6.睡眠要充足

睡眠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内心的痛苦,会给我们的睡眠带来一些障碍。

睡眠障碍的出现不仅仅是吃一粒安定就能很好解决的,可能需要让心理医生帮忙找出引起失眠的真正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最后,希望大家健康生活工作,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调节方法也要及时调整。此外,有些顽固的不良情绪或有性格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创伤事件,长时间无法排解时,应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来源:吉林12320

编辑:孟凡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