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江湖,唯一让李白折服的诗人

 张苏君 2021-11-24

诗歌是唐朝最深的印记。

闻一多先生曾说: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懂得了诗的唐朝,

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李白,唐诗最巅峰的诗人。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个评价不为过,

我们不敢想象,

没有李白的唐朝,

将会是何等的黯淡失色。

1

李白堪称诗人中的战斗机,

全能选手,戏路极宽,

没有他写不了、写不好的题材,

乐府、歌行及绝句,款款火爆,

李氏出品,必属精品。

同时代的诗人,

孟浩然、王维长于五绝,

王昌龄七绝写得好,

两者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

李白被誉为“诗仙”,

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伟大的”一词,

是后人对诗人最高的赞誉,

掰开手指数一数,

唐朝也不会超过3人。


无怪乎,诗圣杜甫,

对李白的仰慕犹如滔滔江水,

时不时晒晒诗,洋溢着小幸福: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以两人同被而眠、牵手同行为荣。

他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天下第一,

你顾忌其他诗人的感受了吗?

还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风雨倒没关系,

你征求鬼神的意见了吗?

这么牛的大神,求一败而不得,

名副其实的白无敌。

但是,遇到一位河南诗人后,

李白保持的记录打破了。

二人以诗会友,数次过招,

或棋逢对手,或略有高下。

李白兴致高涨,

从拆招、交锋至相惜、折服。

这位开封府的天才,

就是包青天崔颢

2

崔颢,704年出生,

正是诗坛群星璀璨的盛唐,

这是诗人最好的时代,

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孟浩然、王之涣、王昌龄、

李白、王维、高适、岑参……

每个人都是响彻千年的大V,

没有过硬的本领,

很容易淹没在大号的浪潮之中。

崔颢年少聪慧,才思敏捷,

十多岁时便写一手好诗,

可他的诗却被时人看不起。

颢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并非诗写得不好,

而是选题原因,不是时代主旋律。

可以写山水别情,写军旅豪放,

写田园恬然,写家国情怀……

只要写出好诗文,

歌伎往往会谱曲传唱,

成为大唐乐坛的流行歌曲。

崔颢流传的诗作42首,

而此类题材多达15首。

怎么总盯着妇女闺情呢?

723年,崔颢考中进士。

这是高难度的动作,

更是值得骄傲的大事。

白居易同学28岁中进士,

环顾“登龙门”的同科,心中窃喜: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慈恩题名,字里行间难掩得意.

孟郊同学执着无悔,三次才考中,

46岁的大叔手舞足蹈,欣喜若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走马观花,平息下我激动的心情

崔颢同学,祝贺你。

赢在起跑线,应该取得好成绩。

3

崔颢为官多年,事业鲜有起色。

他官至太仆寺丞,从六品(副厅级),

太仆寺,掌握全国马政的机关单位,

太仆寺丞则类似弼马温的岗位。

任司勋员外郎,从六品(副司长),

大叔已不是当年的大叔,

级别还是当年级别。

涛声依旧,终不得志。

除了他的性格因素,

比如为人耿直、喜酒好赌之外,

出道时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

初入官场需谨慎,

轻易不要贴标签。

据《唐才子传》记载:

当时崔颢名声渐起,

超级大咖李邕听说,

相邀小崔到家中一叙。

公知大V主动约见,

这是扬名的好机会。

崔颢早饭都来不及吃,

一大早来拜见偶像,

虔诚地呈上个人诗集。

第一首便是《王家少妇》: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诗以美人出嫁比喻知音赏识,

将李邕比作是魏晋男神王昌,

自己比作独占男神的少女,

歌舞吟唱,竟采花草。

他忘了两人是有代沟的,

一位是方正君子的太守,

一位是玩世不恭的青年。

直接来什么王家少妇,

还玩什么斗草游戏。

李邕看后大怒,

呵斥“小儿无礼”,转身就走。

自此声名不振,无人举荐,

仕途晋升亦无望。

4

郁郁不得志,

不如相忘于江湖,

崔颢远离长安,浪迹四方。

20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自淮楚而武昌、河东,再至东北。

20年的旅途,尤其是边塞之行,

于身体而言,

是劳其筋骨,饱受风尘之苦,

于精神而言,

是动心忍性,犹若浴火重生。

诗风大为转变,雄浑奔放。

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

约745年,

崔颢游历武昌,登黄鹤楼。

这座建于三国时期的古楼,

因传说仙人乘鹤归去,闻名遐迩。

楼上微风轻拂,极目天舒。

脚下长江水,

浩浩荡荡,向天际奔流。

不远处,

树木生机勃勃,芳草茂盛绵延。

抬望眼,

落霞映日,白云悠悠。

浩渺天地,广袤宇宙,

哀吾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

顿生无所凭依的孤独

激起心中最深处的共鸣,

就是这里,就是此刻,

千古名诗喷薄而出: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从七律的写作角度而言,

此诗词语重复、平仄不对,

而且颔联不对仗。

但遵循了最高的原则——“词不害意”。

气韵连贯,行云流水,

气格高迥,浑然天成。

无怪后人盛赞:

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

5

李白,又来了。

他对黄鹤楼并不陌生,

10多年前就曾来过。

那是730年的三月,春暖花开,

孟浩然要乘船东下,

李白亲自到江边送别,

写下传诵千年的名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李白登楼而上,心中诗意涌动,

二楼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题诗。

李白上前观看,一目十行,

大多不过尔尔。

正欲离开,忽然一首诗映入眼帘:

黄鹤楼,汴州崔颢。

首句便见不俗,仙气飘飘。

次句接得极妙,由动转静。

三四句高唱入云,意境幽远。

他越走越近,越读越惊,

五六句如疾雷破山,章法突变,

七八句若神来之笔,蕴含无穷。

李白读完,大呼绝妙,

此诗已道尽此中意境,

绝无超越之可能。

搁笔罢手,长叹一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性格,是绝不服输的,

此处输了一局,总归要扳回来。

744年,李白奉命“赐金还山”,

通俗点说,在长安混不下去,

给点路费,打发走了。

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直到756年的一天,

他来到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60年,李白生命进入倒计时。

崔颢已故去6年。

遇赦的李白从巴陵再回武昌,

目睹鹦鹉洲的艳丽春景,

忆祢衡境遇之同病相怜。

写诗以缅怀:

鹦鹉洲

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是不是很熟悉?

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李白在不断地模仿、突破,

抑或,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向崔颢致敬吧。

6

无独有偶。

两人在乐府诗上,也有故事。

崔颢创作了《长干行》,

李白亦写出《长干行》,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情诗,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

却成就同样的精彩。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崔颢笔下的爱情,

是邂逅他乡,停船搭讪。

全诗由两人对话构成,

前者是女子,后者是男子,

诗中对两个人物不着一字,

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人物、场景跃然纸上。

全诗以简练、含蓄见长。

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境界。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

李白笔下的爱情,

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诗以女子口吻自述,

着重在形貌与动作,

情节、人物惟妙惟肖,

心理活动,细入毫芒,

描写唯恐不细。

惟其落寞孤寂,

才会细心观看园中秋景,

蝴蝶双飞衬出己身形单影只,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两人作品一简一繁,各得其妙。

挺崔者有之,挺李者有之。

刘勰《文心雕龙》则云:

精论要语,极略之体;

游心窜句,极繁之体;

谓繁与略,随分所好。

有人据此大活稀泥公正评判:

文章繁简并无定规,

运用得当,则繁简皆宜,

崔颢、李白之《长干行》,

都是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

7

细细品来,两人名字便有不解之缘。

李白,太白,只是白;

颢者,不仅白,而且亮。

如此看来,颢胜于白,

崔颢写得出色,

亦在情理之中。

自古文人相轻的陋习,

盛唐之中,却鲜有发生。

彼时诗人心胸宽广,格局宏大,

血液中流淌着包容的自信。

所以,满目是诗人们的相敬相惜:

李白与贺知章痛饮,

可与孟浩然吟唱,

可与杜少陵游历,

可与王昌龄答和。

在这位谪仙人的心中,

始终为崔颢预留着,

一个极重要的位置。

是心照神交的朋友,

是如切如磋的敌手。

天下英雄,唯君敌手。

在唐诗的紫禁之巅,

月圆之夜,天外飞仙,

他们交锋的那一剑,

划开寂静的长夜,

闪耀出最灿烂的光华,

照亮了盛唐的天空!

suzi: 蛰居山城,栖身企业。常为稻粮谋,偶作公益行。喜读书,爱美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