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年级的第二天就被老师投诉

 若水微微雨 2021-11-24

若水老师:

刚刚接到老师电话,孩子排队的时候,出队蹲地下玩石子。。。。。说了让他归队,可是老师离开一下他就不排队了,老师说打电话给家长他就抢老师的手机。这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天老师就打电话给我了。第一天到家后,孩子说被点名两次,说他站没有站样,坐没有坐样。

自己家的孩子是什么样,我心里当然很清楚。自打上幼儿园以来,老师就反映他坐不住,老师带小朋友做操,讲故事。他在一边玩自己的。我还曾经怀疑他是不是多动症需要不需要到医院看看,可是看到说他对自己的喜欢的事就坐下来能专注就不是,只是好动。他喜欢积木拼搭,可以坐一两个小时,因为这个才没有去医院。

可是上小学了就不一样了,老师很严厉,规定很多。我怎么和他沟通,怎么做让他做到听老师的不要只顾玩自己的呢。

期待老师的回复。

谢谢

秀:
看到这封信,特别想狠狠地抱抱你。
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第一天被老师点名两次,第二天被老师打电话投诉,遇到这样的开端,想必你一定特别焦虑和难过,大概还会担忧如何度过小学六年吧。
我今天原本想发文公告读书会同读新书,但是想想你一定急切期盼回复,于是决定还是先回信。
“从幼儿园以来,老师就反映孩子坐不住。昨天是孩子排队的时候,出队蹲地下玩石子,还抢老师的手机”。这样的情况,通常会给老师带来很多挑战。但是似乎无论老师和家长怎样提要求,孩子可能口头答应得好好的,但是又一再地做不到,然后每一个人,包括孩子自己,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
你说孩子好动,从字面看来,这像是一个缺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好动就是非常具有好奇心的表现。这是一个特质,如果你不将这个特质视为缺点或者优点,就不会因此感到羞耻或骄傲,你就可以比较容易控制它、运用它。如果你将好动视为缺点,反而不容易克服。
如果从正面解读,好动带来的是:好奇心、创造力、充满活力、热心、完全投入喜欢的事情、主动、不会轻易放弃、灵光一闪、敏锐……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尽量适应学校的规则。
有能力专注地完成一件事不是一个技能,而是很多小技能的集合。就像开车,就是一个复杂的由一系列特别小的技能组成的大技能。想要学会开车,你需要掌握好几个技能,包括发动车子,转动方向盘,加速,刹车,松离合器,换档,关注路况,看交通信号,掌握交通规则等等。
专注地上课,专注地站队也是一样,孩子需要掌握很多的小技能,才能做到。
我建议你和孩子一起想想,孩子需要学会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变得更加专注,不会分心?把孩子当作专家,来决定从哪里开始学习,如何将学习的过程游戏化,如何及时鼓励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
比如:听课的时候,如果忍不住想做小动作,能不能学会一个“始终盯着老师的眼睛”的技能,这个技能咱们叫“eyes老师”技能。
比如:听课的时候,忍不住想离开座位,能不能学会一个“小屁股粘在板凳上”的技能,这个技能叫做“小板凳”技能。
比如:听课的时候,忍不住想说话,能不能学会一个“小拉链”技能,一上课小嘴巴就被拉上拉链了,需要举手发言的时候再“拉开”。
需要注意的是:
1、一定把孩子当作专家,和孩子一起协商这件事情。你要相信孩子已经具足资源,来解决他自己面对的问题。
2、让孩子给他要学习的技能命名,任何他喜欢的名字都可以。让孩子有充足的掌控感。
3、请老师做为支持者,帮助孩子一起学会这个技能。在孩子的身边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微小环境。
4、和孩子一起协商,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如果忘记了,有时候做不到怎么办?遇到困难和阶段性退步都是正常的,要有B选项,来降低过程中的挫折感。
5、一定要和孩子在家里演一演,如果他学会了这个技能,他是什么样的表现?反复的演,给妈妈演,给爸爸演,给老人演,给乐高玩具演,给小狗狗演,让孩子的身体产生记忆,在那个真实的当下,孩子才能够真的做到。小步前进,平时5分钟就忍不住“好动”了,咱们怎么做,可以坚持6分钟?
6、和孩子商量一下,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就表示他已经学会了这个技能?学会了之后,你们要如何庆祝?这是有力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以上的细节,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花50分钟的时间,在千聊上听我讲的一堂“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课程。扫下面的二维码可以进入课堂(课费19.9元)。

另外,我们可以做到的有用的支持是: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无条件被父母喜欢,无条件获得父母的帮助。越是好的亲子联结,孩子越是有力量克服困难。
我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后告诉我,他当天被罚站了。我问他被罚站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心里想:无论老师怎样不喜欢我,我妈妈都会一样的爱我。
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底气,就会生发出很多力量来克服各种困难,更好的成就自己。

争取到老师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花时间和老师解释孩子的特殊情况以及你们正在努力的方向。老师有更多的理解,就会更宽容孩子带来的挑战。争取让老师给孩子一些为班集体做贡献的机会,让孩子在学校有更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一定会越来越进步。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看到您提及ADHD,我对于ADHD的领域并不专业,但知道一点常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玩具或者看书很专注,所以不可能是ADHD。但真相是:ADHD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一般都很专注,有时甚至超过其他非ADHD人的专注程度。ADHD人群做事情是凭兴趣、爱竞争和紧迫性导向的。如果所作的事情符合这些特点,他们一般会比较专注;但是如果不符合,即使父母老师反复强调很重要的事情,他们也不容易专注。

我没有能力做诊断,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上述的方法都会是有帮助的。

祝福你们。

若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