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精神康复者的蜕变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1-11-24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吴丹丹

    单位 | 广州市心康社会服务中心

一、背景资料

社会工作者主动联系案主小钟的妻子,在得到其同意的情况下开展个案工作。服务对象小钟,男,49岁,有两个儿子,与妻子四人同住,2014年因头痛,整夜失眠,后来表现为自言自语,心情不好时想打人,在2014年、2016年被家人两次送院治疗,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期间小钟不愿意与其他人接触,成天待在家里,每次外出取药都需要妻子的陪同。小钟现在服药后头痛状况好转,精神状况稳定,可以自行按医嘱服药。

二、预估分析

社会工作者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专业方法,深入走访小钟及其家庭、邻里、村委,通过信息收集、分析预估发现,小钟面临以下生活困境和需求。

(一)主要问题

1、个人层面

小钟受疾病的影响,偶会觉得头晕、头痛,所以他经常卧床,服药后,会得到缓解;小钟很少外出,也没有可以聊天的朋友,家里的电视机也坏了有一段时间,因家庭经济压力,一直没有置新,因此对个人获取外界的信息,大多只有通过手机,但家住在较为偏僻的村落,手机信号很差,另外外出时也是需要由妻子的陪同。以上原因导致了小钟外出工作难度加大。需要改变小钟缺乏自信和独立的行为,学会融入群体,解决与外界接触和人员沟通问题,进行社会化训练。

2、家庭层面

小钟因疾病的原因,没有外出参与工作,两个儿子读书需要学杂费和生活费,妻子一人担起了养家的重任,每天早出晚归,来回上班花费约一个小时车程。小钟家庭开支大,家庭支持薄弱,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3、社会层面

小钟表示自己想外出工作,但是明白自己又没有一门手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从事什么岗位。经过深入了解,是因为小钟居住在农村内,外出不便,故长期待在家中,极少与其他人沟通,所以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家里的手机信号也不好,获取外界政策资讯的工具较缺乏,导致社会支持网薄弱,从而增加了对找工作的困难。

(二)理论架构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社会工作根据小钟的实际情况进行介入,从贯穿整个过程来看,主要运用的是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强调困境也是一种成长机遇,鼓励小钟相信自己有自我改变的能力,增强其对未来的信心。

三、服务计划

在与小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后,社会工作者与小钟共同商定了服务目标:

1、增加小钟独自外出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提升独自外出的能力;

2、学习一技之长,积极准备就业;

3、联动社区资源,扩大社会支持网络。

四、服务实施过程

社会工作者紧紧围绕服务目标,按照服务协议,根据接纳、非批判和个别化原则,与小钟保持同行,解决预估中的问题,分阶段、有步骤的帮助其正向发展。

(一)建立专业关系,取得服务对象信任(面谈6次)

小钟经常和社会工作者表达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不清楚噢,问我老婆才知道。”所以社会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几次家访的过程中,先从其妻子开始,向其了解小钟的日常生活、服药情况等;每次以主动邀请小钟进入话题的技巧,但小钟仍坐着一边听着,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和想法。在离开之前邀请其参与中心活动,每次他都说“不参加”,社会工作者仍保持耐心回应他,表示“有机会感兴趣再参加”,并留下一些中心活动的宣传单页,逐渐消除他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陌生感。

在第四次家访中,由于妻子更换了工作,不能在白天陪同小钟与社会工作者进行面谈,这是小钟第一次在客厅尝试独自与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不过小钟不懂得如何表达,只是简单回应了几句,最后邀请他参与中心的康乐活动,小钟表达自己一个人不想去参加。

后来,社会工作者每次的家访,都是与小钟独自交谈,慢慢地,和社会工作者也开始熟络。社会工作者关心小钟的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交谈中小钟认真聆听社会工作者分享中心其他康复者一起的活动,社会工作者由此跟小钟打开了话题,并了解到其过去的人生经历中的很多事件。

从小钟过去的人生经历中的很多事件中,社会工作者引导小钟找到个人的闪光点,作为一个精神康复者,他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就会将他打回自卑的牢笼里。针对小钟的这一特点,社会工作者以优势视角进行介入。引导下,小钟渐渐发掘了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例如,自己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懂得做家务的技能,在农忙时候,和妻子一起到田里收割稻米,也懂得农活的技能;和之前在化妆品厂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与同事间沟通相处;懂得使用智能手机等等。小钟逐渐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利用好这些,融入目前生活,对自己一定有所收获。

(二)邀请参加小组,增加独自外出的机会(面谈5次)

在经过社会工作者多次邀请下,小钟终于答应独自来参加中心的手工小组,但是初次来到现场以后,极少与其他组员互动和沟通。社会工作者表示理解和尊重,鼓励其能够走出家门,来到社区就已经很棒了,等活动结束再与其进行交谈。社会工作者与小钟商定,在下次活动时,小钟可以坐在活动现场旁边,观察,再决定如何融入到群体中来。在一次小组中,小钟对其他组员制作相框所用颜色持不同创作意见,小钟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创作水晶相框,独自安静完成手工DIY;小钟挑选了蓝色和白色的搭配,简洁搭配得到了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小伙伴的肯定,当时也是表现很开心。接下来的小组,小钟都会积极参与,与组员一起分组合作制作,这些过程都让小钟感觉很充实。每一节小组结束,社会工作者都会引导小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回顾小组的内容,增强小钟的自信心。例如,小钟心境较平静,能独自安静完成手工DIY;经常对他人微笑,给人以正向的支持。

小组最后环节,社会工作者还邀请小钟分享参与小组的感受,小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经历的过程的感受,小钟变得不再腼腆,向组员分享其自身的个人优点,分享了制作手工的过程。小钟还表达要向其他小伙伴学习,学习他们的认真和设计等,对他们也表示了赞赏,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进步成长。

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总结中有提到了小钟的改变,小钟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勇于面对困难,通过发挥优势和不懈努力,一定有所改变。

对于小钟的改变,其实不难,哪怕是一点点。

(三)增强技能,规划未来,积极就业(面谈8次)

小钟多次向社会工作者表达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希望就业,又害怕没有人聘用自己。社会工作者与其在微信招聘的公众号一起商量,小钟对平台列表大多的工种没有太大的兴趣。社会工作者积极联系太平镇康园工疗站资源,带小钟到太平镇康园工疗站了解到进入工疗站,可每天参与工疗,会有相应的津贴,但是小钟都觉得都不适合自己。

社会工作者对此给予辅导,耐心与小钟进行分析,原因是小钟职业的分类与内容与其自身的兴趣爱好不匹配,展示不出自己的优势以及缺乏一些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技巧,才让自己屡次碰壁,而这些缺陷,都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予以弥补的。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小钟渐渐发掘了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例如,责任心较强,做事情有自己原则和想法,积极好学,肯吃苦耐劳等等,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之后小钟开始积极地寻找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社会工作者也是推荐一些有关就业的资料给他,帮助他分析和选择职业。

过了一段时间,从妻子亲戚口中得知,镇上的中学招聘门卫保安,可以协助引荐小钟去工作。社会工作者鼓励其想改变的信心,同时耐心地与其分析可行性。帮助小钟提升自我认同感,了解和认识自我,考虑从事保安工作的长处、优势、劣势与不足等。小钟表示保安的工作,所需的体力活较少,不需要做粗重的工作,从自身身体考虑,是相符的;不足的地方就是需要上晚班,需要慢慢地适应。接着社会工作者引导小钟深入了解此职业所需的能力,同时需提升自身的能力,就应该不断地加强保安的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了解到可以参加工作后,进行保安证考试,合格后可获得保安证,这都加强了小钟的信心。最后小钟表示此岗位符合自身条件,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了目标同时也可以帮补家里的经济压力。

后来小钟顺利地进入门卫岗位,在工作期间,小钟工作认真负责、细心的个性发挥了作用,获得了部门主管的肯定,小钟也渐渐熟悉了业务。

(四)联动社区资源,扩大社会支持网络(面谈4次)

社会工作者引导小钟去挖掘自身潜能,连接周围的资源如村委、残联、慈善会、如愿行动等,解决面对问题。经梳理和总结发现如愿平台中微心愿对小钟现时获得取外界的资讯的条件缺乏的问题有所帮助,社会工作者如实登记和上报申请;之后小钟的微心愿电视机已经得到如愿平台的捐助,实现了在家里收看电视新闻,随时获取到了时事资讯,了解社会动态。小钟感谢社会工作者和如愿平台的协助,心存感激。

社会工作者还协助小钟申请残疾人乘车卡,一是为小钟走出门提供多一种便利,二是为小钟独自走出家门,创造了条件,鼓励小钟独自外出,从而减少依赖家人的陪同。

(五)巩固所获得改变,结束个案服务(面谈3次)

社会工作者与小钟共同回忆个案服务的过程,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变联系方式和频率,跟进和观察小钟改变效果,结束服务。

社会工作者与小钟共同回顾了介入的整个历程,温习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钟虽然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是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自信和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社会工作者鼓励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钟已经能够独立地处理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熟练地运用周边的资源。小钟获得很大的改变,征得同意后,社会工作者按程序结束了个案服务,并定期邀请小钟回到中心参加活动。

五、成效评估

(一)过程评估

社会工作者在接触个案以后,及时调查和了解了个案的背景资料,学习了类似案例的知识,保证了对服务对象的全面了解;适时地运用优势视角理论进行了服务对象问题和需求的分析,保障了服务的科学性;在具体的介入过程中,利用理性分析、共同努力、鼓励、倾听、陪伴、真诚表露等技巧,一起解决困难,促进了服务对象的正向改变。

(二)效果评估

1、消除了对家人的依赖,树立了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小钟由原来对家人的依赖,不愿意外出,不愿意与人交往,到现在能独自外出,融入社会,树立了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学会用乐观和积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2、联动社区政策资源,扩大了社会支持网络

小钟由原来只能从手机上获取外界资讯,到现在懂得发掘身边资源,链接上如愿行动微心愿——电视机,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随时了解时事资讯,增多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同时也丰富了业余生活;由原来开摩托车、花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现在享受残疾人乘车优惠,缓解了出行的经济压力。

3、改善了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钟由原来长期待在家中,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到现在大胆尝试参与表达,懂得分享总结个人经历,不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与现在的工作同事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

4、成功就业并胜任工作,实现了自食其力的目标

小钟由原来对未来充满迷茫,认为自己毫无工作适合,到现在参与学校门卫保安的工作,发挥个人优势,成功并胜任了工作,获得了经济收入,实现了自力更生的梦想。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服务对象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从之前依赖家人的个人状态,在经过一些列的介入后,获得了很大的改变。增强了个人的能力,能重新独自走出家门,重新就业,实现了自食其力。服务对象已经获得独立面对个人生活困难的能力,所以社工决定结案。

(二)结案处理方式及建议

定期关注变化。

七、专业反思

(一)注意发挥优势视角,激发服务对象个人改变的动力

通过本案例,社会工作者深刻领悟到了“助人自助”的内涵。一个居住在农村的精神康复者,社会工作者运优势视角介入,帮助他寻找个人的闪光点,发掘身边资源,树立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陪伴他参与中心的活动,学习与人沟通,先了解个人内在世界,再了解外在的职业工作世界,引导他清楚两者如配合,鼓励他重新融入社会,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自己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梦想。

(二)相信服务对象个人潜能,激发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服务对象一定有改变的能力,一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社会工作者不是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看到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和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希望并将希望转化为行动,最终走出困境,只要肯努力认证了改变,其实不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