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802)明 ·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教授的拐杖 2021-11-24

文征明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有时亦书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衡山居士、停云生。长洲(今苏州)人。明中叶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
  
文徵明的绘画艺术影响了明清两代,其传派可发为两部分,一为家族传派,一为族外之弟子传派。其家族传派传如文彭、文嘉、文伯仁、文从简、文淑、文震亨等是,皆从不同角度继承了文徵明的绘画、书法艺术。


文徵明七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因为父亲忙于公务,于是就把他交给外祖母照顾。文徵明大概有三年时间是在外祖母家生活的。姨母、舅舅都很疼爱这个早早就失去母亲的孩子。
可父亲文林还是放心不下文徵明,很快又把他接到身边。所以,文徵明还未成年时,大部分时间都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文林本人无论交游还是上任,都要带上文徵明,希望借此扩大文徵明的眼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文林很用心地让文徵明与自己的同好接触,让文徵明游于他们,甚至拜他们为师。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事实证明,文徵明一生所受的教育除了家族内部,最得益于父亲文林的同僚和朋友。他曾学文于吴宽、史鉴、赵宽、庄昶。学诗于吕秉之,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又往来于王鳌、林俊、乔宇等人之间,还受陆容、谢铎、王徽等人影响。
这些人,大都是一时名宦,富有学养。而沈周、史鉴虽隐居不仕,但也都是当时的名流,才学深厚。可以说,文徵明从小就是在往来鸿儒,名臣文仕的熏陶下成长的。这棵小树,想长歪都不行。同时,为人正直,做官清廉的父亲,一生都以积极的行为影响着他。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1499年,父亲文林因病死在温州知府任上,享年55岁。文林虽然看不到文徵明一生所达到的成就,但在自己的身后事上,他若能感知儿子的处理方式,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按照官场惯例,死在任上的官员,地方会负责丧葬费,当地官绅也会送来赙仪,加起来达数千两银子。这笔合情合理的收入,对于缓解父亲一生清廉造成的家境窘迫,以及顺利办理丧事,都十分必要,但文徵明断然谢绝了。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局部

他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解释说,我父亲在贵地做知府,从未贪过公家一分钱,他走得堂堂正正。今天我若收下大家的银两,就是辜负了父亲一生为官的清白。利用死去的父亲之名,为自己谋利,我不忍为。就算自己再没出息,我也不会让父亲在名声上蒙受污点。
温州人见文徵明如此坚持,觉得他很愚笨,但又很佩服。最终大家用这笔钱在当地修了一座亭子,叫“却金亭”,以表彰这对方正朴直的父子。

文徵明《真赏斋图》局部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801)明 · 文徵明 《浒溪草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