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山走水】崂山三宝

 行者老鱼 2021-11-24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崂山也有三宝,墨晶、绿石、崂山杖。

崂山深山有墨晶,东南部所产尤多,特别在流清河的天门峰周围分布较广,光光雕顶的望海浪顶一脉也是晶矿的主产区。其原因在于此区域多水气,经过亿万年的浸润及默化,最终成为出产水晶的宝地。

墨晶色黑质坚,制以成镜,最能养目。价甚昂贵,每斤约值银四五十两。山民有所获,辄成富有焉。其小者亦可供印章、玩物及妇人装饰之用,但不如大者之珍贵焉。”

因其少而采摘困难,据说从明末清初开始,就誉冠京师。清朝初年,即墨县有一人在崂山采得一株大墨晶,带到北京后在一珠宝店割成九副眼镜,将其中的六副当场卖出,遂成小富。

墨晶存在的地方一般是人迹罕至的深谷,或者人力无法到达的悬崖绝地,经验老到的采挖水晶者,看到某一壁立高耸的石壁上有水浸痕迹,则石隙里面必然储满了山水,所以必有水晶石在生长。采挖者就在悬崖的顶部打上铁锚,垂下铁链,采挖水晶的人牵住铁链下滑至水浸处,将腰间的绳索栓紧于铁链上,用锤凿轻轻打开石眼,以免将水晶震上炸纹,然后将可以割镜片的大水晶轻轻起出,用棉衣包住,栓到身上带回家。

采晶的经历同时解释了崂山另一个困扰的问题,就是铁锚的来历,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会仙山铁锚断想。

晶为山之髓,晶去而山或崩裂,庙亦不利。由于可以获利,崂山村民乱采乱挖水晶成风,破坏了山体,引发了当局的制止。官府特别下文,禁止在崂山刨挖晶石,并在咸丰四年(1855年)发布告到太清宫,让道士监督执行,并查拿究办一批偷采晶石者。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曾经在崂山破坏性地开采了很多崂山水晶石,目前崂山墨晶已经成了稀罕物。

第二件宝贝是崂山绿石。绿石产于峰山绿石滩。《崂山续志》录宋继澄子宋连《丰山绿石记》曰“丰山之东南麓,石脉双出入海,一直东行,石色墨,一稍南延而东,色绿。相去数武而色不同,物之理诚不可测”。

同时描写了采取绿石的过程“当春二三月,潮大退,远石乃见。好奇之士往往率众持器具至,取得石。石大小不一状,力而致之归,洗涤修剔,去积碱、浊气及诸杂物之累其上者,悬石于釜煮使透,或用火攻极热,润之以黄白腊,大者树庭中,小者置几上,惟人所取。”言之甚详,至为难得。

绿石矿带入海,入海越深,石质越好,故人们又称其为“海底玉”。绿石有冬暖夏凉的品性,结构细腻,质地润泽,色彩焕然,自明清时,成为名贵观赏石,而争相收藏。

崂山绿石的矿物学名称为蛇纹玉或鲍纹玉,其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有墨绿、翠绿、灰绿,以翠绿为上品,间有紫、赭、黄、白、灰等颜色,深浅变幻各不相同。常出现奇峰云谷、空山烟霞、石上清流等景观。

绿石之出年代自不可说,绿石的发现、开发,一般说起自明朝,明朝崂山绿石产地才有人筑卜居;当时的文人雅士竞相收藏把玩崂山绿石。至清代,崂山绿石成为贡品。

据《即墨县志》载,即墨参将白壁以两尊崂山绿石献贡,龙颜大悦。黄肇颚说:绿石“邑多好之,而侄孙贞麟之绿屏,为难再得”。绿屏,为绿石屏风。又传说绿石置于案头,天将雨时,露珠生于石表。

绿石中珍品不少,其中以“六雁屏”、“山高月小”、“老叟观瀑”、“高山积雪”最为罕见,并称四大崂山绿石。李风海《崂山绿石志》“以品种而论,紫烟、黛玉、孔雀蓝、青铜绿、像(象)牙白、菠菜绿、鸡血红、胭脂红等均为上品,十分难得,故称为'绿石八品’。”

为了保护宝贵的绿石矿,目前政府已经将海底的矿脉封存,所以绿石更显得稀罕贵重起来,在仰口海滨的农家宴,多有崂山绿石出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赏玩。

第三个宝贝是崂山杖,山志曰:“崂山拐,出太清宫。其色赤,其形盘曲,瘢点如瘿疣,俗称崂山拐,可避蛇虫。今斩伐殆尽,无复出者!”

崂山杖其实是一种落叶灌木,又名钓樟,原大多产于八水河两岸和梨庵子一带。其主要特点是枝干曲扭别致,木质坚硬细腻,富韧性。可惜随着无序的砍伐至今在这个区域已很难找到有年岁的山杖了,当然在深山应该还有零星的存在,但希望它们安静的生长,永远不为人发现才好。

山里人家根据这种树的特点在霜降前后将其刨出,剥去表皮,就根形雕成龙、凤、仙鹤等形,或于其干体镌以诗文,并嵌以铜、银、翡翠等,然后再涂漆或桐油数遍,阴干后通体呈棕红色,当做拐杖使用,因其古朴雅致,常被视为爱物。

同时因其属樟科,伴杖常有异香而生,据说能驱蛇虫。采药人和农户很多人都有过用它开路驱蛇的经历,而且根据山里人介绍,效果不次于雄黄,真假不知。尤其因为它柔韧有弹性,爬山时拄在手上就像拄着钛钢制作的登山杖一样轻便省力,更成了很多爱山人的稀罕之物。

好的崂山棍儿不易获取,根部有模有样的,平地沃土长不出,要到石崮上、石头缝中去找。特别是崂山杖的需要要完整地挖出它的根来才能行,实际是一种绝户的方式,故对残留区域的保护越来越显重要,否则崂山杖真要从崂山的一宝变成一个传说了。

目前墨晶、绿石和崂山杖已都属稀罕之物,如果已经拥有就将它们作为大山的馈赠好好的珍惜;如果没有,就将其作为山的精灵,让它们安静的呆在山里海底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