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荐读】呼伦贝尔冰雪缘/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1-11-24
作者在呼伦贝尔军分区留影 孙鹏摄影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临近,重新燃起了我对呼伦贝尔冰雪天地的记忆和向往。
那是在16年前的一个严冬,我从内蒙古乌海军分区政委任上平调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军分区任政委,也是从内蒙古军区只有3个人武部的最小的军分区到了最大的军分区。当时分区辖有15个人武部、3个边防团和1个巡逻艇大队,部队分散在近2000公里的边防线上,那里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每年取暖期长达7个多月,冬天极低气温达到零下57度,据说呼伦贝尔所属根河市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冬天官兵们经常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站岗、执勤和巡逻、潜伏。



我从乌海刚去呼伦贝尔时,一切都感到很不适应。学喘气,那里真是哈气成冰,喘气喘不好一口气就会给堵回到喉咙里;学走路,几乎每天夜里地上都会飘上一层雪花,冬天的地上长期被冰雪覆盖着,走路只能迈小碎步,倘若甩开步子走肯定要跌脚子;学穿衣,那一带屋子里取暖设备好,一般都是地暖,温度很高,经常要穿着衬衣,可一出门就需要蒙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不管啥材料的衣服,都是冻得硬邦邦的,一摩擦就发怵嘎嘎的响声。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在咱们中国举办冬奥会,呼伦贝尔是天然的运动场。
部队在冰雪环境里戍边和生活,客观上逼着官兵们练就一身抗冰雪的能力和本领。为了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戍边任务,一代代戍边人迎难而上,爬冰卧雪,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了许多适应严寒条件下工作、生活、娱乐和巡逻、训练的手段办法。就拿车辆司机来说,一般内陆司机进了冰雪环境就开不了车了,弄不好就抛锚掉沟儿,甚至出大的车祸。我们军分区部队每年都要专门组织司机队伍进行冰上行车训练。修理分队专门研究出“冬季防滑链”,司机们反复练习冰上起步、刹车、转向、加速行驶的办法。那些年,内蒙古军区每年都要从我们部队挑选一批司机,补充到各级机关和其他部队去。有了在冰雪环境下的行车经验,再恶劣的环境都能对付。



那时,部队每年都要举行冬季运动会,开展滑冰、滑雪、冰上雪橇和摩托车比赛,组织打雪仗、雪雕、冰雕竞赛活动。既有效锻炼部队野外生存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也极大地活跃了边防部队文化生活。我们还利用网络,发动官兵书写反映严寒条件下训练生活的文艺作品,及时刊登在分区网络文学刊物《北疆杜鹃》上,对来自一线官兵的作品,我坚持每稿必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提出继续努力的意见。优秀作品除推荐给军内外报社、电台和刊物以外,每年还编辑印刷成册。许多官兵凭借这些作品被上级机关选调,转业退伍后成为媒体工作者或单位的文字写作能手。我在呼伦贝尔边防部队工作近3年时间,慢慢习惯了冰雪环境,尤其喜欢冬天雪后,到茫茫草原上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银装素裹的世界带给人的那份宁静、远阔、敞亮。每年都要和基层官兵一起冬季拉练、执勤巡逻,听他们讲述自己戍边的故事。那几年部队保持了无事故、无案件的“双无”记录,开展网络文学、组织冰雪运动等文化活动的经验也被上级推广转发,《解放军报》还在头版头条刊登过我们分区的做法呢!
离2022年冬奥会开幕的日期只有70多天了。如今已经退休的我,一想起能在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国际一流的冰雪运动比赛,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早就准备买上几张票,到时候与家人去现场一睹运动健儿的英姿,给我国冬奥健儿当好啦啦队,也重温那远去的呼伦贝尔冰雪缘。


2021.11北京知行斋

(本文呼伦贝尔冬景图片由蒋希武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