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礼是人类″礼″的起源及其他

 微游枣庄 2021-11-25

在微信朋友圈中偶尔看到介绍孔府饮食文化大型纪录片《食礼传家》的预告,感觉信息不虚。纪录片预告分为六集,每集三十分钟,分别为《夫礼之初》、《府厨往事》、《饮和食德》、《华筵广张》、《食礼在鲁》、《鼎鼐春秋》。虽然还没有看到纪录片中的内容与细节,仅从片名和分集片名中的文字理解,围绕的是吃、食、筵、饮、礼、和、艺、德、时等几条主线展开的。山东烹饪界应拍手叫好,拍手称快。

孔府菜是鲁菜风味中的重要分支,典型的官府菜。鲁菜历史悠久,很早就辐射到东北、西北、华北。长城内外,天山南北、白山黑水之间,大半个中国都能发现鲁菜的踪影。然而,多年来鲁菜传承发展渐微,创新不足。主要原因是山东的政界学界对鲁菜不屑一顾。行业内文化自信亦不够,搞形式多于内容,片面強调占有率。造成一面感觉鲁菜多属阳春白雪,带有官气,不甚适应大众,迎合市场;一面齐唱鲁菜黑呼呼、油呼呼、咸呼呼、粘呼呼,目前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走不出去。使鲁菜不但丢了传统特色,也未形成新的风格,总之影响力越来越小。

谢天谢地。在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的关心下,省文旅厅终于从孔府菜开始,把鲁菜作为传播齐鲁文化的大事对待,组织国内学界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与孔府菜国家级非遗传承团队,共同打造出孔府菜新的传播形式,命名为《食礼传家》大型文献性纪录片,准备向国内外播放。其实,孔府菜传承已超千年,早就应该这样做。之前是什么原因没有这样做呢?是不是各项事业的发展快慢主要责任在主管部门。


山东把鲁菜作为文化,作为产业,是滞后的。早在二十多年前,吉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政府就把当地菜作为媒介,推向全国全世界开了先河,也取得了骄人的效果。广东在全省评选粤菜大师傅活动,由省政府而不是民间社会组织命名发证,经验值班推广学习。更大的经验教训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不少孔子学院、武术学校,洋人不甚认可,而日本用动漫和料理为媒介,推广日本文化,则受到欢迎,潜移默化的手段,效果会更好。台湾著名学者张起钧在三十多年前写了一本《烹调原理》,开启了哲学家研究食道之先河,影响力也很大。这些在山东烹饪界为什么望尘莫及。

“礼″从本质上说起源于“爱″,起源于″食″。凡幼小的生命,出生后都需要进食,生命的父母一代既使饿着肚子,也要把寻觅到的食物先喂进新生命的口中,这种爱是无私的本能的。人类更有同样的行为。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食礼最初是由″让意″产生的。人们聚餐从未见过自顾自食之人,由吃饭活动产生了″礼″让。所以,古人讲″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设宴待嘉宾,无礼不成席。″可见,人类文明确实始于饮食。无古不成今。中国宴会筵席注重礼仪由来己久,世代相承,食礼在形成萌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在甲骨文中是向神敬献祭品的动作,是十分庄严、神圣和虔诚的。而且敬献时的姿式必须是最优美的。后由神及人,礼即指礼节、礼貌。凡礼总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这种礼的表现形式便叫仪式,统称为礼仪。

礼仪是社会活动美的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志,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礼貌则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体现时代风格与道德品质;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敬意、祝愿、慰问及给予必要的㔹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被称为中国三礼的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礼》、《礼祀》、《礼仪》等书中,有大量记述礼仪的篇章。建国后,外交部设有礼宾司,具体负责国家间礼仪、礼节的实施。孔府被称为天下第一礼仪之家,山东人都沾了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光。

既然食礼被称为礼仪之源,筵饮就是礼仪表示形式之一。如确定宴请,商定菜单,安排服务,出席陪同,席间活动,都需要事先经过细致周密的安排。还需要发送请柬,车辆迎宾,门前恭候,问安致意,敬茶献烟,专人陪伴,入席彼此让坐,敬酒杯盏高举,劝菜请字当先,周到服务等。退席时拱手相谢,道声再见。还有衣冠的整洁,表情的含笑谦恭,谈吐的文雅,气氛的融洽,乃至宴会厅的布置,台面的装饰,上菜程序,菜点命名,尊敬来宾,尊老受幼,敬重妇女等等,无不显示出人有礼有节的文明程度。


尽管各国各地饮食习惯和礼仪礼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万变不离其中,都必须是以优美的形式表示出对对方的尊重,从形式到内容都讲究美感。礼仪礼节礼貌很复杂繁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眼神,在交际活动中必须十分注意,否则,就会被人定义为没有教养。

本文有感而发,莫说礼节,就是食礼也可著成一本书。本文肯定挂一漏万,仓促拟文,缘起孔府菜《食礼传家》之信息窥见,方有心声成稿。

食是永恒的主题,礼是文明的象征。食礼既有庙堂之规,也有民间之范,均不可小觑。期待早日饱享齐鲁烹饪文化大餐。

精彩不错过


忆彬伯

原来他们都是枣庄人(二)

枣庄全鸡宴

传统枣庄辣子鸡技艺传承谱系

作者:王新权

微游枣庄   编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