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到荼蘼,花事未了

 廿氏春秋 2021-11-25
图片

立明堂青花器以简洁、大气的风格自成一派,辨识度很高。其中花卉纹题材有蔷薇、山茶、牡丹等,均沿袭宋代古典写实主义绘画技法,呈色如明永宣青花一般纯正的宝石蓝色,浓翠深沉。老韩的院子里种着许多月季,其中不乏名贵品种。当他决定把月季绘到瓷器上时,大家都非常期待这一经典花卉题材的「立明式」呈现。

 花开荼蘼 

目前全世界约有3万多个月季品种,立明堂折枝月季系列所绘为中国最古老的月季名品——大花重瓣香水月季。月季为蔷薇属,宋朝以前并无「月季」这一称谓,香水月季古时称「荼蘼花」。苏轼说「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佛语说「荼蘼花开,人间再无芬芳」,人们以「荼蘼」花开喻示女子的芳华将逝,「开到荼蘼花事了」,总是令人伤感无比。

图片
图片

⬆菩萨旁边的荼蘼花

唐·引路菩萨图

敦煌藏经洞出土

©大英博物馆藏

如果「荼蘼花」可以常开不败,是否青春也可以永不消逝?为此,人们开始执着的将「荼蘼花」培育成为一种可以四季常开的花。约在神农时代,我国人民就发现了野生月季,并把它引入家园;人们以野生月季和香水月季为亲本,与蔷薇属植物反复杂交育种,经过了魏晋的风流,汉唐的繁华,在宋朝时才逐渐形成了可以四季连续开花的观赏月季品种。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画儿上的月季插花

关于月季的记载,最早可见宋祁《益都方物略记》一书,「月季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嫣,蜀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女子们把月季花种植在庭院中,养在花瓶中,似乎终于可以不为满院的繁花凋零而兀自惆怅了。

图片

明永乐青花折枝月季纹折岩大盘

©香港苏富比,成交价722万港币

到了明朝,人们开始把月季绘在青花瓷上。青花瓷最为绝妙之处在于,透明的釉色将神秘的钴蓝花纹永久封印其中,永不褪色。此时的月季,才算是真正「永不凋谢」了。立明堂折枝月季系列以明朝青花器为蓝本,将宋朝写实绘画技法和青花分水溻水技法相结合,所表达的月季花卉更加细腻、生动、立体。

图片
图片

立明堂青花钴料质量上乘,画师以浓青色勾边,铁青填里,再于轮廓内侧染以淡青,多个色阶在窑火中融合,晦明变幻,氤氲升腾。成器发色庄重舒雅,色调深沉雅静,幽菁瑰丽。大朵月季花卉重瓣饱满,层次分明;叶片疏密相间,脉络清晰;花枝交错,婉约舒展,绰约多姿。

 花事未了 

看到老韩的写实月季,不由想起宋徽宗与月季的一段佳话。相传徽宗在位时,诏令御用画师在龙德宫的屏壁上绘图。待绘画完成后,徽宗巡览一遍,都看不上眼,惟独一幅「拱眼斜枝月季花」令其驻足观赏,并重赏了绘画的少年。众人不明所以,徽宗说「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想来老韩描绘这栩栩如生的大花月季,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和描摹吧。

图片

月季被尊为「花中皇后」,因其四时常开,又称「长春花」。宋代赵昌、崔白、马远等人,明代仇英、吕纪等均留下了古代大花重瓣月季的真容。在中国古代绘画和传统纹饰中,月季以「长春」之意,常与寿桃、灵芝、仙鹤、梅鹿一起出现,是经典的祝寿吉祥纹饰。

图片

月季亦是长久爱情的诗意化身。白居易诗云「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名品鸡缸杯上的「月季」正是成化帝对万贵妃容颜永驻的祝福;西方情人节中表达爱意,赠送爱人的花也正是月季花,只是翻译有偏差而已。

图片

除了月季,老韩还在青花器上精心绘制了几只翩芊的蝴蝶。「花蝶纹」又称「蝶恋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圆满爱情的象征。蝴蝶为男子,花朵为女子,「蝶恋花」是「才子佳人」的唯美表达。青花器上的凤眼蝶以工笔细描,眼睛、触须、花纹描摹细致入微。蝴蝶在盛放的月季花丛中轻飞曼舞,脉脉含情,飘然轻盈,从容自在。

图片

花开荼蘼四时美,花穿蛱蝶未了情。鲜花绽放时最美,唯有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立明堂折枝月季系列青花器既因循章法又独立创新,绘画意蕴深远,构图简约大方,留白拿捏得当,着色古韵绵长,器型端庄典雅,匠心独运的鲜明格调可谓开启了当代国瓷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之路,令人惊喜不断,回味无穷。

| 欣 赏 |

立明堂 | 明式青花折枝月季系列



--The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