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明堂 | 娑婆世界 禅悟佛莲

 廿氏春秋 2021-11-25
图片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缠枝莲纹是中国传统青花瓷中最主要、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之一。寻常百姓喜欢其清爽、雅致、悦目、朴实、吉祥;文人士大夫认为其端庄典雅,内敛沉静又收放自如,极好的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一件青花缠枝莲器物放在宫廷中不觉奢华,在百姓家不觉平淡,在商贾家不觉庸俗,在寺庙中不觉遥不可及,它是那样的平和包容,不争不显。

图片

立明堂 | 青花缠枝莲禅定杯

青花缠枝纹饰最早出现在元代,其装饰艺术深受伊斯兰美学的影响,崇尚繁密、构图严谨,具有抽象、规整、均衡的审美倾向。明朝立国之后,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对外经贸往来空前繁荣。在市场的驱动之下,兼具中西审美的缠枝纹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永宣时期,缠枝纹饰在前朝图案的基础之上凝练升华,达到了高度的样式化,具有浓厚的装饰美感。

图片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大盌

香港天民楼旧藏,成交价HKD24,175,000

永宣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拉克萨马拉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料。《事物绀珠》载「永宣二窑以苏麻离青为饰」,苏料发色蓝艳,晶莹亮丽。青白之色最契合「莲」的神韵,在苏料的浸润之下,见证着永宣盛世开放与包容的缠枝莲纹达到了青花装饰艺术的巅峰。其中最著名的有全世界仅3只的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还有以千万高价成交的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大盌等。

图片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圣洁无瑕,晨开暮合,在佛教之中象征轮回重生;连绵缠绕的藤曼细致柔美,韵律轻盈,优雅迷人,简直就是视觉版的塞壬之歌,让注视者陷入这优美的迷宫,无法自拔。那些曲线产生的节奏感,令人联想到昼夜交换,四季更迭,甚至是生命的轮回......拥有着生生不息吉祥寓意的缠枝莲纹,在永宣御窑器物上大放异彩,被誉为永宣之花。

图片

缠枝莲作为永宣青花瓷的代表性纹样,是立明堂极为重视的主题。然而,也正是因为缠枝莲是最常见的、最经典的图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有相当大的难度。与以往任何时期的缠枝莲纹都不同,立明莲纹极为规整,花朵形状饱满、开合有度,每一片花瓣的大小、方向都经过缜密安排,完全对称的设计,给人以端庄、大气、持重之感。

图片

元青花VS.明永乐VS.立明堂缠枝莲纹

图片

清代唐卡上的莲花图案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初出人世,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由此莲花被奉为佛教圣花。佛教美术讲求法相庄严,佛造像、绘画等都极为严谨。例如绘制唐卡时会有一道重要的工序——打线,严格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画出边线、中心垂直线、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以定位,力求结构匀称。立明莲纹与唐卡设计理念极为相似,只有近乎完美的对称造型,才能彰显佛莲的庄严肃穆、宁静和谐。

图片
图片

立明莲纹花瓣对对相合,似合十礼拜,恭敬虔诚。藏传佛教经文中这样描述「合十礼」:如莲花待放,双手顶合掌。无量身云聚,顶礼十方佛。「合十礼」寓意着合掌为华,以身供养,花开结果,即是菩提。立明堂以娴熟的溻水技法渲染每一片花瓣,顶端浓烈的钴蓝凝结,锡斑闪烁,仿佛晶莹的露珠一般;由青到白的渐变色,自上而下,深入浅出,过渡自然,莲花仿佛微微散发着圣洁的佛光,充满了灵性与神秘。

图片

元青花VS.明宣德VS.立明堂莲叶

图片

在缠枝莲主题器物中加入莲叶造型,是立明堂首创。青花瓷上莲花与莲叶的经典搭配最早可见于元青花鱼藻纹主题器物,立明堂以此为借鉴,灵活运用莲叶以填补大朵花卉间的空白,使画面更加饱满鲜活。莲叶的造型自由舒展,从视觉上中和了佛莲的严肃之感,蜿蜒的曲线令整个画面灵动而富有生趣。缠枝莲纹系列是立明堂明式青花花卉系列的又一代表力作,立明堂再次将传统经典纹饰融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做出属于自己的「明式风格」,这既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更是一种虔诚而用心的传承。

图片

| 欣赏 |

立明堂 | 青花缠枝莲禅定杯

- The End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