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斗栱的发展与演进

 楚地吾桐 2021-11-25

唐宋斗栱设计研究

王强,张金威

摘要:文章以唐宋时期遗存建筑中斗栱为研究对象,运用设计学、建筑学、力学等研究方法,依据其形态结构比例的演变,探究唐宋斗栱在平衡性承载力与建筑空间等方面的发展与演进分析起居方式的改变文化与风俗的变迁模数理念的形成及建筑空间的扩大等方面对斗栱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设计艺术;建筑艺术;唐宋斗栱;结构;材份;模数理念;文化影响;风俗

宋《营造法式》( 下文均称《法式》) 称斗栱为铺作,并按所处位置将其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三者共同构成了建筑的铺作层。梁思成将斗栱定义为: “为减少剪应力,故遂有一种过渡部分之施用,以许多斗形木块,与肘形曲木,层层垫托,向外伸张,在梁下可以增加梁身在同一净跨的荷载力,在檐下可以使出檐加远”。斗形木块是栌斗、齐心斗、交互斗、散斗的统称; 肘形曲木是华栱、昂、泥道栱、慢栱、瓜子栱、令栱、耍头、衬方头的统称斗、栱、 昂、耍头、衬方头等是构成斗栱形态的基本构件

图1  斗栱主要构件示意图

图片

如图1所示,华栱与昂逐层出跳,其上加令栱、瓜子栱或泥道栱组成计心造,再加慢栱组成重栱计心造,仅华栱出跳不加横栱为偷心造; 柱头上加栌斗,栱与昂上加齐心斗、交互斗、散斗; 内跳华栱或明乳栿斜切做华头子; 耍头、衬方头联系并垫托散斗、令栱与橑檐枋;再由昂栓穿插斗栱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汉代的斗栱已初具形态,是斗栱的成型期; 第二阶段为唐宋时期,是斗栱的发展期,模数理念出现; 第三阶段为明清时期,是斗栱的成熟期,也是斗栱功能由承重逐渐转向装饰的演变期。在斗栱的发展演变历程中,唐宋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逐渐形成对斗栱制作过程的规范化。唐代斗栱形态较大,粗犷雄伟,结构上逐渐凸显对承载力与稳定性的要求,呈现合理的力学关系,初步定制斗栱各构件的形态、结构、所处位置等信息,形成规范。宋代斗栱形态渐小,并在唐代斗栱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了斗栱的模数体系,改进了以往建筑中斗栱的结构缺陷,形成制度。

唐宋斗栱的发展与演进

唐宋时期,由于体量较大的宫殿、寺庙等建筑形式大量出现,简单的一斗三升、把头绞项作等斗栱形式,已无法满足建筑出檐、面阔与进深逐渐加大的需求。因此,斗栱开始四方出跳,形成倒锥形,并逐渐发展华栱与昂为承重构件,令栱、瓜子栱等横栱为平衡构件,斗为垫托构件,形成纵向逐层出跳,横向层层垫托的基本形态。其演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心造与补间铺作横向稳定性的不断增强; 二是华栱与昂抗压与抗弯能力的逐渐提升; 三是斗栱平均每铺高度( 下文简称单铺高) 的持续缩小。在中国、日本及韩国等地还遗存有少量的唐宋时期的建筑,本文以其等级较高的殿堂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演进规律( 见表 1) 。

表1  唐宋时期殿堂建筑中斗栱构件简表

图片

一)计心造与补间铺作横向稳定性的增强——枋的逐层施加

1.计心造偏心力的减弱———枋与横栱的逐跳使用

唐宋时期建筑开间的差异导致枋两侧所受负荷不一致,引起斗栱的偏心受力,造成其出平面变形与错位。为解决这一问题,将柱头枋、罗汉枋于斗栱之上逐层施加,并在枋下广施重栱计心造。如图2所示,简化受力模型,将枋两侧所受压力组成合力 F,力作用点与斗栱中线距离为 d; 斗作用于枋上的力由 F所在的直线分为两部分,分别为 F1、F2。《法式》以分°为基本计量单位,通过各栱长与斗斜杀尺度计算得: 偷心造使用散斗长 16 分°,计心造使用泥道栱加两斗长 66 分°,重栱计心造使用慢栱加两斗长 96分°[2]( p. 77-78) 。偷心造时,F1、F2 比值可表示为 F1 /F2= ( 8 - d) /( 8 + d) ,d 的取值范围是 0 < d < 48 分°,计心造、重栱计心造相应的比值分别将上述公式中 8替换为 33 与 48。由计算可得,使用偷心造、计心造及重栱计心造时,F1 与 F2 的差距逐渐变小,减少 F两侧斗的压力差; 力作用点的变动范围逐渐扩大,增加偏心力的可控制范围; F 由三组斗平均分散,减弱斗栱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由此,这种偏心力被计心造减弱,保障了斗栱与枋的稳定性。

图2  偷心造、计心造受力分析图

图片

2.补间铺作负荷的分散———枋的逐间相连

补间铺作的作用是辅助柱头铺作,分散负荷并维持平衡。表 1 显示,招提寺金堂补间使用的斗栱采用心柱上架单斗的形式。此后的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与应县木塔均采用完整形态的斗栱,但比柱头铺作减一跳,未承托橑檐枋。《法式》规定: “当心间需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及梢间各用一朵,其铺作分布令远近皆匀”。并说明,具体分布可根据间广进深的不同逐间使用双铺作,并通过层层加枋密集相连。此后,隆兴寺转轮藏阁及晋祠圣母殿等建筑的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同大,共同承托橑檐枋。不难看出,补间铺作的密度与形态逐渐加大。同计心造原理,斗栱横栱方向的承载力得到加强,保障枋的平衡并减轻柱头铺作的负担。

(二)华栱与昂抗压与抗弯能力的提升———乳栿的紧密垫托

1.昂承载力的加强———草乳栿的压槽垫昂

由表1可知,法隆寺金堂与招提寺金堂由昂通过蜀柱、枋直接受力,增加昂的负担。建于晚唐的佛光寺大殿( 图3) ,在檐柱与金柱之间增加了草乳栿,使昂尾直接压于其下。其对昂承载力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方面是缩短昂长,图3显示,昂长仅达到 L1 的长度即可,省去 L2 的长度,从而提升昂的抗弯能力。至宋代,梢间进深由佛光寺大殿的 222 分°增加到 250-300 分° 。如果使用法隆寺金堂与招提寺金堂做法,进深加大会使 L2 长度过分增大,造成弯矩变大。

另一方面,草乳栿压槽垫昂利于分散昂尾压力,《法式》规定: “造蜀柱之制……径殿堂一材半( 22.5分°) ,余屋量栿厚加减”。若使用法隆寺金堂与招提寺金堂做法,蜀柱与昂的接触面至多不过 22.5 分°。如图3所示,设草乳栿与昂尾接触面长度为S,《法式》规定昂使用单材,即厚 H 为 15 分°,角度可根据举架的需要进行调整,但“证之唐、宋、辽、金一些实例,下昂的角度大致在 20°到 25°左右”。若不考虑榫卯咬合等因素的影响,接触面长 S=H / sin( 20°θ25°) ,算得 S 35.5-43.9 °由此,增大接触面并缩短昂长,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引起的损坏,增强昂的承载力

图3  佛光寺大殿草乳栿与昂的受力分析图

图片

2.华栱与昂传力的稳定———明乳栿的垫斗托昂

《法式》规定明乳栿“若四铺作五铺作广两材一栔 ( 36 分°) …… 六 铺 作 以 上 广 两 材 两 栔 ( 42分°) ”[2]( p. 96) 。截面高度比多数遗存建筑稍大,不难看出,《法式》加大了明乳栿的截面高度,将明乳栿斜切安于昂下并托于第二跳华栱之上。其对斗栱传力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方面增强内外槽斗栱的整体性,表1显示,佛光寺大殿的内外槽斗栱由三层构件连接,第一层是两头做华栱出跳的明乳栿,第二层是伸长的内外槽华栱,第三层是延伸至昂身的枋子。应县木塔使用两层,即明乳栿与伸长的内槽华栱。《法式》仅使用一层,即截面加大的明乳栿。繁复的连接构件逐渐被明乳栿取代,增强刚度并稳定传力。

 图4  《法式》斗栱样式昂、华栱与明乳栿的受力分析图

图片

另一方面,明乳栿的垫斗托昂利于提高华栱与昂抗压能力,其一分散昂身受力,如图4 所示,设接触面长为 S',明乳栿高度 H'为 42 分°,由 S'= H'/ sin( 20°≤θ≤25°) 求得 S'大致为 99. 3 - 122. 8 分°; 佛光寺大殿的明乳栿以斗托昂,S'仅为 16. 9 - 17. 5 分°。其二减弱华栱的偏心受力,使明乳栿与第二跳华栱接触面长L'为 132 分°( 华栱长 72 分°,每跳长 30 分°) ; 佛光寺大殿为第一跳华栱托明乳栿,即 L'为 72 分°。不难看出,《法式》的做法加大了明乳栿与华栱、昂的接触面,加之内外槽整体性的提升,减弱偏心力的影响,增强稳定性。

3. 单铺高度的缩小———檐柱的逐渐加大

檐柱加大改变了斗栱接触点的强度,提升了柱与斗栱整体的承载力,但也改变了斗栱的结构地位。为探明唐宋斗栱体量上的改变,本文选择建筑等级高于厅堂的外檐柱头铺作进行研究。为排除建筑等级与不同跳数的影响,将单位换算为分°,并将斗栱高比上铺数得出斗栱的单铺高。将单铺高与柱高相比,可得出两者的比例关系,反映建筑中斗栱比例的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将单铺高与这一比值整理为线性分布图,如图5、图6所示。

表 2   唐宋建筑中的柱、斗栱相关参数汇总表

( 参照《〈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实测附表)

图片

图5  唐宋斗栱单铺高度演变图

图片

图5显示,唐宋斗栱单铺高的材份演进并无规律,且数值变动较小。这与宋代建筑以《法式》为纲相关,使斗栱的尺度禁锢在一定范围之内。由图6可知,从中晚唐时期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至宋初的独乐寺观音阁,发现单铺高与柱高的比值较大,表明斗栱与其他承重构件相比,体量相对较大。至北宋中期建筑的单铺高与柱高比值明显下降,不难看出,斗栱在建筑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削弱其承载力,使斗栱逐渐由承载功能向装饰功能演变。

图6  唐宋斗栱单铺高与柱高比值演变图

图片

促进唐宋时期斗栱演进的相关因素分析

斗栱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其演变与柱、梁( 明乳栿与草乳栿) 、枋等部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唐宋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文化与风俗等方面的变迁,提升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加之营造技术的提高,使柱、梁、枋等构件有了较大的转变,促使斗栱结构的适应性转变。

(一)建筑空间的扩大———起居方式、文化与风俗的变迁

本文提及的建筑空间为实际利用空间,具体体现为相邻四柱的维合空间。建筑空间的扩大一方面表现为建筑体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柱的使用大量减少,形成更多的利用空间。

1.人们对于空间认知的改变———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

五代以后,人们起居逐渐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使这一时期的家具尺度逐渐升高,并呈现成套的、系列化的发展态势,家具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至宋代,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完全普及,“高大家具广泛运用,建筑空间也随之升高”。此外,受这种起居方式影响的建筑形式不断丰富,住宅、宫殿、寺庙等建筑空间全面增大。为满足人们对于空间变化的需求,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斗栱与建筑体都产生了相应的演变,其功能逐渐得到加强,承载力与结构稳定性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2. 空间需求的增大———文化融合与风俗变迁的影响

文化融合与社会风俗变迁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空间的改变。以佛寺建筑为例,佛教传入之始,佛寺建筑效仿天竺,一般以佛塔为中心,四周为方形庭院,但由于佛塔空间较小,人们只能于塔外进行佛教活动。魏晋南北朝以后,塔外的活动多有不便,佛寺建筑逐渐以佛殿为中心,佛教活动大多在室内进行。至唐代,佛殿建筑已大量出现,成为佛寺院的主体。五代十国后,“佛教与上层的政治关系进一步疏离,中国化的佛教开始比较实际地向民间发展,并逐步与儒家融合”,因而受众更加广泛,加之唐中期逐渐兴起的供奉高大佛像的风俗,使这一时期建筑逐渐向多层发展。由此,佛寺院的中心建筑由佛塔演进为佛殿,再由殿到阁,呈现空间增大的趋势,促使建筑承重构件承载力与稳定性的逐渐增强。

(二)营造技术的提升———模数理念的形成

1. 各构件间高精度穿插的实现———尺度的标准化

《法式》规定一材为15 分°,一栔为6分°,并以材栔分°为单位,规范建筑构件的材份定制、拼合安装等制作环节,从而简化尺度计量,为许多高精度营造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由此,“对部件的全面分类和标准化,从简单的斗栱到院落,加之尺寸和等级的统一规制,使得营造成为一种理性的活动”。

表3  《法式》中栱的尺寸与开栱口方式示意简表

图片

汉魏时期广泛使用的一斗三升、一斗双升等斗栱形式,结构相对简单,对榫卯咬合的精度要求较低,模数理念未完全形成。此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模数理念已渐趋成熟,宋代更是其发展的成熟与转型期”。这为建筑与斗栱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技术前提,表3显示,《法式》运用模数理念,详细规定了斗栱各构件榫头与卯口的位置、尺寸等信息。以泥道栱与华栱为例,泥道栱的上开口长 8 分°,深 10 分°; 华栱总厚为 10 分°,两边子荫厚共 2 分°,得其下榫头厚为 8 分°,高为 10 分°。可见,泥道栱的上开口与华栱的下榫头完全契合,华栱下开口留有栌斗隔口包耳的厚度,并于两边各余2分°空隙,为木材的收缩留有余地。由此,简化斗栱各构件的制作与安装过程,便于构件间的相互穿插与咬合。

2.木材大小限制的减弱———大构件拼合技术的完善

对尺度的标准化,省去了以往制作过程中的繁琐环节,推进了精度要求较高的大构件拼合技术的形成。图7是《法式》中记载的关于两段合柱的制作方法,通过定制,契合各个榫头与卯口的尺度,插暗鼓卯于暗鼓卯孔并上移至卡槽,接着插入儧楔以固定暗鼓卯,然后合柱,对齐后,于两段柱的合缝处安明鼓卯固定,从内到外将柱合实。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建筑中斗栱与柱梁枋等构件,减弱了木材截面大小与长度的不足对建筑部件承载力的影响,为空间的不断加大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7  《法式》中两段合柱示意图

图片

(三) 承重构件的协调演进———建筑体量的增大

1.斗栱与柱梁枋垫托方式的改变———柱梁枋尺度的加大

唐宋时期,建筑中柱梁枋等承重构件的尺度逐渐加大,以柱的尺度为例,为避免建筑等级与所用材等对数据的准确度产生影响,本文将单位换算为分°。如图 8、9 所示,由唐到宋柱的直径与高度逐渐增大。另据《法式》记载: “凡用柱之制,若殿间即径两材两栔( 42 分°) 至三材( 45 分°) ; 若厅堂即径两材一栔( 36 分°) ……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柱径比图 8 中佛殿略大,柱高则随唐宋时期建筑举势的逐渐升高而不断增大,可见《法式》加大了柱的尺度。

图8  唐宋建筑柱径演变图

图片

图9  唐宋建筑柱高演变图

图片

斗栱以柱为基,随梁而立,托枋以定,形成相互穿插,协调承重的状态,故柱梁枋等构件的尺度变化,影响了斗栱与它们之间的垫托方式。为增强建筑承载力,将柱的尺度增大,加大斗栱底基的强度; 为稳定建筑进深,将明乳栿的截面扩大,并逐渐代替内跳华栱出跳,承托昂身; 为增强建筑内外槽联系,使草乳栿垫压昂尾,通过昂的杠杆作用,以屋架重量平衡从橑檐枋传下的力; 为稳定建筑横向受力,将枋的密度加大,承托枋的栱也随之出现。

2.斗栱向装饰功能演变的开端———斗栱比例缩小

柱梁枋结构的增大,为建筑提供了更稳定的承载系统,逐渐削弱了斗栱承托出檐与架梁托枋的功能,斗栱比例也随之不断缩小。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依靠巨大的斗栱铺作层增大室内空间的作法,也就逐渐变得不是那么十分必要了”。宋以后,斗栱尺度渐小,排布密集,逐渐失去其承载功能。不难看出,唐宋时期营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建筑空间的逐渐增大,成为这一现象的诱因。

结语

斗栱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其演变与柱、梁( 明乳栿与草乳栿) 、枋等部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唐宋时期人们的起居方式、文化与风俗等方面的变迁,提升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加之营造技术的提高,使柱、梁、枋等构件有了较大的转变,促使斗栱结构的适应性转变。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王强、张金威《唐宋斗栱设计研究》,艺术百家 ,2015年第 2 期,2015年3月15日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