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使者王褒谨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豁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廉平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可以为伦。归来翔兮,何事南荒。《碧鸡颂》 要想了解大姚,先从一个神话故事开始…… 据当地传说,"金马和碧鸡"的发源地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早在汉宣帝年间,一个声震朝野的民间神话,神乎其神从蜻蛉河畔飞出:在蜻蛉县城(今大姚县城)的东方,有一座云遮雾绕、缥缈如仙山琼岛的禺同山。每当云开雾散,晴空丽日的时候,青翠山色直插蓝天白云间的禺同山上,人们往往能看到光彩夺目的金马一匹、碧鸡一只,它们在山中自由自在地徜徉。大姚人认为,金马碧鸡的诞生地,并非昆明滇池周围的金马山碧鸡山,而是滇中腹地蜻蛉河畔的禺同山。古时的禺同山就在如今的三潭瀑布大峡谷一带。 大姚的"金马碧鸡"是如何飞到昆明的?据汉代史学家班固所编著的《汉书·邦祀志》中有确凿文字为证:"或言益州(今大姚)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谴议谏大夫王褒奉使持节而求之"。另据楚雄当地专家考证:北魏时期,金马碧鸡的传说日趋完善,《水经注·淹水》里说:"东南至蜻蛉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倏忽,民多见之。"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桩钦差事务:汉宣帝派出王褒持节而往,招"金马碧鸡"回朝复命。后来,西蜀的王褒写下《碧鸡颂》(又名《移金马碧鸡文》),成了他的绝笔。 昆明人普遍认为,城西的碧鸡山,古代日出时有碧鸡起落,因而得名;滇池有神马金马浮出,飞落昆明东边的金马山隐没,所以昆明东山叫金马山。传说终归是传说,如今矗立在金碧路中段的"金马碧鸡牌坊" 俨然成为极具昆明特色的地标建筑! 为一睹这块神奇土地的真容,清晨我们驱车从县城向北行驶24公里,首先抵达大姚之行第一站——三潭瀑布大峡谷。 三潭瀑布又名双沟瀑布,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镇,为古代大姚八景之一,三潭瀑布总落差为220.28米,也是闻名遐迩的西南第一高瀑布。 三潭瀑布群分布于蜻蛉河峡谷,千米之外可闻其水声,气势磅礴,涛声震天,令人惊心动魄。瀑布之水如三道白练挂于山间,滚珠碎玉落深潭,如佩带,似珠帘,"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在不足4公里长的蜻蛉河道内共有大小33级瀑布,第一级高19米、第二级高121米、第三级高82米。二潭、三潭终日水球飞舞,薄雾笼罩,丝雨绵绵。三级瀑布浑然一体,河水沿断面飞流而下,势若千钧,形成3个深潭,"三潭"由此而得名。 三潭瀑布为西南第一高瀑,瀑布流经的江底河大峡谷,高低落差500余米,以江底河大峡谷为背景的江底河造山运动在中国地质史上赫赫有名。景区不但瀑布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作为金马碧鸡初现地、火把节发祥地、南方丝绸之路途经地、以及诸葛孔明南征故地,包容了厚重的民族文化:金马碧鸡、紫丘老爷、三潭飞钟、孔明叫枕以及老银洞与金马的传说生动传神。 1941年,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龙云在视察蜻蛉河水患时恋于三潭美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写下了《双沟赏飞泉》一直流传至今。诗曰: 有山无水亦难游,有水无山景不幽; 万丈石岩皆江底,千丈瀑布是双沟。 红花绿树烟长起,白日青天雨不收; 信步初来可忍去,仙钟不老水长流。 遥追司马留楚汉,激下波公是好天。 走过的岁月 在瀑声盈耳的回荡中,我们离开三潭瀑布,继续沿省道217线驱车向东南行驶58公里,穿过大姚县城后来到具有"滇国盐都,祭孔圣地"之称的石羊古镇。 晒盐棚 石羊又名"白井",古为"盐丰县城",追溯历史渊源始于汉。唐初置泸南县,后更名为盐泉县;清康熙45年改名为直隶提举司,仍属姚州统辖,直至清末;民国元年(1912年),始设盐丰县;1958年,盐丰县区域合并入大姚县,今为大姚县下辖设镇。 晒盐棚 古镇方圆不过十里,距大姚县城34公里,处于楚雄、大理、攀枝花三座城市之间。石羊历史上因盐而兴,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凿井开采、生产食盐,是云南主要的盐产地之一。明末清初是石羊制盐的鼎盛时期,手工作坊年产盐已达九百多万斤,供应附近二十多个县百万人口的食用。南疆数省,边陲邻国,均以能享洁白如雪的白井盐为荣。 石羊古乐演奏 古法制盐工具——鸡窝灶和筒子锅 从西汉时期开采至今的庆丰盐井 石羊孔庙内有现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而闻名于世。如今的石羊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镇,集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名镇。 香河水弯弯曲曲地穿过整个石羊古镇,原有桥梁30余座,其中风雨桥就有21座,现保存完好的只有圣泉桥(又名清水桥)和义学桥。尽管经历了较多的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但仍保留下来了许多悠久的历史遗存,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石羊孔庙 孔庙里供奉的孔子铜像是整个石羊古镇的灵魂。石羊孔庙又称石羊文庙,位于象岭山脚,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万历37年(公元1609年)重建,以大殿为主体,另有朱子阁、诵经阁、乡贤祠、月拱桥、大理石壁画、石刻等。 孔庙大成殿上有乾隆、康熙等历代皇帝、名人所题的"万世师表"、"与天共参"、"圣集大成"等九块匾额,红底金字,光彩夺目。 建造古雅精密,整个寺庙层顶均用黄、红、绿三种琉璃覆盖。庙内的孔子铜坐像,铸于康熙年代,历经9年完工,高2.3米,净重2.5吨,是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体积最大的孔子铜像。 "封氏节井"石刻浮雕 庙内还保存有"封氏节井"大型石刻浮雕,记录着古镇兴盛繁荣的历史,是明清时期石羊历史的一个缩影,被外界誉为石羊的《清明上河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