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孙吴

 cat1208 2021-11-25

东吴可能一统天下吗?

孙吴政权没有可能是一统天下,是显而易见的事。

第一不可逾越的障碍,是天命。

曹魏政权可以宣称,自己的天子之位,是汉朝皇帝禅让给自己的。所谓五德终始,汉的火德尽了,火生土,接下来自然是魏的土德,“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不是早就流传多年了吗?

蜀汉政权可以宣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曹家就是奸臣,原来的皇帝遇害了,我们家备备是汉室宗亲,也就当仁不让勇挑重担,要把皇帝当起来了。

孙权什么像样的理由也找不到。所以曹丕公元220年称帝,刘备紧接着公元221年称帝,孙权扭捏到229年,才终于坐不住了,也称帝。

孙权曾经向曹操称过臣,这倒也还罢了,毕竟曹操的人生终点,还是汉丞相,孙权可以声称自己不过是守着汉臣的节操,称臣于曹操代表的汉献帝罢了;问题是接下来孙权为了对抗刘备,也曾向曹丕称臣,这就怎么都解释不过去了。

称帝后,曹魏和蜀汉一直在吵,认为自己是正统。东吴政权根本插不上嘴,勉强发明了一个理论,叫“三国同霸”,就是说三家都没能一统天下,只算霸主水平,谁也不是正统,简直像来搅局的。

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民间舆论,会争论帝魏寇蜀还是尊刘贬曹,反正没有东吴什么事。

第二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是地利。

所谓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中国古代南北对峙的棋局上,有几个特别关键的点。

长江中游的关键在襄阳。襄阳城是所谓天下之腰膂,北方政权要扫平江南,首先要取襄阳,南方政权要北伐中原,也要取襄阳。南北交兵,襄阳势在必争。

如果关羽能拿下襄阳,那么孙刘联盟想击败曹魏,就还有一线希望,但这一线希望大概也不会是属于孙权的。所以东吴选择了背刺关羽,这下成功让刘备和自己都没有希望了。

曹操死后,孙权觉得可以捞一把北上偷袭了襄阳,这支偷袭的部队转眼又被曹仁、徐晃击溃。于是曹丕作势南征,孙权又赶紧“遣使奉献”。总之,夺取襄阳,对东吴来说从来都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标。

长江下游的关键点,则是合肥。

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要保证建业的安全,则要守住建业东边和南边的长江渡口,这一点孙权做到了,所以地图上会看见东吴在建业附近的长江西面和北面,都有东吴的领土。别看这层疆域只好像薄薄一层奶油,却是防御北军南征的关键所在。

图片

但要向北进取,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拿下合肥,才可以进一步开拓。

但是合肥的曹魏守军,如一道铁闸,他们简直视孙吴军队为送上门的经验包。孙权在合肥城下,打出了十一战一胜十负的战绩,后继者就更不必提了。

第三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是人和。

孙吴政权从一开始就不得人心。

孙坚孤微发迹,是江东大族瞧不起的,其粗暴凶残的行事作风,更为人所不齿。孙策带着淮泗军人渡江,诛戮英豪大开杀戒,江东士族对他只有恐惧,就是看待无法抵抗的外来入侵者的态度。孙权当然很大程度上修复了和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但这些士族也只愿意支持孙权做一个割据一方的统治者。

江东大族都有自己的军队,外人很难染指。要他们保卫家园,挫败入侵者,积极性是很高的,所以东吴的防御战争战绩相当亮眼;至于赔上自己的家底,为你去争夺天下,他们是没兴致的。

换句话说,周瑜、鲁肃做都督的时代,淮泗军人对支持孙权进取天下这件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吕蒙开始,进取心就衰减了,等江东士族成为孙吴政权的文武官员的主体后,就力不足心更不足了。

孙权去世后,这个脆弱的政权内部一系列残酷的倾轧屠杀,世家大族们就连支持这个割据政权的心思也淡了。最后晋灭吴的时候,孙皓实际上是被士族抛弃了,他们并没有为孙吴陪葬,而是改换门庭,继续为新政权服务。

陆逊的孙子陆机,虽然也做了司马家的官,但能在公开场合能为孙吴政权说两句话。当时评论吴郡四大姓,有所谓“顾忠、陆厚、朱武、张文”之说,这就算不辜负厚道之名了。

魏晋史料中的东吴形象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为一个蜀人,在西晋时代写三国历史,立场很微妙。

西晋政权是承袭曹魏而来的,所以尊曹魏是正统,这是必须的。

但作为一个蜀人,内心偏袒刘备,也是事实。

至于东吴该怎么定位,陈寿则表示就那样吧。

所以写曹操的那篇,叫《武帝纪》,凸显曹魏的正统地位;写刘备的那篇,叫《先主传》,这个题目,仿佛寄托了无限倾慕哀思,“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行文时陈寿也不忘称刘备为先主;写孙权那篇,是很客观冷漠的《吴主传》,“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正文就直呼其名了。

等到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他搜集的各种史料,立场就比较复杂了。

蜀汉的史料最少,可说基本退出了话语权竞争。

曹魏统治区域留下的资料最多,立场却比较复杂:有赞美曹操的,多半因而也会连带给曹操最重要的对手刘备好评;也有因为讨厌曹操而格外赞美刘备的;但基本是不太关注孙权的。

东吴方面的资料倒是也不少。因为东吴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国史的,也就是韦昭的《吴书》,这书是陈寿写《三国志》的重要依据,实际上陈寿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这书里对东吴比较有利的材料给删掉。另外还有胡冲的《吴历》,张勃的《吴录》等等,也是站在东吴立场上写作的。

大文豪陆机也曾经打算写一部《吴书》,因为他对陈寿为自己爷爷陆逊所作的传记,十分不满,认为“多不尽理”。可惜陆机这书也不知道到底有没写出来,反正后人没有见到。

事实上,对东吴形象最有利的著作,出自一个山东人之手。

这个人叫虞溥,高平昌邑人(今山东巨野南),小时候跟着任偏将军的父亲生活在陇西,按说此人和东吴应该没什么关系,也很难获悉什么内幕细节。但他曾任鄱阳令,任上搜集了不少东吴地方的传说,写成了一部《江表传》。

而正是这部书,提供了最美好的孙吴政权的形象。除了不敢承认孙坚发现了传国玉玺之外(这事当时政治上太不正确),同一件事几种不同的史料都提到了,把东吴人物描述得最光彩照人的,几乎一定是《江表传》。

而且《江表传》写得特别有文学风味,现场感极强。以赤壁之战为例,它提供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细节。

因为曹魏方面的材料多半会说,在赤壁,曹操是被刘备打败的,所以要突出周瑜的功绩,就必须丑化刘备。《江表传》的描写,把刘备塑造得胆怯猥琐,周瑜塑造得豪气干云,真是形成鲜明的对照。至于黄盖给曹操的诈降书是怎么写的,黄盖的船怎样伪装,装了什么引火材料……这些细节,也都是《江表传》独家提供。

《三国志》表扬周瑜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但最后说了一句“惟与程普不睦”,言下似乎是最后两人也没和好。这个判断还有个证据是,后来吕蒙拒绝孙皎一起带兵时,对孙权说了这么一番话:

“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可见周瑜和程普两人不和,是引起严重后果的。 

但到了《江表传》里,就只强调周瑜魅力无穷,让程普又敬服又亲重,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样的话了。

不管可信度如何,《江表传》的文学性远远超过其他史料,所以后世影响很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如此类的千古名句,都是把赤壁战果,归功于周瑜的。而若有人要论证《三国演义》丑化了东吴,也一定格外重视《江表传》的叙事。

最大的东吴黑是谁?

其实,元代的话本和杂剧里,才真是对东吴抹黑无极限。

如关东群雄讨伐董卓,这事按照史实,只有孙坚功劳最大,刘备充其量算凑热闹的。但民间文艺偏爱刘备是传统,民间艺人态度很明确:我们对孙坚的英雄业绩没兴趣,既然这是一段没有刘备的历史,那我们就创造一段以刘备为中心的传奇。孙坚这个名字我们也记下来,会根据剧情需要来安排使用。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写过一出《虎牢关三战吕布》,这完全是一个架空的故事:吕布率领八健将威镇在虎牢关下,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前来挑战。吕布神勇无敌,日不移影,打败了十七路诸侯,只剩下一个孙坚,还没有和吕布交战。

和历史相反,戏里孙坚是个活宝:

我做将军世稀有,无人与我做敌手,听得临阵肚里疼,吃上几钟热烧酒。某长沙太守孙坚是也,自幼而读了本百家姓,长而念了几句千字文,为某能骑疥狗,善拽软弓、射又不远,则赖顶风对南墙、箭箭不空。虽然我为大将,全无寸箭之功。

孙坚派担任随军参谋的曹操去青州督运粮食,曹操途经平原县,发现这里庄稼长得特别好,这自然是地方官治理有方。一想,平原县令不是大破黄巾的刘备嘛,就去搬请刘备出山。

于是刘关张兄弟三人带着曹操的介绍信出发了,曹操要押粮,落在后面。

接下来,进入了孙坚耍宝时间。孙坚瞧不起三人地位卑微,张飞发怒,打骂了孙坚的卒子,被孙坚罚在营门外打躬。这时孙坚听说吕布挑战,吓得拉肚子,张飞扮医生给他看病,狠狠挖苦了他一通,孙坚发怒要斩张飞,刚巧这时曹操赶到,对孙坚说你就带他们见一阵吧。

孙坚面对吕布的那段,大玩伦理哏,演出现场一定效果绝佳:

(净孙坚领卒子上,云)某孙坚是也。大小三军,摆开阵势,依着我,先摆个胡同阵。

(卒子云)元帅,怎么叫做胡同阵?

(孙坚云)把这马军摆在一边,把步军摆在一边,中间里留一条大路,我若输了好跑。摆开阵势,尘土起处,吕布敢待来也。

(吕布领卒子上,云)某乃吕布是也。领着本部下人马,与孙坚相持厮杀,走一遭去。大小三军,摆开阵势,兀那尘土起处,敢是孙坚来了也。

(孙坚云)你来者何人?

(吕布云)你听者:吕奉先是你的爹爹。

(孙坚应科,云)哦!风大,听不见。

(吕布云)我是你爹爹。

(孙坚云)哦!风大,听不见。

(吕布云)吕布是你爹爹。

(孙坚云)哦!你怎生是我爹爹?

(吕布云)你来者何人?

(卒子云)元帅,他骂阵哩。你还他大着些。

(孙坚云)某乃长沙太守孙坚,是你孙子哩。

(卒子云)你怎么不做大,怎么与他做孙子?

(孙坚云)你那里知道,常赢了便好,若输了呵,拿住要杀,他便饶了,道:“是我孙子哩!”

(卒子云)他也杀了。

(做调阵子科)

(孙坚云)我近不的他,走了罢,走、走、走!(下)

(吕布云)孙坚走了也。这厮合死,不往本阵中去,他落荒的走了也。有你走处,有我赶处,走到天涯,赶到海角,不问那里赶将去。(下)

(孙坚上,云)走、走、走!被吕布杀的我魂灵儿也无了。近不的他,兀的一所密林,我入的这密林来,一棵枯树,我脱下这衣甲头盔来,拴在这树上,按孙武子兵书曰:是脱壳金蝉计。吕布赶将来,则道是我,搠上一戟,寸铁入木,九牛难拔,投到他拔出戟来,我走过芦沟桥去也。(下)

等孙坚洋相出尽了,终于轮到刘关张发威,一举击败了吕布。

反而是《三国演义》里,孙坚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孙坚的功劳,只有斩华雄让给了关羽,——但斩华雄在史书上就是一句话,那么精彩的温酒斩华雄故事,都是小说家原创的,所以也不能说关羽占了孙坚太大便宜。别的如孙坚是讨董大军的先锋,孙坚的军队率先攻入洛阳,这些主要功绩,统统都还给了孙坚。

但民间那个猥琐版孙坚写得那么精彩,浪费掉也可惜,这些屎盆子,就都扣到袁术的头上了。各方面的素材,《三国演义》倒是一点都没浪费。

而历史上孙坚为人的凶暴权诈,《三国演义》完全没表现,道德层面上看,倒毋宁说是美化了孙坚。

再如《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两军师隔江斗智》这样的杂剧,写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率领关羽、张飞去追赶曹操了,周瑜趁机邀请留守赤壁连城的刘备到黄鹤楼赴碧莲会,实际是想加害刘备,结果诸葛亮早有防备,反而将计就计戏耍周瑜的故事。——许是嫌戏耍周瑜的人还不够多,杂剧作者任性地开了时间隧道,让姜维提前加入刘备阵营,把周瑜忽悠得团团转。

《三国演义》仍可说是走了折中路线:宋元人创造的那些糟蹋周瑜的段子,《三国演义》删去了一些把周瑜写得特别蠢的,许多都保留了;而《江表传》里那些明显美化周瑜的内容,《三国演义》一样收录。常见有人要证明“历史上的周瑜不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么气量狭小”,就举周瑜感化程普的例子,其实这个故事明明白白写在《三国演义》四十四回,罗贯中也没隐瞒。

所以,有人认为《演义》里的周瑜是个不能自洽的半截人。其实不太抠细节的话,也不妨认为《演义》里周瑜的形象倒是完整而丰富的:才智不如诸葛(这个真没办法),但也是第一流人物,对本阵营的人物,恢弘有大度,嫉妒诸葛亮,但那是因为他把诸葛亮看作江东的头号敌人,诸葛亮要是能跳槽到江东来,他就很乐见,全不顾虑来个比自己更有才的,自己就得靠边,真是忠心耿耿高风亮节。

所以,《三国演义》写东吴人物,相比后世的历史研究者,认识不够清晰深刻,不少地方没抓住重点,写得距离历史事实比较远,诚然有之。但不像归不像,要说多抹黑贬低,倒也不见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