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考研复试22人0分事件”,三方究竟谁是谁非?

 昵称77865291 2021-11-25

       4月7日“人大考研复试泄题”事件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有20多名考生的复试成绩被计0分,其中有两名初试分数并列第一的415分考生,还有一位400分,七位390分的高分考生。

      根据网传信息,这些考生被取消成绩原因是“被举报泄题”。在考研过程中,一些进了复试考生为了寻找其他研友一起学习便会建立考试交流群。本次这些被取消成绩考生是因为复试当天在群内分享自己的复试题目和经过,最终被群内其他考生截图举报。

一、被取消成绩考生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之心,缺乏对人性的认知,虽违规但值得同情


       愿意分享题目考生大都是热心人,考完试后在复试群讨论复试题目本身实际是在减损自身利益,帮助竞争者,因为群里其他考生完全可能因为提前知晓复试题目进而取得高分导致录取名额被挤占。

      本次事件涉及专业是法律硕士,而法律人本应当更有规则意识。根据网传消息,本次复试前相关考生均有签署《承诺书》,并且在考试前考官也有宣读《复试考场规则》,作为成年人他们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之心,自然也应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

      不过,讨论试题行为虽使得群内考生受益,但群内复试考生受益,无形之中就减损了不在群内考生的利益。该行为虽出于善意,但无规矩则不成方圆,善意的旗号并非违反规则的免责事由。

       但跳出规则之外,这些考生都值得同情。同学们刚出校门或出校门没有多久,对人性之恶及社会复杂没有深刻认知,导致被别人利用规则打了“暗枪”,想想实在是痛心。

       同学们奋斗一年、有的甚至已经奋斗了三年、四年,复试结束以为即将上岸,却因这样一件“小事”而被他人举报,丧失了读研资格。尚未完全步入社会,即被社会毒打一番,有些考生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被完全改变。想想真真不值!不过值也罢,不值也罢,作为一位成年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后续能够沉下心,心态稳定,真正度过这道关卡,以免自己人生轨迹真被改变!

二、举报者做法符合规则,但是否真的合理有待商榷

 

     事件曝出之后,许多人下意识认为举报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举报他人,因为其他考生成绩被取消,举报者复试顺位自然就会提升,本来无法通过复试的举报者就有可能因此而通过复试。但不可排除另外一种可能,便是举报者的真实动机就是认为讨论复试题目的考生违反了规则,影响复试公平性,因此应当受到处罚。对于这种情形,显然不应给予苛责,作为一名未来的法律人,最重要就是对法律、对规则的敬畏。

      就此笔者想起一个著名的案件,“1989年2月,20岁的东德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在试图翻过柏林墙逃往西德时,被一名守墙卫兵射杀,后来柏林墙因东德西德合并在1989年11月9日推倒,克里斯成为了最后一名翻越柏林墙的遇难者。正是因为这个最后一名遇难者的特殊性,射杀克里斯的卫兵受到了审判并且引起了舆论关注。”庭审过程中卫兵的辩护律师辩称这些卫兵仅仅是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但法院最终认定其构成犯罪,审判此案的法官说“不执行命令有罪,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就本次事件而言,维护规则诚然无错,但举报者是否也可“枪口抬高一厘米”。

      若举报者真实目的是想要通过维护规则以谋取自身利益。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在规则层面,举报者行为确实维护了规则,自然无错。在其他层面上,笔者只想到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过的一个词以评价此人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及钱理群对此类人的评价“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我无比鄙视之。

三、人大做法貌似不通人情,但符合规则也符合人性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五条规定“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第九条规定“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人大《复试考场规则》第十四条与第十六条对上述条文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按照上述规定,在群里讨论复试题目确实属于违反复试相关规定,因此人大对这些考生进行取消复试成绩处理符合规则。

      而从人性角度来看,举报人已经向人大反映了其他考生的违纪情况,如相关单位未对这些违纪人员进行处理,那举报者有可能会进一步向上升级举报甚至包括相关单位及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相关人员即便同情这些考生,也必须按照规则办事,依法处理。

      4月9日,人大官方正式回应了本次“考研复试0分事件”,本次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要说本次事件能够带来哪些启示呢?考生后续大概率后面会更加尊重并敬畏规则,对人性复杂及险恶有新的认知,也会记住古人说的“闷声发大财”,所谓“言多必失诚不欺我”。

蔡思斌

2021年4月11日

菜驴杂录:

世界上有两个东西不能直视,

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东野圭吾

蔡思斌,执业逾二十年,锦天城福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排版:林俊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