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充实中成长——“从课文到课程”研修心得体会

 月影如镜 2021-11-25

在充实中成长

又是一个充实的周末,每一次的充电,都让我有心灵的震撼,都有加油干的冲动,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但是让我感受到名师的智慧,让我看到了他们长期以来的勤奋,让我找到了跟名师之间的差距。

“从课文到课程”这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诸向阳老师的教学主张,他所研发的微课程在小语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幸这两天有诸老师的陪伴,我从他的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的资源将为我们的课外阅读提供极大的帮助,对于微课程也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天的清丰县和义路小学的翟美静老师和诸老师同课异构《火烧云》,它正好是我们三年级的一篇课文。两个老师的风格截然不同,漂亮的翟老师紧紧围绕着课后给出的目标进行教学,特别重视词语的积累,让孩子们轻松地抓住了火烧云的特点。诸老师从开场与学生的互动开始,我就被他的语言魅力所吸引,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满智慧,充满幽默感,整个会场笑声不断,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喜欢?他对课文的解读又是一番天地,他没有华丽的新课倒入,直奔主题,通过学习单检查孩子们的预习。特别是对“武”字的教学,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止戈为武”也就会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武”字自然也不会写错了。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诸老师利用课堂让孩子们仿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他并没有把大把的时间放在分析课文上,而是在引读中学生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技巧,从而孩子们写出了让在场老师信服的片段。与此同时,诸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让编辑把三个孩子的片段也编进课文里,可以吗?孩子们各抒己见,诸老师的点拨也让孩子们知道“事不过三”的真正意思,同时又一个写作技巧穿插其中。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孩子们获取了知识,学会了写作技巧,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老师的语文教学素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多么的轻松,这才叫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才叫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第二天同课异构的内容是五年级的略读课文《景阳冈》,由濮阳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刘志华老师和名师诸老师来完成。刘老师采用口语交际的辩论方式来深入了解武松这个人物形象,争辩的话题是“武松是不是完美的人”,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他们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做到有理有据,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诸老师从初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武松,到后来小组合作分别来细读四部分内容,不过诸老师通过跟孩子们的对话,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铺好了路,每一部分所关注的点是不同的:对话、心理、动作以及关键词。每个学习小组就是要把握住这样的基调进行探究,最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对武松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观点。诸老师再一次跟孩子们细细品味这些语言,从而走进武松,走进施耐庵,整个课堂都是那么自然地形成,我不禁感叹:“做诸老师的学生真好!”

诸老师的另外两节课《水调歌头 中秋》和《卜算子 咏梅》把我们带进了诗词盛宴,让我这个对诗词有着恐惧感的人,也爱上了它们,也情不自禁地想背上几首,是诸老师的语文课程,语言魅力,有趣的语文课堂征服了我。

每一节课结束之后,诸老师都会有跟老师们互动的环节,针对同课异构说出自己的疑问,面对老师们的热情,诸老师都会毫不吝啬地倾其所能,耐心地解答。让我对诸老师更是佩服,佩服他的专业精神,佩服他的学识过人。

诸老师的每一个讲座里都拥有大语文的思想。无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还是《传统节日课程思与行》,无论是《师生共读课程》,还是《语文课程研发的六大策略》,都震撼着我的心灵,他对语文教育的挚爱,如醉如痴,他在语文教育的殿堂里,挥洒着自己的人生。他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让人折服。敬佩之余我也在思考:我所带的班级正在进行师生共读,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有荐读课,有猜读单;为了教给孩子们一些读书技巧,我们有导读课,有助读单;为了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效果,我们有分享课,通过闯关选出优胜,与此同时还有个人分享。整本书阅读完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延读单,不知道这算不算共读课程。只是我们的坚持性不够,一时兴起就做,很快就成了泡影,这就是我们跟名师之间的差距。

诸老师的很多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他让我们明白了老师不是神,而是人,学生的差别不是老师决定的,那些难教育的学生是上帝派来考验我们的爱心和耐心的,不要跟自己生气,不要跟自己纠结,自己放过自己,不要跟学生太较劲,要有技巧地管,有技巧地问。同时更让我们懂得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我们应该长期积累,从而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智力挑战。

两天的研修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对于我而言,是真正的开始,我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重新调整自己的师生共读,让孩子们也能够享受我的课堂,就让我成为点亮他们人生明灯的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