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书法书体中,除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还有一个另类的书体,就是宋徽宗的“瘦金体”,该如何归类到书法体系中呢?至今没有人能说清楚,一直被搁置了!后世学习宋徽宗的“瘦金体”的书法也很少,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等等宋之后的书家几乎没有人去学习宋徽宗的“瘦金体”,到底这个书体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 宋徽宗的“瘦金体”是其中一个书体,也是他原创的,被世人称作“铁画银钩”,到底这个书体有没有艺术价值?我觉得不好说。宋徽宗的“瘦金体”与楷书和行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与楷书行书有极大的不同,也不符合楷书行书的写法规范,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宋之后几乎被晾在一边了,为什么没有书家去临摹学习呢?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只是因为他是皇帝,当朝文人墨客吹捧,之后就无人问津了? 我个人认为属于书法的旁门左道,哗众取宠而已。如果真有价值,后人不会不去学习啊,至今也没有发现谁在宋徽宗的“瘦金体”上有建树的,也没有发现任何书法教程以宋徽宗的“瘦金体”为主的,几乎没有!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