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时,靠山屯里,有一个小伙子名叫柱子,柱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母亲为了他不受欺负,一辈子没有改嫁,安安心心的抚养柱子长大。 ![]() 柱子很争气,书读的也很好,在班级里,总是前几名,这让母亲非常的欣慰,一转眼,柱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中学。 听到这个消息,母亲既开心又无奈,开心的是,儿子终于有了出息,无奈的是,自家家境贫寒,读书又要花不少的学费,她一个女人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 不过,这世上总是好人多,村里的人知道柱子要去城里上学了,都纷纷为他高兴,要知道,他们这个小地方,孩子一般读完小学都辍学了,能够出一个读书人,也是不多见的。 于是,在村长的带领下,乡亲们你一点儿我一点儿的,给柱子凑了一些钱出来,并且他们还为柱子申请了贫困补助,可是即使这样东拼西凑,也仅仅凑够了学费,去城里就意味着要住校,柱子家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付住宿费和伙食费。 柱子看到家庭如此困难,便对母亲说道:“娘,你不用担心,从县城到咱们这里一个小时而已,大不了我不住校,起早一点儿,去学校,晚上再回来。” 柱子的母亲看见柱子如此懂事,心里酸酸的,但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 就这样,柱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好一天的饭,便出发去学校了,晚上天都已经黑了,柱子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不管多晚,母亲都会等着他,直至他回到家,母亲才会睡觉。 就这样,初中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初三,为了迎接中考,学校组织初三学生每天多增一节课,这就意味着,柱子每天都要回来的更晚。 这一天晚上,天上下着大雨,柱子由于没有带伞,冒着雨往家里赶,马上就要进村了,经过村口的那座桥的时候,柱子发现有几个人在庄稼地里,不知道干什么。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庄稼是老百姓的命,偷粮食的也不在少数,柱子以为是小偷,便想上前制止,突然,一个人从背后拉住了他。 柱子下意识的转头一看,只见那人头上戴着一顶毡帽,柱子觉得这人非常的熟悉,来不及细想,只见那人拉着柱子就往村里的方向跑,柱子本想反抗,可是那人力气极大,跑了好一会儿,终于进了村子,那人停了下来,柱子低头只顾喘着粗气,稍微平复了一会儿,抬头想要问那人到底是谁?可是那人居然消失了。 这下可把柱子吓坏了,他赶紧往家的方向跑,回到家后,母亲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说,早早的便睡下了。 第二天,柱子发了高烧,整整一个星期才好利索,等柱子病好之后,母亲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母亲对他说:“你爹走的时候你才三岁,你还记不记得你爹长什么样子?” 柱子此时都惊呆了,经过母亲的提醒,他突然想起来,那天晚上见到的那个人,为什么看着如此眼熟?因为他记得父亲就是长这个样子的。 柱子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却对他说道:“就在那天晚上,你回来之后很不对劲儿,不过我也没在意,看见你回屋睡觉了,我也就睡下了,那晚我便梦到了你爹,他说有俩个鬼,想要引你过去,勾你的魂,幸好你爹及时把你拉了回来。” ![]() 母亲顿了顿,又对柱子说道:“你爹告诉我,他这些年一直没有去投胎,就是放心不下我们娘俩,现在看见你也长大成人了,他便安心前去投胎了。” 柱子听母亲这么说,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那天晚上,他看到那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原来是想要害他的性命的鬼,原来一直都是父亲在守护着他们娘俩,此时,柱子泪流满面,他朝着父亲坟墓的方向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