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超声检查不仅能测定肾脏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还能观察肾脏及其周围的各种病变,并且此检查方法无痛苦、无创伤、不受肾功能影响,可重复性强,检查迅速,已成为使用最广泛、最普及的诊断方法之一。 中医传统没有这种检查方法,但是可以对肾脏超声的检查结果结合具体临床表现而进行辨证分析和认识。 1、肾下垂 超声检查肾脏立位与卧位相比活动度超过3cm 时或肾下极低于骼嵴连线,可考虑为肾下垂。肾下垂的肾脏超声为正常肾声像图。 中医根据肾下垂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腰痛""尿血"等范畴。中医学认为病因主要是先天不足、饮食不洁、劳累过度、生育过多、情志不舒等。 关键为肾亏体虚,脾气不升,肝郁气滞,湿热蕴积。常见中气下陷、肾阳亏虚、肾虚寒湿、肝气郁滞等证。 2、多囊肾 多囊肾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有遗传性,往往两肾受累。超声检查肾脏增大,肾内可见多数大小不等无回声区,肾实质回声增强。严重者肾外形不清、肾内看不到正常肾实质回声,呈许多大小不等重叠无回声区。 临床以腰痛、腹块、血尿、高血压等为特征,属中医学"积聚""腰痛""血尿"等范畴,常分为气滞络阻、水湿停聚、痰瘀积聚、正虚邪实等证。 3、肾结石 肾结石主要分布在肾的集合系统内,位于肾盂者居多,肾盏次之。肾结石可以无临床症状,结石发作时可表现为腰腹部疼痛、尿血、排尿困难等,属中医学"腰痛""淋证"等范畴。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素虚,或因久病耗伤肾阳,再加上素食辛热肥甘厚腻,湿热内生,或复感湿热之邪,内传膀胱而致。 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常分为下焦湿热、肝经气滞、瘀血内阻、脾肾两虚、气阴不足等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