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上班级例会中的“家长分享”

 一线教师丁爸 2021-11-25

在之前的班级例会中,都是由我主讲。

每周线上班级例会 | 最新思考

不过,在开学前的第一场例会中,我就跟家长们说了,家长也需要加入分享。

现在学期已经过半,孩子们基本适应学校生活。

是时候,轮到家长来分享了。

其实,我们做线上班级例会,最终的目的,是要在线上建立一所家长学校。

在这所家长学校里里面,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培训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今天的分享家长,是小杜妈妈。

从今天的分享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提炼出三个亮点:

1、提纲先行。

这几乎成了我们例会的一项传统。

简单开场之前,直接一张提纲上来。

大家看了提纲之后,对于今日分享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就像我们老师要上公开课,需要给到现在老师一份极简版本的教案。

每一次的提纲,也帮助我们把一件事情,讲得更加有条理。并且大大降低分享的压力,只要看到提纲,顺下来讲就好了。

2、注重实操。

我们每一次的分享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相当于一节微课时间。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好一个主题。必然有所侧重。

再说,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家长。大家要的是能够马上上手的操作,而不是简单的理论。

在育儿过程中,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就是三观。缺乏的是真实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其实,我在过去这么多分享中,也是秉承这一点。没有理论,只有干货。

大家要的是一个个开脑洞的锦囊,要的是一种思维的冲突:是让自己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做。

今天的分享中,有一点,我就印象深刻。杜妈妈为了融入孩子的社交环境,花了一段时间,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记住了,每当自己孩子说起一件事情,杜妈妈就会说“那个小女孩是不是哪个谁啊,快跟妈妈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下子亲子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

记名字不是老师需要做的事情,原来家长可以这样记住名字。

3、传达理解。

千万不要小看“家长理解老师”这件事情上。

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校状态。

如果说, 老师布置一点任务,家长总在抱怨、说各种麻烦,这会影响孩子的判断,孩子会觉得,反正我爸妈这样认为,我也就无所谓。

有的时候,就是家长的无所谓造就了孩子的无所谓。

老师的工作疏忽在所难免,家长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配合,效果完全不一样。

从杜妈妈的分享中,我看到,是对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老师录制朗读任务,杜妈妈就对孩子说,宝贝,你们老师太厉害了,太有毅力了,每天都在坚持布置朗读任务,还要一个一个听过来。

包括,时不时发我一些孩子在家表现优秀的照片,我在学校进一步表扬孩子,家校就互动起来了、协作起来了。

这样的家校沟通,可以多一点!

我们打算让每一个家长都参与分享。

可能有的家长,就担心,我孩子学习好像也不是很优秀啊,我自己好像也什么好分享的。

我想说,别担心,仔细想想,一定有可以分享的地方。在这么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情是做对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对,是吧。咱们孩子现在好像学习是不在状态,但是咱孩子每天能够练习一样乐器、并且一练好几年,那么坚持的过程就可以分享了。

我们从来不以学习好差来确定分享对象。

写到这里,我就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在原来单位,我负责全校班主任培训,每月我要去邀请一位优秀班主任进行全校主题分享。

一次,我邀请了一位特别优秀的班主任。

在分享之前,我们核对了分享的一些细节,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直到分享前,走上台前,这位老师跟我说,“丁老师啊,我实在没有什么底气啊,你看,昨天我班自习课吵闹,被校长批评了,我都不好意思来分享。”

我刚好说,没关系的。这位老师就上台了,后来听下来,讲得非常好,讲得也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其实,我当时想说的话是:“一个班级偶尔有点状况,很正常,你照样优秀。”

回到,家长分享上来讲:一个孩子有点状况,很正常,你要相信孩子有另一面的优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