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大度与大肚》王礼民

 作家文坛 2021-11-26

     “大度”与“大肚”是语音相同的两个词,虽然在某种情况下意思有重合,而更多的则属于使用于不同的范畴。

  “大度”,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气量宽宏,能容人。”用咱们通常的话说就是“有容人之量”。无疑这应该属于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品质、高贵的情操、良好的修养。而“大肚”,则被通常说成大肚子,《现代汉语词典》也有注释:1,指怀孕;2,指饭量大的人。还专门以括号注明,“用于不严肃的口气。”其实,我以为还应该加上一条:有时形容一个人大腹便便,脑满肠肥。也可以外加括号:含讥讽之意。凡属于“怀孕”的“大肚”都是应该加以保护的,连怀了孕的死刑犯人都是如此。大家是否还曾记得那个以色相放倒40几位男人的三湘第一巨贪、厅级干部蒋艳萍吧,在判处死刑之后,又以色相勾引看守所干警,千方百计使自己怀孕,最终逃过死刑一劫。真是一个无耻的女人。

  作为一个善良的人,即使在不存在动物保护的时期,在春季也是往往不忍心去狩猎的。不仅是“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更有春季是许多动物的受孕高发期。话说清朝的道光皇帝对立太子犹豫不决,便带领众皇子到南苑打猎,试探他们谁的武艺更加高超。最终,箭术最好的奕䜣却一无所获。父皇问之,答说,“春天正是动物繁衍的季节,我不忍射杀它们。”也因此凭借有仁爱之心被立为皇储,最终登上大位。

  至于饭量大,吃得多形成“大肚”,若不注意减肥,可不仅仅是身材体型好不好看、美不美的问题,还很容易诱发诸多疾病,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靠吃出来的“大肚”,最好还是应该把它减回去。

  要说“大度”,最好还是先请大家看几则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晚间宴请各位大臣,突然,一阵风吹来,灯烛俱灭,一下子黑了下来。此刻,他身旁的一位妃子附在他耳边悄悄告诉他说:“有人戏弄臣妃,我已拔去他帽子上的缨子,请快掌灯辨认。”楚王听了,说却:“不要掌灯,今日高兴,我要与大家尽情痛饮,为了尽兴,请所有文武群臣统统拔去帽子上的帽缨,而后再饮。”就这样,那位被拔去帽缨者无复辨认。楚王大度,不仅没有予以治罪,也保全了那位被“绝缨之人的脸面。”后来,一次在战场上楚王兵败,频临被捉的险境,突然,一人飞驰而来,拼命厮杀,救出庄王。庄王问之,乃当年“绝缨之人也”,为了报恩,特来救之。楚王大度,得以回报,捡回了一条性命。

  宋朝大将军韩琦花重金购得一玉盏,一日酒宴,命小吏捧出与众人观瞻,可一不小心被小吏打碎。众人皆惊,小吏更是吓得浑身发抖,跪地以待惩罚。可谁知,韩将军处之泰然,一无所动,随之说:“物用自有时”,“不小心打碎,何罪之有?”如此大度,众人无不叹服。

  说到“大度”,一度攫取了大唐天下的武则天女皇应该算一个。据唐代段成式的《西阳杂俎》记载,“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追随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起草了《讨武曌檄》的战斗檄文,历数武曌过恶、罪状,言辞激烈,毫不留情;蛊惑人心,甚是伤人。

  按说被认为是毒妇的武则天如何能受得了这般刺激。然而,当她读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以及煽动性的话时,只是微微一笑而已,表现得却是那样的平静和宽容。并且自叹道:“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和遗憾。吁嘘!谁说武皇心胸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想必一些男人也不会如此大度。再联想到她为自己死后留下的无字碑,你不能不佩服她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

  “大度”不是古人的专利,也不是所谓大人物的专利,也不是某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专利。“大度”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长幼、老弱、男女;也不分“肚大”与“肚小”。“大度”与“大肚”没有必然联系。“大度”之人未必“肚大”,“大肚”之人也未必就“大度”,心胸的开阔与否不在胖瘦,亦不在肚大肚小。相反,“大肚”者说不定就是“小肚鸡肠”;而肚小之人说不定就可“宰相肚里能撑船”,可通四海达三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度”要靠修养。

  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生一世,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和冲突,但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不能永远耿耿于怀。化解矛盾需要“大度”和宽容,正如鲁迅所说的,“度过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胸怀。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这是佛的教诲。“大度”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只要我们人人都“大度”一点,就会多给社会增添一份光亮和温暖。而自己也必将“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下“圣人”的高贵品质,从而成为毛主席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朋友们,让我们凡事都“大度”一点吧。

  王礼民,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曾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喜欢书法摄影等。有各类体裁的文章及诗词在报刊发表,有些杂文并获奖。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王礼民,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爱好诗词杂文写作,并多有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