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止息妄念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首先要能觉知到内心的活动..就是时刻保持对自我的观察... 现在不是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吗?跟这个东西有点像.. 让自己的心镜实时保持明亮与警觉,对每个妄想、起心动念都能照的一清二楚; 对自己每分每秒的心理变化、内心活动、情绪生灭、意识波动、精神起伏都要能观察到.. 就好比,自己这个肉身是城镇、妄念是过客..而你则是观察者,尽管一言不发,却能细致入微的监控观察... 经过这种观照与觉知训练,时间长了就会熏习成一种习惯,达到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自然升起观察的程度... 看如今大街上摄像头多了,社会上的犯罪现象就明显减少,反而在一些没摄像头的地方就还是会出现犯罪活动... 所以对自己心行的观察也是如此,需要“监控”,慢慢的烦恼妄念、犯戒、造业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有了这种观察心行能力,接下来再归纳去妄存真所需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观照觉知 就是警觉并观察妄念生起,一旦发现妄念,就要立马“觉之即无”,使之不再衍生下去.. 禅宗古德有云: 不怕念头起,只怕觉时迟。 这个觉知的训练,刚开始可以是在坐上,然后逐步要扩展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要能觉; 平常做功夫,一念才生就要觉破,如此让后念都不会有生出来的机会,最后把妄念跟觉念全丢掉... 僧璨禅师《信心铭》云: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真心自性不需要刻意去求取,只需要止息妄想跟知见.. 《楞严经》亦云: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这就是真正的息妄功夫啊! 平常在生活中,就是专注,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对于那些妄想、欲念的诱惑、杂烦恼的念头、过去的创伤、未来的憧憬..都要照破放下,要知道“拒绝”,不要跟着它们走.. 倘若放松警惕、失去了觉照..那就又恢复成迷人了... 第二、休去歇去 《楞严经》云: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把这个光会分别还自以为是的妄想心歇一歇, 不去衡量揣测任何人事物, 不做任何二元对立的计较.. 当然也可以先用空性的智慧观察一下,然后“放下”便是... 这个就是让妄心休歇的功夫... 第三、灭心存境 《坛经》里六祖大师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禅宗古德亦云: 但自无心于万物, 何妨万物常围绕。 不管外境是个啥情况、啥氛围..只要心不动,就不能为害真心.. 只管保持并安住在真心状态,对一切外相不作联想、猜测、想象、牵挂..没了分别执着跟挂碍,一切烦恼跟妄念都无从升起... 第四、灭境存心 观察一切内在、外来的境界都是无常生灭的,缘来则生、缘去则灭..性本空寂、如幻如梦...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观外境幻化不实,一切人事物、内外色尘皆如海市蜃楼般的虚妄存在,唯真心自性孤标独立.. 如此便能随缘于外境,却不着不动于外境..这便是灭境存心止息妄念的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