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羿2021秋季拍卖会已盛大开幕,11月27日下午13点30分举槌拍卖。
北京城再现艺术风云 新冠疫情的来袭,北京城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推迟了秋拍的日程,都集中于11月末举行。我们的老朋友【北京大羿拍卖】也终于携重磅瓷珍于11月20日盛大开幕,11月27日在北京大羿拍卖有限公司正式举槌!这次大拍,北京大羿将推出五大专场,近两百余件精品美瓷,其中,【龙焱】【皇家长物】【绚丽彩瓷】三大品牌专场,将以皇家御珍、高端精品领衔全场! 
LONGYAN 北京大羿2021年秋拍预展现场
《龙焱》专场充分向各位藏家展示了宫廷御窑的富丽堂皇,也会将御窑佳作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依据“量少而精”的原则,“龙焱”专场仅用 15件瓷器,展现了当下市场流行的品类 ,且各有珍罕之处,“真、精、稀”俱备,且来源明确、流传有序,是值得新藏家借鉴的入藏方向。小编要重点为各位介绍一件孤品重器——清乾隆 松石绿地洋彩填金福运齐天御制『古稀说』瓷板。先为各位科普一下,什么是《古稀说》。乾隆七十寿辰之时,工部尚书彭元瑞呈《古稀之九颂》贺表,称乾隆为“古稀天子”,乾隆大悦,亲自撰写《古稀说》,历述秦汉以下帝王寿七十者仅六人,而其功绩又是这六人不可比拟。言下之意,乾隆认为自己是千古帝王中登古稀的最英明的君主,为此他还特意定制了一系列有关“古稀说”的器物。例如:紫檀木边座嵌玉填金字屏风、御制古稀说碧玉册、青玉古稀天子之宝。  在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九日九江关监督穆克登《进单》中可查阅出“(奴才)穆克登跪進:……(交熱河)御製古稀説嵌瓷九屏風成座……”,为目前可查乾隆时期唯一一则瓷质《古稀说》清档记录。这组瓷板来源清晰可靠,流传有序。最初于1942年春现身上海,遂入大古玩商张仲英之手,同年由张氏转让给当时的纺织大王吴昆生。1949年吴氏携之赴港定居,珍藏终身。后于1974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吴氏珍藏专场中现身,为张仲英之子张宗儒购得,秘藏至今。Lot 608 清乾隆 松石绿地洋彩填金福运齐天御制『古稀说』瓷板
尺寸:58.5×25 cm×6 来源: 1. 1940 年代上海“聚珍斋”张仲英旧藏; 2.1942 年 -1972 年香港吴昆生旧藏; 3.1974 年至 21 世纪初张仲英之子收藏 记录:伦敦苏富比,1974 年 11 月 4 日,编号 167 参阅: 1.《故宫经典—故宫玉器图典》,故宫出版社,2013 年,页 190-191,图 152; 2.《故宫经典—故宫屏风图典》,故宫出版社,2015 年,页 76-77,图 27 RMB:3,500,000 - 5,500,000 人民币 瓷板一组六屏,每屏宽25厘米,高近2尺,总长达3米,尺幅恢弘壮观。施以吉翠松石绿釉为地,匀净厚润,色泽雅致,其上以金彩描绘迤逦祥云,遍布全体,犹如皇帝御用笺纸一般,富丽堂皇。祥云之上阴刻《御制古稀说》诗文,并填以金彩,笔法稳健,古拙沉雄,流露出凝练苍朴的金石趣味。全器装饰华丽而不失文雅,金彩诗纹在松石绿釉的衬托下愈显璀璨辉煌,色彩搭配精致,文字布局规整,体例考究,皇家气息浓厚,是一件尊贵的乾隆时期宫廷陈设大器。《御制古稀说》全文共653字,此套瓷板共339字,依其文中内容可知,此套瓷板原为十二屏,现存的六屏,分别为第一、四、五、六、九、十屏。以现存六屏的布局体例可知,制作者非常讲究“顶格”,例如:第三屏以“天”字、“祖”字顶格。第四屏以“上天”二字,第二行“天”字,第四行“天”字,第五行“祖”字顶格等等。《古稀说》全文收录于《清高宗御制文二集》卷之六《说》目中,此书在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亦有收录。第一屏文字为:“予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其次章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盖予宿志有年,至八旬有六即归政而颐志于宁寿宫,其”。(为原第一屏)第二屏文字为:“为得半而失半,然使予观其颂,洋洋自满遂以为诚,若此则不但失半又且失全,予何肯如是夫?由斯不自满歉然,若有所不足之意充之,以是为敬”。(为原第四屏)第三屏文字为:“天之本,必益凛旦明毋敢或渝也。以是为法祖之规,必思继前烈而慎聪听也。以是勤民庶无始终之变耳,以是典学为实学,以”。(为原第五屏)第四屏文字为:“是奋武非黩武,以是筹边非鉴空,以是制作非虚饰。若夫用人行政,旰食宵衣,孰不以是为慎修思永之枢机乎?如是而观,元瑞之九颂方且益深。予临深履薄之戒,则其”。(为原第六屏)第五屏文字为:“佛者。即所谓得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礼乐政刑有未遑焉,其余四帝予所不足为法,而其时其政亦岂有若今日者哉?是诚古稀而已矣,夫值此古稀者,非”。(为原第九屏)第六屏文字为:“上天所赐乎!天赐古稀于予,而予设弗以敬承之,弗励慎终如始之志,以竭力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古云:适百里者半九”。(为原第十屏) 1. 柯玫瑰,《中国清代瓷器》,英国维多利亚及埃尔伯特博物馆,1998 年,编号 54; 2.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四卷 ( 下册 ),2010 年,页 366-367,图 1812拍品器形端正,线条秀美,瓶口外撇,为其造型增添秀美之姿,长颈丰肩,腹部浑圆,圈足外撇。通体满施窑变釉,釉面润泽,其上艳红、瑰紫炽烈如火,青蓝、月白者幽寒如水,各色异彩,斑斓交融,流淌自然,似霞若焰,畅快淋漓,正可谓『峡峪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底部覆以斑驳酱色亮釉,有意摹仿钧窑之古意,中央阴线刻『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Lot 604 清雍正 白釉暗刻云龙八吉祥粉彩过枝福寿双全五蝠八桃纹盘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图版 46RMB:3,500,000 - 5,500,000器胎薄体轻,纹样疏密有致,敷彩娇嫩,清新隽雅,纹饰绘製精工,画意生动。雍正粉彩过枝八桃纹盘十分罕见,为雍正御窑精品,极具收藏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均收藏有相类藏品,可作参阅。 记录:伦敦苏富比,1974 年 12 月 3 日,编号 412展览:《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2015-2016 年,编号 101拍品估价:6,000,000 - 8,000,000 人民币 出版:《世界陶瓷全集 11·元明篇》,日本河出书房出版社,1961 年,页 681. 《景德镇陶瓷——元代的演变》,香港,1984 年,图 42;2.《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台北鸿禧美术馆,1996 年,页 208-209,图 73;3.《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0 年,页 46,图 44;4.《明代洪武永乐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出版社,2015年,页 126,图 53拍品估价:1,200,000 - 1,800,000 人民币罐内外满施青白釉,釉面平滑光润,肥厚晶亮,自然开片。小口外卷,鼓腹丰肩,肩上对称饰两圆形小系,平底无釉。罐身通体绘缠枝莲纹六朵,系内侧亦涂绘青花。青花发色浓重艳丽,铁锈斑深入胎骨,为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所致效果。旧配日本木盒两件套装,可见珍视程度。双系小罐形极为珍罕,相似之器寥寥可数。江西景德镇珠山明御窑厂遗址曾出土一件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双系小罐残件[参见《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编号 73],其造型、尺寸、纹饰布局、绘染手法等与拍品极为相似。另见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双系盖罐,可对比参考。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另藏有件器型相同,但纹饰为折枝花卉纹的双系小罐,形近于本品,亦可较之。 Lot 607 清乾隆 青花螭龙捧寿纹葫芦形双耳扁瓶一对记录:香港苏富比,1994 年 11 月 2 日,编号 150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页 183,图 166;页 237,图 215;2.《苏州博物馆藏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 年,页 174;3.《宫廷珍藏—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年,页 277RMB:2,000,000 - 3,000,000 本品庄重典雅,设计精巧,小器大样,呈扁圆葫芦式造型,肩颈处置对称绶带如意双耳,圈足外撇。通体尽施白釉,外壁青花随形满绘纹饰,口垂蕉叶纹,上腹团蝠卷草纹,主腹双龙捧寿主题纹饰,龙首位于瓶的下腹部,龙尾上摆至肩部,中央捧起团寿纹,气势威严,对称而为,相映成趣,圈足回纹一周。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尚书》论五福,以『寿』居首。查阅公私典藏可知此类葫芦瓶极为罕有,是为乾隆朝御瓷的创新式样,拍品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资料研究中心藏清乾隆青花夔龙捧寿纹绶带葫芦瓶[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页 207,图 183]于器型、装饰上皆为相同。苏州博物馆及南京博物院亦有同类型器收藏,均可参照比较。


Lot 614 明末清初 铜冲耳炉 款识:器宁而静,质坚而文,鸟叚云上,吐纳烟云,静观主人 H:20.5 cm,重 8620g 拍品估价:1,200,000 - 1,500,000 人民币 冲耳炉形製源出宋代瓷炉,宣德皇帝以其置于政务殿阁,盖因取其『敬天法相』之意也。因其线条优雅流畅,故而被后世广泛应用于宫廷,文房,祭祀等诸多重大场所。 整器铜质缜密,造型浑圆,宽阔厚重,气质庄重沉稳,磅礴大气。唇口外侈,短颈微微内凹,斜下出扁鼓腹,缓收出器底,三乳足承托器身,健硕有力。口沿两端向上起双冲耳,线条过渡平缓自然,张弛有度,势内收,处理极为精妙。内膛平整,烧结老道。铜质细腻匀净,包浆淳厚温润,色泽为藏经纸色,深沉高古,因色近佛家经典,故乃铜炉中首色,为藏家所重。 长物(zhàng wù)一词在宋诩在《宋氏家规部》曾做过如此解释:“凡天地间奇物随时地所产、神秀所钟,或古有而今无,或今有而古无,不能尽知见之也。” 长物,本乃身外之物,长物者,文公谓之“入品”,实乃雅人之致。 而“皇家长物”,则更为雅致、精巧、造价更高,即便时光荏苒,但注入其身上的时代精神,是永不磨灭的。“——这就是「皇家长物」专场的意义。本专场将为各位呈现约20件宫廷陈设玩赏之器,值得期待。成窑鸡缸杯存世稀少,早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即极为名贵,后世仿制者不觉,尤以雍正一朝最为逼真,雍正皇帝品味超群,对艺术的见解独特,成化斗彩器胎薄工精、画意典雅的风格引起了雍正帝对瓷艺追求的共鸣,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康熙、雍正时期的鸡缸杯,不仅承袭成化器的整体纹饰风格,乃至底款样式也甚得故粹。1728年,清廷委派唐英驻景德镇出任御窑厂督导。唐英深得造瓷之道,成绩斐然,尤以仿古造诣见称,屡出宛如前朝重器的神品。唐英把雍正御瓷的仿古技术臻至高峰,此鸡缸杯应袭得此遗风。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记录:香港苏富比,2013 年 10 月 8 日,编号 3272有清一代唯见康熙一朝龙纹最得其神韵,后世清宫御瓷再难出其右。本品龙凤皆绘製精细,鬃发翎羽刻画细腻,凤鸟展翅,羽冠秀逸,苍龙威猛,五爪刚劲。构成之吉寓,喜庆吉祥,装饰效果极强。南京博物院藏有装饰纹样相同的黄地斗彩者,可资对比。 黄釉创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为低温色釉,因黄与皇同音,黄色也成为皇家至尊之色,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黄釉瓷相似,此时的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其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称为娇黄。正德黄釉继承弘治之作,不同之处在于弘治黄釉浅淡而嫩,而正德黄釉色浓而深。此件黄釉盘为正德名品,器壁薄可透光,其色泽匀净淡雅,釉面光洁似一泓清水,观之赏心悦目,尽得其美。 记录:伦敦佳士得,1986 年 12 月 8 日,编号 352笔筒外壁一周,以青花绘滕王阁图及录《滕王阁序》全文,整体布局章法得体,字体工整,笔法精细。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曾称赞道『书长篇成文者,如《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皆全篇录齐,笔法出人虞、褚,均康窑之铮铮者』,而本品即为此属。不失为一件颇具欣赏、研究和收藏价值的熙朝文房雅玩。 LOT 705 清乾隆 御制铜鎏金画珐琅八宝嵌玉『大吉』葫芦壁瓶一对记录:纽约佳士得,2011 年 9 月 15-16 日,编号 1172此对拍品作葫芦式,器身以铜为胎錾刻成型,其胎地以錾刻的手法表现了众多细密、流动、突起的祥云纹。整器纹饰在近于圆雕的胎体上表现,錾刻工艺精巧细微,加之胎体鎏金工艺,使整器显得富丽堂皇,华美异常,极具装饰效果。正面器身的胸腹饰有玉石『大吉』二字,二字周边以画珐琅工艺间饰八宝纹,乾隆帝喜好吉祥纹饰,八吉祥纹自然亳不例外,画在器身作饰,绝不违和,本对壁瓶所带吉祥如意之兆,正合帝意。 LOT 707 清乾隆 宫廷御制青金石錾胎百宝内嵌珐琅太平有象烛台一对来源:英国著名银行世家 Lionel de Rothschild 家族旧藏清代宫廷中流行以金银、珠宝、翡翠、珊瑚、玉石和玛瑙等贵重材料制作点景,此类以百宝组成的艺术珍品是清宫重要的陈设器,以奢华精致著称。乾隆皇帝曾经在一方太平有象砚台上题诗:刻作太平称有象,斯之未信敢心宽。传统的太平有象图案常画象驮宝瓶,瓶中还插有花卉作装饰,瓶寓意太平。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与象一起比喻天下太平的美好景象。成对流传且保存较好的青金石錾胎嵌百宝太平有象烛台并不多见,而本品则为其中之代表佳作。 说明:道教认为玉皇大帝为众神之王,神权最大。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画像,至唐宋以后才逐渐定型。如此尊所示,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持玉笏,垂足端坐,完全是秦汉帝王的形象。此像采用经过多次冶炼的合金黄铜铸造,在艺术表现上显露出明显的宫廷风格特征,造型端庄,工艺精湛,应为皇家佛作之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造像封底至今犹存,自有其不可思议的福德与加持力。 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菩萨。面颊丰腴,额际高广,眼睑微开,现慈悲庄严之女相。衣缘錾刻精美的缠枝莲纹,纹褶流畅自然,具有飘柔的锦绸质感。台座采用汉地形制,整像在铸造、錾刻及镀金方面都极为考究,应出自内陆的大寺庙。
XUANLICAICI
「绚丽彩瓷」是一个“半开放”式专场,大羿将突破行业局限,专场的所有内容皆根据各位的收藏需求而定制。立足于世界艺术的文化殿堂之上 ,大羿通过产品品质、人文气息等不断延伸整体艺术概念,将拍卖与艺术真谛完美融合。 本场汇集约20件清代宫廷彩瓷,无论是华丽洋彩,还是御窑青花或是名家旧藏,都将成为专场的个性特色,重新定义艺术与收藏。拍品估价:1,200,000 - 1,500,000 人民币拍品这件秀雅精致的小碗,一面绘杏花朵朵、洞石苍雅;一面绘水波幽幽,莲花高洁,似与杏花竞相争春,各见绰致,空中两只春燕嬉戏空中,御风悠然,一只展翅向前,一只回眸等候。这其中既有『杏林春燕』之雅趣,又见『海晏河清』之寓意,画意与纹样完美结合,并糅合了宫廷画师的丹青妙笔。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花鸟图碗于器型、纹饰图案及款识等近乎一致,如无意外应属一对。两者所绘杏花贴切,花瓣粉白过渡自然,花蕊娇黄,填色工整,盎然生机。这件珐琅彩加粉彩杏林双燕荷清碗应为乾隆时期景德镇御制瓷器之精彩作品,纹饰蕴含中国文人画之意韵精髓,图案皆寓意吉祥。制作工艺上将粉彩珐琅彩交错而施,艺术效果发挥至极致,工笔重彩,得当相宜。拍品有别于乾隆器物所追求得繁缛富丽之感,而是继承延续了雍正器之清雅舒朗遗风,传世少见,弥足珍贵。
北京故宫藏圆明园西洋楼 铜版画 纸本 据史书记载,当圆明园的海晏堂建好后,乾隆皇帝要求景德镇官窑特别烧制一批海晏河清纹饰的瓷器。国家博物馆藏的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就是但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专门烧制的陈设品。 海晏堂是圆明园西洋楼最大的宫殿。唐郑锡的《日中有王字赋》中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之说。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歌颂天下太平,“海晏堂”之名应取意于此。公元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最终沦为一片废墟。幸运的是我们还能从LOT310清乾隆 御制洋彩海晏河清图碗中看到乾隆盛世的辉煌。 出版:长坂金雄,《陶器图录》第八卷·支那篇(下),东京雄山阁,1938 年,页 101,图 115拍品估价:250,000 - 350,000 人民币花盆体量敦厚沉稳,造型优美简雅,走线凝练利落,器呈圆桶状,上宽下敛,唇口斜腹,内外壁满施白釉,雪白光洁,胎釉精良,匀净细腻。外壁通景粉彩绘寿菊秋色图,菊花多彩,蓝紫朱白,大小各异,姿态万千,清新娇丽,折枝交错,布局有致,绽放如锦,灿烂生辉,其下洞石灵秀,青苔围绕,画法极具中国画之笔墨意蕴,枝叶花卉具有典型的清代宫廷绘画特征。本品为日本细川家族,自日本镰仓时代开始延续至今近八百年,在日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极具影响力。细川家族收藏聚宝萃珍,藏品涵盖古今,尤以中国、日本文物珍品为最,极具文化和艺术品位,是日本艺术品收藏界难以超越的传奇大家族。拍品即为细川家族第 16 代家督东京侯爵细川护立之旧藏,其孙子为第 79 任日本首相细川护熙。 1. 英国得文郡私人珍藏,购藏于 1948 年前后;2. 香港佳士得,2012 年 11 月 28 日,编号 2371参阅:《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2007 年,页 390-391,图 141拍品估价:2,000,000 - 3,000,000 人民币本品为道光皇帝御用瓷器,清雅脱俗。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初二日九江关监督蔣方正《进单》中载:『[臣]蔣方正跪進:……[安慎德堂東廊]五彩祥榴雙喜瓶成對……』,或为拍品之九江关呈贡记录。瓶式近赏瓶,挺拔秀美,英姿绰约,撇口,长束颈,圆鼓腹,下承圈足。胎体白净,釉面润洁。外壁器身以粉彩通景描绘杏林春燕图,生机勃勃。口沿与胫部各施金彩一周,平添富丽之气。足内红彩书『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检索目前所见公私收藏,相同之例仅见香港怀海堂收藏[参见《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 年,页 390-391,图141],可参考对比。道光皇帝于瓷艺方面虽无雍、乾二帝痴迷,但追慕雍正御瓷之清雅,悉心摹仿,并得其神髓。特别是『慎德堂』款瓷器的制作,可谓精中求精,堪比雍正御瓷。这一特点在本件拍品上体现得尤为显著。此瓶彩绘妍美,无论是彩料,还是纹样布局,皆摹雍正御瓷之风,堪当宝藏。 拍品估价:1,200,000 - 1,500,000 人民币拍品体量颇为精巧,可爱隽秀,十分罕见。小尊喇叭状口,鼓腹渐敛,下承小圈足,足内施松石绿釉,中央留白,署矾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双框款,款识形式新颖少见。器内壁满施松石绿釉。腹壁莹洁的白釉地上以粉彩描绘通景的荷塘白鹭图。主题纹饰外,自上而下辅以如意云头纹、折枝莲纹、缠枝莲纹、变形夔纹、莲瓣纹等,施彩丰富而不繁缛,色泽丰富娇艳而不媚俗。口沿、颈肩部加饰三道金彩,熠熠生辉。本品釉彩精妍,美轮美奂,纹饰表现手法与彩料的运用技法上都凸显出洋彩之特征,如绘画技法摹仿西洋,荷花、白鹭极具写实;边饰纹样中使用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局部彩料为珐琅料,如折枝莲纹两侧的枝叶等。拍品稀珍可贵,传世品甚为少见。香港佳士得 2011 年春拍编号 3652,清乾隆青花矾红彩夔凤纹尊一对与拍品器形相似,但外壁以夔凤纹为主题纹样,当时成交价为 1522 万港币,可参照比对。 参阅:《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台北故宫博物院,2002 年,页 105,图 84清代宫庭之中茗茶风尚由来已久,尤以雍乾二朝大盛。乾隆皇帝不仅钟情茗茶,亦雅好文人品茶,在其宫廷生活中可见有各式材质的品茗用器,其中又以瓷质器物为大宗,制作工艺富贵华丽,前所未有。 拍品为乾隆朝粉彩茶器之珍贵隽品,精巧别致,碗敞口,深弧腹,拱形盖顶设圆钮,扣合于茶盅之内。瓷胎细密,白釉莹润通透,碗身及盖面皆以粉彩绘七月葵花洞石图,黄蜀葵娇艳盛开,圃簇似锦,大花黄粉相间,小朵粉丽柔嫩,含苞欲放,竞相争艳,摇曳生姿。洞石旁红叶依附,点睛夺目,一派春光明媚之景。整器描绘方式颇具中国画之气韵,笔触精纯细腻,彩料晕染自然,毫无堆砌之感,墨彩勾勒轮廓,深浅浓淡,皴擦自然,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枝桠、花朵的阴阳相背,达到工笔画之写实效果。
WUXIA  “瑕”者,《说文解字》云:玉小赤也。从玉叚声。“无瑕”者,指玉上没有斑点,引申为器物没有缺点或毛病。「无瑕」是大羿所准备的一场不需要品相报告的专场拍卖,专场中的拍品件件经过精心遴选。昔日「无瑕」专场皆以高成交率、高成交额圆满落幕,成为大羿的明星专场。本次秋拍「无瑕」将携约20件拍品精彩回归。拍品估价:80,000 - 100,000 人民币参阅:故宫数字文物库,宣统款珊蝴红釉暗划莲荷纹碗,故 00156494此碗尺寸硕大,造型端正规致,沉稳大气。器身施珊瑚红釉,色泽娇浓沉郁。碗身外壁浅刻莲花荷叶图案,荷花花瓣饱满盛开,荷叶分布高低错落,叶面翻卷,十分华美。碗内中心作圆形纹饰,中间绘宝杵图案,周围作中心对称花纹。宣统一朝历时仅三年大清王朝即告覆灭,故宣统官窑所制数量十分有限,此件大碗制作精细,十分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相同藏品,其形制与本藏品完全一致,可为重要参阅。 Lot 213 清道光 珊瑚红地描金缠枝莲托福寿纹渣斗 1. 北京翰海,2001 年 7 月 2 日,编号 1597;2. 中国嘉德,2011 年 11 月 13 日,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二],编号 3095 拍品估价:300,000 - 500,000 人民币·拍品通体以青花勾绘纹饰线条,复填绿彩。自上而下分绘八吉祥纹、双龙赶珠纹、莲瓣纹。腹部通景绘五爪赶珠云龙纹,双龙腾跃云间,气宇轩昂。此器属斗彩器中的单彩瓷器物,即釉上彩隻使用单一的绿彩填描青花双勾图案,绿彩晶莹纯净,行龙灵动矫健,云气氤氲缭绕,八吉祥及如意云肩纹绘画精美。带盖保存者尤为难得。 拍品估价:300,000 - 500,000 人民币 1. 《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 年,页 102,图 72;2. 《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页 205,图 181;3.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 - 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页 147拍品估价:800,000 - 1,200,000 人民币 RMB:1,000,000 - 1,500,000 
CHUANCHENG 

北京大羿2021年秋拍预展现场 「传承」专场有近百件佳作上拍,让藏家在器物独有的温良年代感中,体验某种“人”的气味。通过拍品所经历的故事,感受器物传承之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