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 | 阅读常熟,阅读世界

 道德经学用 2021-11-26

从今年春节开始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我大年初二就开始上班,一直到现在依然忙碌。423日是世界阅读日,接到市委宣传部的通知,我必须要用9天时间的准备完成阅读节的云直播。

一个城市,把最好的位置留给谁?这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是古城常熟的写照,包含着美的意蕴。沿着虞山脚下,布局着常熟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还有市民休闲广场和石梅小学、常熟市第一中学。常熟的教育文化设施基本占据了古城中心最好的位置。

我和我的先生都是16岁从常熟农村考进常熟最好的两所高中,因为常熟人历来尊师重教,即使最贫困的家庭,都会送孩子去读书,要让孩子“书包翻身”。北大的校长、同济大学的三任校长、西安交大的校长、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常务副校长,都是常熟人,常熟是院士之乡和教授之乡。今天下午我到戴逸学术馆拍摄,戴逸学术馆位于常熟古城区中心石梅广场,紧邻常熟市图书馆,馆址利用始建于1916年的原常熟县立图书馆,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戴逸先生命名为“衣山楼”。馆内展出“戴逸与清史纂修工程”、戴逸先生收藏的藏书一万五千多册,展示我国清史修纂的过程与成果、戴逸先生的学术人生和“清史工程”贡献与成就。学术馆具专题图书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借阅的图书馆、档案馆功能,展示、陈列、宣传、普及名人文化的纪念馆功能,以及戴逸学术思想与清史研究、交流、出版功能,是“三位一体”的学术机构。

学术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提供参观服务、清史研究资料、常熟地方文献阅览服务。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以及国内学术机构的研究力量支撑,打造成面向全社会的清史和戴逸学术思想的研修基地。

在戴逸学术馆,我看到了戴逸先生自己的15000册藏书,他都无偿捐献给了家乡常熟,同时在他的经历中有十年时间下放在江西的五七干校去喂猪。老子说人生总是祸福相依,戴逸先生在十年喂猪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1977年,他回到北京,开始教学授课,培育队伍。2002年,戴逸以80高龄荣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共有图书2263500册。今天我坐在学术馆翻阅了一下,清史绝对不是年轻人爱看的宫斗剧。同样是人的一生,为什么有人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而绝大部分的人,纠缠在自己的小情小爱里不能自拔……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呢?

我们都是平凡的个体,在白天的熙熙攘攘过后,夜深人静之时,不免也会想想,在未来的几十年,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拥有一段什么样的人生?

无人不憧憬美好的人生,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身处其中的我们,被卷入其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想不清今后的路,应该怎么去行走。 

当下是最坏的时候,也是反思自我最好的时候,如果能在此时,立下高远之志,随着心中美好画卷的展开,下滴水穿石之功,日拱一卒,拾级而上,想来也是极好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老陶在文心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成长,做到每天线上交流,每周线下分享。

文心还推出了父母课堂,陈总告诉我文心书房每天晚上的活动都是满的,在自己付出的两年多时间里,通过这些学习型组织,他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知识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容貌。“同于道者,道也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也乐得之。”

在常熟,有一百多个公共图书的流通点,常熟市民只要凭市民卡都能去免费借阅。离我家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有图书馆,哪怕是在边远的乡村,都有图书流通点。曾经我的一个闺蜜告诉我,她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课外书是捡来的《格林童话》,她是骑在牛背上看完的。现在听来骑在牛背上看童话是非常诗意的,但是在四十多年前,这绝对是无奈的选择。

弗兰克林曾经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勤奋、谨慎、诚实、早起的人抱怨命运不好。”我也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喜爱阅读的家庭,一个喜爱阅读的城市发展缓慢。“不出户,知天下”。阅读常熟,阅读世界。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