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 | “无为”的企业管理

 道德经学用 2021-11-26

老子的“无为”思想,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管理内容的智慧结晶,古今中外有不少运用“无为”管理思想而取得成功的典例,都进一步证明了“无为”思想在管理上的精深之处。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就应该倡导“无为”的管理思想,将“无为”的智慧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尽管这种情况不容易做到,但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无为妙用”中说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告诉统治者,让治理天下的人民能按自然规律去自我管理是执政的最高境界。其实,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对于管理一个企业能做到无为而治,就达到了管理的高境界。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老子《道德经》教导我们不要说谁对谁错,只要能够启发到其他人了,那么这个就是有意义的。

《道德经·悟道心得》中说过:“无为之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能放下,做了归功于天地、归功于国家。“无为”的重要在于它能使人获得永久的成功;而刻意的追求和占有,结果只能是失去。

我们通过老子的慧眼,感悟到无为是一个领导者,不要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和金钱去刻意作为就叫无为。无为是对自己的,放下自己的欲望,清空自己,尽量不要有名利之心,但是对众生要有为,这是老子无为的真正含义。

老子认为:“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说: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影响他人,因此圣人是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那么在企业管理中,“行不言之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个人觉得就是领导者在管理的时候,尽量不要自己跳出来,用自己的意念去驱动,而是制定规则,让你管理的这个系统自己运转,这叫不言之教。

现代企业良好的管理氛围,不应只靠管理者的众多指令来营造,特别是管理富有个性的90后员工,管理者更应该靠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员工,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示范作用。好的风气都是“行不言之教”,员工的日常工作态度,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的“真正质量”。比如我们公司的上班时间是7点半,但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在7点左右就到公司了,这就得益于我们公司管理层的“行不言之教”。

包括我自己,我从1990年担任公司董事长以来,除非有特殊情况,早上上班没有超过7点到公司,所以我认为管理者就要从自身做起,减少自己的欲望,踏实地做好原本经营的事业,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不用去说教,自己做到了下面的员工自然会受到影响。公司里的员工也是如此,首先应该具备“匠人精神”,扎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减少自己的欲望,走出虚浮的状态。管理者为员工做出榜样,自己做到后,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员工,所以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种企业管理的大智慧。

通过学用道德经,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感悟到“无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之道中,是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总和,企业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行不言之教、虚心谦下、以百姓心为心等,才能构建和谐企业!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

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我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