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览-行为艺术之母中国首展,不推荐

 大能猫的天地 2021-11-26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也算是个明星艺术家了,前几年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很火。这位行为艺术之母的中国首展在北京举办。

    我个人不太推荐,行为艺术只有能够观看行为本身才有意义,也就是只有她本人来才叫首展,这又不像画,画看画册和看原作完全是不同的,但你说她的行为录像,在家看和在一个场馆看有什么区别?

     不过如果要去就快去,虽然展期不短,但我在现场的时候碰到海关的人找来了,因为在保税区不允许有商业行为,听说是售票的,海关来问有没有申请报批(当然是没有),所以后面可能会有变化。

    地方还是比较远,光社这个地方我以前也没听过,包括我们都很好奇,这个机构是怎么搭上这条关系的,最近有好多艺未授权的假展览,像村上隆和草间弥生的等等,这个展览是得到艺术家本人支持的。

   没有纸质票,现场买票的话就是扫工作人员脖子上的支付宝微信二维码,注意开门时间比较晚,11点才开始营业,导览册子做的还不错,每个作品都有双语介绍,但不能带走。

  人也不多,因为场地不是按照美术馆做的,空间不开阔,展出的作品大家看下这个公众号的文章就可以了→点我,很全。

   现场的话展牌也写的比较清楚,比如

   就是这个行为一共持续了17小时,参观者300人。

   现场还有几本外文书,准备了白手套翻阅。

   剩下就没什么了。

   关于作品,大门的第一件是《艺术必须美丽 艺术家必须美丽》

   而阿布认为,艺术应该是不安的,是刺痛人心的,就想到我最爱的一部电影《2001太空漫游》就是因为看的时候十分不安、在椅子上都坐不住。不过好笑的是,作为一个长得美的女人、一个明星艺术家,阿布六七十岁了,还会去打胶原蛋白,所以其实她认为“艺术家必须美丽”。

   这个可能是现场和照片有点不同的,因为是立体的,有视错觉。

   他们站在门口对别人是个干扰,而进出的人对他们的关系也是个干扰,我想的就是这么蹭来蹭去的,乌雷不会有反应么?观众只能选择面对哪个人,有趣的是这张里面都选择面对异性,而最左面对女性还要扭头看男性。

     作品就只有这些补充了,说回艺术家本身。

   她现在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艺术家,比如有人认为就是博出位,我最近看《艺术家在现场》还有草间弥生的纪录片和资料,感觉都是那种想成名想疯了的人,并且他们的男人都不是那种完全碰着你、靠着你、看你成功也看你作的那一种。我觉得人还是很先锋的,她做那些作品的时候,还在七八十年代。而且内心非常强大、有毅力有耐力,心理支配生理,包括就这么一直站着一直坐着,包括禁食什么的,乌雷作为一个男性身体是PK不过她的。

    原生家庭和童年对艺术家的深刻影响,包括草间弥生也是,阿布是军事化教育与东正教宗教双重压抑下成长起来,小时候10点有门禁,所以她现在做作品也是10点就结束。

    关于感情问题,和乌雷这一段当然是很传奇,但现在是一种包装化的结果。我们本身就倾向于把一个事情简单化、传奇化。比如陈鲁豫写《心相约》,她和她老公是大学同学,年少恋爱,意气分手,十几年过去了兜兜转转一切未变,又结婚了。听着好美好,把两个人中间分别和别人结婚又离婚的情节加上去,就加了一丝复杂性对不对。阿布和乌雷,就有一种神话感,其实“艺术家在现场”乌雷出现也不是他们多年未见第一次见面,他出现就是一种策划(这也没什么问题);还有乌雷和女翻译出轨的事情,我看纪录片的意思,两个人在身体上都不忠了,他们中间肯定还很复杂,各自都有其他对象,不是简单的男方过错。而且这也不是故事的结局,乌雷还起诉过阿布索要作品分成,这两个人确实是爱恨纠葛,只要人没死就没有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