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览-别去看什么“不可能的相遇”

 大能猫的天地 2021-11-26

   “五·一”第一天去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看展览,正好是几个展览的最后一天,一天可以看六个展:

   首先没想到人还是挺多的,买票要排队,因为票的种类复杂,估计咨询选择占用一定时间,三个五一最后一天的展览结束后,票价又进行了调整。

   兑完票发现,达芬奇展单独一个门进,门口还要排队,

(此图来自央美公众号)

本来我是想赶上当天最后一场导览的,看样子是赶不上了,干脆就先去看了其他的。

就简单说一下几个展吧。

周吉荣和叶南是两个人,展厅里也明显能看出来谁是谁的,比如这个风格就非常像漫画和游戏。

“林岗”是个老爷爷,最开始的时候还挺印象派的:

这不就梵高么

八十年代去了趟新疆开始创作“沙风”系列:

就开始抽象派了,晚年的画都是这样的:

从年表里看,他一画成名的是这幅:

同类作品有很多:

从展牌上可以看到“群英会”这幅画就是自己的馆藏,但这次没展,整个展览都没有特别突出这类主题的作品,陕北题材也是这么画的:

我个人觉得是策展者有意选择的,去除了特殊年代特殊形态的作品,更多的展现艺术。

最后多认识两个字——林岗夫人的名字,

    其实就是庞涛。

   布鲁诺·瓦尔波特是木雕人像展,就放一幅吧,我感觉这是个雌雄同体。。。

   “皮相之下”有网红展的意思,非常适合拍照。主要有几类展品,一是面包手,央美还有现场制作自己面包手的活动,我实在没赶上。

  观看了一下制作视频,其实做出来的手和本人的手基本没啥关系,重在手工过程,比如纹路是画的,就看怎么发挥。

    这个瞳孔也是一个系列,

    还有一个指纹迷宫系列,都是用来拍照的。

         这是用作者头发做的黄钻,人本身就是碳:

     写到这儿,网红展的气质更明显了吧。

     最后才去看“达芬奇:不可能的艺术”,路上听好几拨人讨论是不是真迹来了的,这就是纯现场才知道有这么个展览,而且完全对艺术没什么了解的。达芬奇的绘画作品非常非常少,能来中国更是不太可能,估计也就最新发现的那副“美丽的公主”了。

   

    “不可能的相遇”就是把《蒙娜丽莎》这些根本不可能来中国的多幅画的高清复制品放到一起展出,除了借机梳理一下知识以外基本没什么价值,展厅也非常小,没讲解5分钟看完。央美公众号的介绍做的到是非常不错,把相关的总结文章看一下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去看这个展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