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文明展抢先看

 大能猫的天地 2021-11-26

   

亚洲文明大会”之风带来一系列配合中央精神的活动,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只是其中之一。还有电影展,票价亲民,但是我猜是没什么好时间给影院排片了,比如很想看的《野梨树》直接排到20:45,188分钟估计中间就睡着了。数字展览正好在公司附近,准备午休去看一眼。还有个纪录片我正在看。

   说回国博展览,我去的当天赶上外事活动,中间还被请出去等到15点再进去继续看。

   展览开头是一个视频宣传片,这里聚集的人是最多的。

    之后是按照国别进行的布展,有的国家基本就是现代的展品,比如阿塞拜疆,就是民族风。

  首饰是现代的。

   而缅甸的提线木偶就有点吓人了。

   第一个国家是斯里兰卡,不过这件展品还没来,展柜目前是空的,关键是展品也是复制品,不过很重要,我觉得第一件文物放这个是有深意的,制海权嘛、一带一路嘛。

(展牌朴实)

看看图片得了,不过后面有这件展品的放大展板介绍。

柬埔寨的摆放很熟悉,当地博物馆就是这样的,

印度的我最近不是也在看印度美术的东西嘛,点击传送门

药叉我之前笔记里有写,都是大胸妹。

印章笔记里也写了。

亚美尼亚的这件陶器跟中国的好像都区别不出来:

但这件做成靴子的杯子就明显和农业文明有区别了:

约旦的东西我挺喜欢的,靠近西方。

这都很希腊:

右边的女像让我想起央美展的“沉默的邂逅”,人家早了千年。

也有萌物:

随着丝绸之路和唐朝展览的增多,伊朗的东西我们都比较熟悉。

比如来同杯

比如伊斯兰文化的

还来了一块楔形文字泥板

这个是日本的植轮,我之前在日本史笔记里也有提到,详见前文

 日本的瓷器能看出来和瓷器国风格不一样,

后面还能看到新加坡的虽然画面也是中国画的风格,但还是不像中国的盘子。

黎巴嫩这块像化学实验室

马来西亚的虾祖,我是第一次听说,听名字不知道和男根崇拜有没有关系。

最近学习了佛造像的知识,所以巴基斯坦这部分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毕竟犍陀罗就在巴基斯坦。

(捧着佛骨灰)

受希腊影响的丘比特

也有萌物:

老挝这块表现的特别多元,佛造像有

毗湿奴有

这个和云南博物馆的鼓一样:

还有一种星型器是东南亚新石器时代的特色,也无法确定到底是干嘛的。

接下来就是中国了,中国部分自己还分几个主题单元,各个博物馆拿出很多精品,估计是要充分展示亚洲还是我们是爸爸。

除了按照礼制、文化、科技等主题外,必然有的是陆丝和海丝的主题。海丝当然以广州博物馆的文物为主,还有湖北博物馆明墓出土的,毕竟明朝郑和下西洋得提一提。这部分也有其他国家的文物配合展示。

下面说下主题里的文物部分,很多在历史书上出现的文物都让大家兴奋,比如这件鱼纹盆你一定见过:

这件是复制品啦

据我观察目前拍照最多的就是它,

曾侯乙尊盘:

我个人一般兴奋,毕竟大部分省博我都去过,很多都见过了,觉得主要看平时藏在考古研究所等不开放机构的文物,比如这件二里头的绿松石:

因为博物馆看得多,有的一眼就知道是哪里的,比如辽博和天博都藏很多古画,辽博自己还有缂丝展厅,这件缂丝一定是辽博的:

接下来的肯定是陕历博的

这是青州博物馆的:

这是故宫的:

还有一批文物还没到,看都单独一个展柜,也肯定都是各博的重器,比如国宝元青花四爱梅瓶,还有何尊,之前国博的微博宣传都说有纪律。

还有这件搞一带一路后真的很忙,我在北京、天津都看好几次了,也没啥期待了。

其他国家还有埃及,主要是想发我之前做的埃及神话笔记

希腊也有展牌,但没文物,希腊也不是亚洲,应该是为了表示埃及希腊化时期的。

然后展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合项目,就放一个我去过的柬埔寨的做例子吧,

柬埔寨不同寺庙和不同国家合作,比如有法国修的等等,这里也强调一下并不是只有中国在各地考古,现在都是全球化。

然后是数字互动屏,可以360度看文物的,还有可以和文物合照的,

现在人民网等媒体也做了类似配对你的文物之类的活动在手机上传播。

最后是各国送礼展示,国博原来有个礼品厅,应该是挪过来的,我就没仔细看。

但有的很吓人啊:

还有一些能和前面各国的文物对应上

这个展我报了一个学术大牛的导览,等我听后再来详细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