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展览-妙法庄严·故宫博物院藏法器展

 大能猫的天地 2021-11-26

       故宫的藏品在外场展览应该是可以创收,我感觉挺好,比在故宫里办看着方便。展览人还是挺多的,然后里面播的视频特别像鬼片。

展览是故宫院藏法器展,故宫藏法器1万多件。过去藏传佛教艺术以佛造像和唐卡为主角,法器没那么受重视。这个展里也有佛造像、也有唐卡,但肯定是里面有法器形象,因为是个法器展。
故宫藏法器按来源有宫廷造和蒙藏进贡;按功能分六大类,本展第一单元展持验类,第二单元展供养类,第三单元展其他,比如礼敬等。其中供养法器是最多的,像五供、七珍、八宝,基本是佛堂的标配。

(本展的展板图片,故宫里的佛堂)

(这张是日本小川一真拍摄的中正殿内景,中正殿已毁于大火,弥足珍贵,可以看到唐卡、佛像、供养法器)
进门前是一个金刚杵的投影:

金刚杵在藏传佛教和本展中都是非常常见的,第一件展品也是金刚铃和金刚杵。(见后文)
引入区讲了乾隆皇帝跟章嘉国师学密法的事,我之前一直认为乾隆是不信的,是一种和藏传佛教领袖的互相尊重和宗教政策,感情是有的,信是不信的。原来乾隆真信。

第一件展品——金刚铃和金刚杵,这件是乾隆七十大寿六世班禅的贺礼,原永乐宫廷造,自然是极尽奢华,非实用器,稍微大一些。

装在盒里是这样:

金刚铃上的头代表波若密多女神:

铃代表智慧、杵代表方法,手持铃杵组合的造像地位都比较高。

(展厅里这件就是金刚萨埵,左铃右杵)

(金刚吽迦罗印)

后面有一件是玉的,和田玉,苏州造,就属于前面所说来源分类里的宫廷造,清宫造办处档案有记载。

它也有盒,没展:

(乾隆征回部后就有丰富的和田玉了  )

乾隆曾经对如何造铃杵产生了兴趣,一顿研究配方、大小、花纹,造成有三寸、两寸五、两寸三种规格的法器:

上面那两套铃杵,铜的是兽面口衔璎珞、玉的就变成花轮了,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

包括年款位置,原来在铃内壁,后来放到外部把那个位置。
金刚杵来源是印度教战神因陀罗的闪电:

无论是铃还是杵,都有一个“股”的概念,都是单数,三股、五股,乾隆生日礼物这件是九股。

    “股”是从摩羯嘴里吐出来的,摩羯就是鳄鱼,这东西咬住就不放,象征坚定。

在网上找了另外一件图像特别清楚的:

(五股最常见)

后面还有十字金刚杵,象征稳定:

    尊胜佛母手持十字金刚杵:

    起佛塔、起坛城时候奠基都是先放十字金刚杵,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画的。后面有一件大威德金刚坛城,四角露出来的杵头就是显示里面有一个金刚杵:   

佛像、佛塔的底部也有十字金刚杵纹饰。
持验法器


       左边那件迦南香手串真是熠熠生辉,极其奢华,每颗珠上都有寿字。

       现在盘手串特别多,那你知道上面的配饰都叫什么么?我觉得本展是缺一张说明图的。

佛头也叫三通,下边可以接东西,佛头是用来计数的。朝珠和念珠都是从数珠发展而来的,念佛庄严数珠就是念珠。
背云就是原来背为阳、胸为阴,朝珠的背云应该是放在后面带的。
这样上图里面的另外两件也就比较清楚了,中间的那件背云是翡翠的、坠角是碧玺的(粉),右边那件坠角是金刚铃。
四臂观音就拿念珠做法器:

至于后来就有了手串(十八子)做装饰,还挂在胸前,就叫多宝串,这时候就是为了美,不是法器。
(光绪便服像)

这件红漆描金漆盒的展览方法可以借鉴,旁边的墨书黄条说明内盛放的是八世达赖进攻给乾隆的佛舍利,至于到底是啥……
展览中嘎巴拉挺多的。
嘎巴拉鼓,开始婆罗门教是一少男一少女,到中国是高僧大德的,中间是腰箍。

(使用起来有点像拨浪鼓)

(这件是玉的)

嘎巴拉碗:

(嘎巴拉碗分等级的,这金盖、金底、金座,肯定是高等。这件从来源上就是蒙藏贡品。)

镶着珍珠的奢华:

里面一顿绘画装饰,也是为了掩盖头盖骨的本质。
这里虽然展出的是单独的碗,但要想到它的用法,作为持验法器是造像手持的,也可以作为供器。
(喜金刚手拿嘎巴拉碗)
还有嘎巴拉念珠:

↑ 我在想怎么切割的呢。

这是腿骨号,有的可能就是木头或铜做的,重在表意。
本展最后是三件唐卡,其中有一件下方就有一尊吹腿骨号的:

乾隆平大小金川,大金川土司的腿骨就被做成了腿骨号,平大小和卓,小和卓就被做成了嘎巴拉碗,清宫档案里有详细记载,怎么在战俘的骨头里挑挑拣拣决定怎么做嘎巴拉。我想到我们常说张骞出使西域为了联合大月氏打匈奴,因为月氏王的头就被匈奴做成了酒杯,怎么没人天天宣扬乾隆也没少干这事。
从审美上,我觉得这尊尊胜佛母是最美的:

说这属于扎什伦布寺风造像风格,根据我对展览上另外几尊标为扎什伦布寺风格的分析,就是中间是双修像,背屏很繁复、中间是迦楼罗。

很多法器来自古印度的兵器或婆罗门教器物:

(三叉戟)

法剑,代表智慧,也代表斩断贪嗔痴。
文殊菩萨就是拿剑的。

(游牧民族扎帐篷时候固定边角用的)

钺刀一般是和嘎巴拉碗成对出现的,比如展厅最后的三件唐卡之一,大威德金刚的主手(抱着明妃的手)拿的就是钺刀和嘎巴拉碗。

像这法钩是用来钩大象的:

天杖(喀章嘎)

(章嘉国师献给乾隆的 当然奢华)

(三个骷髅,最开始就是在尸陀林里,当然就有很多骷髅,后来赋予宗教含义,三个人头分别为新鲜、衰败、干枯)
像莲花生大师就是拿天杖的:
法伞象征佛祖、是八宝之一:

大白伞盖佛母的标志就是伞:
    法事上浇油的勺子:

供养法器

这叫巴苓(蒙古语)、朵玛(藏文),是藏传佛教常用的供器,本来是用青稞面、酥油做的,仪式结束后可以分食。(像塔尔寺三绝之一就是酥油花)这里作为长期供器,就会用其他材质来做,比如掐丝珐琅。
下面这件莲花也比较好理解:

但这个大馒头是啥呢:

就是碗里盛着贡品,不是用面做的么,仪式后扔到火里就会出效果,这利用的物理原理,我想到《沉默的真相》里的爆炸了。

摆在一起的这个不是八苓,是八供养(水、水、花、香、灯、涂、果、乐)中花供养。展出这一套是菩萨手持花,拿香炉的就是香供养、拿海螺的是涂供养……一共有八个,只展出了一个。
(普通人也是这么供养)
这是粉彩五欲供,代表色声香味触五种感知:

(非常珍贵 就这一套)

分别使用镜子、琵琶、海螺、钵、丝绸来代表,琵琶挺逗的,还是龙穿衣服的样子。

钵里盛的食物,这个像海胆一样的,文明老师说是甘露、宝老师是酸奶,其实啥都行,就是吃的,有的是米饭。
海螺为啥代表味,海螺里面盛放涂香。香有燃香和涂香。这个第三单元有一件展品,
正好在中国美术馆上看到一幅心经:

五供不是啥独有的,两河时期就有,琐罗亚斯德教也有:

七珍和八宝,分别是啥、代表啥就不说了。像八宝也是从四宝、六宝发展来,东西也不固定。
一般有七珍,就有对应材质的一套八宝,所以展厅展览的七珍和八宝都有另外一套。

    

(这个中间的不是阴阳鱼,这种符号不是道教独创独有、各文化都有,佛教可以称为喜旋,代表宇宙银河)

后面挂的唐卡:
   
贲巴瓶:

贲巴是藏语、军持是梵语,就是瓶。
金瓶掣签的就是贲巴瓶。

带个嘴的清朝叫贲巴壶,贲巴瓶贲巴壶在藏语都是贲巴。

贲巴瓶可以做盛器,也可以插香草或孔雀羽毛,像展厅贲巴后面的唐卡里画的就是插孔雀羽毛。

(当然供器还有法轮、嘎巴拉碗)

弥勒菩萨的法器就是贲巴:

这件是净瓶,因为水是沉底的不干净,用这个瓶子直着沉到湖泊池塘里取水,从上面的细管进去的就是净水。

曼达,藏传佛教思想中的宇宙模型。
像蛋糕坯子的也要想象出须弥山,当VR用吧。

(开花献佛曼陀罗)

坛城,坛城是被供养的

大威德金刚坛城,里面有一尊大威德金刚。我认为里面应该是空的,既然大威德金刚就要显灵在这里面,为啥还要塑一个假的呢。
歇山顶的就是大威德金刚坛城,坛城的绘制是有绘制方略的,是五世达赖说他做梦梦到的,其实就是他制定了一套规范、都得按我的来。前面的巴苓也有图谱,一共500多个,工匠没什么自己发挥的空间。
这部分可以等下期讲:


礼敬法器

 里面供奉佛的塔就是佛塔呗,像乾隆给甄嬛掉的头发造了一个塔,就叫发塔。

(十三相轮的来源于古印度国王出门要打十三层华盖)

(也是十三相轮,展牌上说佛龛这个叫欢门,百度说是宋朝酒肆的装饰)

最奢华的还是这件镀金镂空佛塔。

经筒有转经筒和撵经筒:

(转经筒,一般西藏用)

(碾经筒,一般蒙古用)

我们还经常在藏传佛教寺庙外看到一大排:
嘎乌(佛窝),护身佛盒,也有里面供舍利的。嘎乌藏语就是容器的意思,饭碗也是嘎乌。

擦擦,不用那么奢华也能供养。

海螺最开始是军号,象征佛法传播,这件海报上的法螺是用来吹的,所以有吹嘴,还有一个翅(扩音)。

水平放置盛放甘露/涂香的海螺,不是用来吹的。
(催生石是青金石里有白色杂质

右旋白螺又被赋予极其殊胜的含义。

(这件藏于台北故宫的右旋白螺很知名,曾随福康安渡海,海螺也叫定风珠)

这个左旋和右旋是藏传佛教的说法,和自己的左右手对照着看就行了。

但生物学上的左旋和右旋不是这样的,是螺口朝左还是朝右。所谓藏传佛教的右旋螺是生物学的左旋,确实是少见,因为是畸形。

隆重推出、住单间的就是这件白色缎秀缀象牙璎珞法衣

一共五件,绿色(水)、蓝色(天)、红色(火)、黄色(土)、白色(云),故宫曾经展过蓝色的,今年苏州还要借展一件红色的。
      这五色在前面嘎巴拉碗的飘带上,以及西藏常见的经幡、风马旗上都能看到。

   白色法衣用了39斤重的象牙,首次平铺展开,避免重力牵引伤害文物。

这件是十世班禅的法衣像:

图中还可以看到配合佛衣戴的五佛冠,展厅也展了两件。

做法会的时候上师都特别无聊,本来还可以挂个帘子干点别的,现在法会都搞直播了,上师很无聊。
最后就是三件苏绣金刚了:


喜欢的麻烦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