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探究——光合作用 突破策略

 生物学教学 2021-11-26

非选择部分——光合作用   突破策略

一、典型真题

1.20201月浙江选考27 (8) 某同学进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以黑藻、 NaHCO3溶液、精密pH试纸、100W聚光灯、大烧杯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等为材料用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无色、绿色、红色和蓝色的4种玻璃纸分别罩住聚光灯,用于探究           。在相同时间内,用    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少。光合色素主要吸收     光,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内将H2O分解为       
(2)用精密试纸检测溶液pH值来估算光合速率变化,其理由是     。引起溶液pH的改变。
(3)若将烧杯口密封,持续一段时间,直至溶液pH保持稳定,此时RuBP和三碳酸的含量与密封前相比分别为          
(4)若将黑藻从适宜温度移到高温的溶液环境,一段时间后,其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分别将            ,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1)光波长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绿色  红光和蓝紫   H+e-O2

  (2) 黑藻将溶液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物 
  (3)下降、下降
       (4) 减弱、减弱   高温导致酶的结构改变,活性下降

2.2019年江苏卷28 (8)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酶R时,细胞核DNA编码小亚基的遗传信息      到RNA上,RNA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指导多肽链合成;在叶绿体中,参与大亚基肽链合成的RNA中,种类最多的是               
2)进行光合作用时,组装完成的酶R需ATP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        上(填场所)完成的。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化合物(C3-Ⅰ),C3-I还原为三碳糖(C3-Ⅱ),这一步骤需要          作为还原剂。在叶绿体中C3-Ⅱ除了进一步合成淀粉外,还必须合成化合物X以维持卡尔文循环,X为          
3)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X在叶绿体中的浓度受多种因素调控,下列环境条件和物质代谢过程,与X浓度相关的有          (填序号)。①外界环境的CO2浓度  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 ③受磷酸根离子浓度调节的C3-Ⅱ输出速度 ④酶R催化X与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度
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          

答案(1)转录   tRNA   

(2) 类囊体  [H] 

(3) C5(五碳化合物) 

(4)  ①②③④  吸水涨破 


二、真题解析

项目

出题人(关注条目)

举例

思维起点

备考策略

关键知识

1.过程(场所、物质与能量变化

1(1)3、4空

2(1)1、3空

教材

熟悉教材

2.影响因素:环境因素(3个)、内部因素(酶、RuBP等)及关系

1(1)1、2空

2(3)

教材

内、外因对光合过程影响的模式

必备能力

1.再认或回忆相关知识能力

2(1)

教材

辨认事实或证据,准确提取生物名词

2.收集、理解图文信息能力

2(2)2空

试题图文(参照题目信息)

3.实验思维能力自变量如何影响因变量)

1(2)(4)

2(4)

变量关系表达

变量间因果关系

※发散思维(高考题的新颖之处):这一小题难度大,20%~30%的同学答对。

1(3)

稳态时,光合速率高,物质含量高和转化速率快

注意不同条件(极短时间与稳态时)下的分析

说明:

1.1(1)3、4空是指:例题1的第(1)小题的第3、4个空,下同。

2.人教版(前)与浙科版(后)表述不同, C3-Ⅰ3-磷酸甘油酸;C3-Ⅱ三碳糖磷酸C5RuBP (核酮糖二磷酸);[H] NADPH。

3.例谈解题思路2(3)分析:①外界环境的CO2浓度二氧化碳固定C3的还原C5的浓度②叶绿体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ATPC3的还原C5的浓度;③磷酸根离子浓度ATP的合成C3的还原以及C3-II输出C5的浓度;④酶R催化XO2结合产生C2化合物的强弱R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C3的还原C5的浓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