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的得名、道路系统与重大历史事件

 兰州家长 2021-11-26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历史上曾有十三个王朝或政权将都城设在这里,其自然地理条件与交通道路对于政治、军事的支撑作用共同成就了历史的辉煌。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关中属于地堑式平原,地貌学认为地堑属于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因此地堑在地形上往往呈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大者可延绵数百公里。正是地质史上这样的构造运动,在互成反向力的作用下,使秦岭与渭北山地出现抬升,关中平原表现为下降,进而形成四周高中部低的断陷盆地。关中平原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窄处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古称关中平原为“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在渭河、泾河、洛河等河流的冲积下堆积了深厚的沃土,依凭沃土良田与丰富物产,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地堑式平原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不但营造了关中平原与四周巨大的地形反差,而且在平原与山地相交地带形成众多关隘。

文章图片3

“关中”的得名即取意于分布在平原四周的关口。寻览关中周围的关隘,主要有:函谷关(旧关位于河南灵宝市,新关位于河南新安县)、潼关(陕西潼关县)、蒲津关(山西永济市蒲州镇)、武关(陕西丹凤县)、峣关(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北周移蓝田县,称青泥关,后改为蓝田关)、萧关(汉代设于宁夏固原县,北宋改置于同心县)、散关(陕西宝鸡市)、金锁关(陕西铜川市)。这些关隘不但营造了关中平原四塞之国、形胜之区的地理形势,且屡屡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作用,成就了关中十三朝立都之地的光辉历史。

文章图片4

关中四周众多关隘中,函谷关的地位最为重要。函谷关是关中向东延伸至中原地区东西向大道上的重要关隘。旧关所在之地,一侧崤山,一侧黄河,这样的地理形势被古人誉为“崤函之固”。函谷关不但具有重要的军事地理意义,而且成为重要的地区界限,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往往以函谷关为界划出关东、关西两个区域,或以崤山为界称之为山东、山西。中国历代均有在重要关隘设关验照的制度,而函谷关界分东西的地理位置又使关口的政治军事意义非同寻常。

商鞅在秦国任丞相时制定了严格的过关必持关文制度,而他逃避秦君追杀时也因没有关文难以出关,最后落得作法自毙、五马分尸的惨烈结局。战国时期继商鞅不远,齐人孟尝君田文入秦面临危机,门客凭“鸡鸣狗盗”之术助其混出函谷关关门,进而平安东归齐地。同一关城之下,商鞅与田文有着不同的命运。函谷关关城不仅见证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秦人凭借关中平原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而统一进程中横贯关中地区的道路与秦人对函谷关的控制均发挥重要作用。秦人最初活动在今甘肃东部天水一带,前770年秦君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立足关中后最初都于雍(今宝鸡凤翔),秦献公时迁都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秦孝公时再迁都至咸阳,表面看秦人都城位置的变化仅涉及都城选址,真实目的却在于利用横贯关中地区的交通道路实现政治目标。雍邑位于关中西部,都城设于此是为了震慑西北非农业民族,并凭借都邑的力量防止戎狄南下。经300年左右的发展,秦人的力量不断增强,至秦献公时期战略目标转向与魏国的较量,并将都城迁至栎阳。

文章图片5

战国初期,列国中魏国率先变法,并跃为强国,其版图不但包括今山西西南与河南西部,且在黄河以西设有西河郡。魏西河郡即秦人所谓河西之地,位于今陕西省关中东部黄河、洛河之间,包括今大荔县、合阳县、韩城市。被山带河是关中地区拥有“形胜之区,四塞之国”地理形势的必备条件,魏人西河郡的设置不仅破坏了关中地理形势的完整,且如同在秦人院墙之内安置了一颗钉子,时时威胁着秦人的安全。

以争夺河西之地为目的,秦人将都城迁至栎阳且拉开了秦魏争战的序幕。在秦魏双方的较量中,从魏强秦弱到两者相持,最后秦强魏弱,“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获得了完整的关中,并凭借“崤函之固”“雍州之地”开始了统一六国的历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