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即生活,成人读物记录

 春天的花开Iris 2021-11-26

记得年少时,总是渴望读书,但因家在遥远边塞,常常是无书可读,无趣时连家里的旧的《解放军日报》,甚至亲戚家的《武林》杂志都要读。

大学以后总算不再是处于那么饥渴的状态了,到现在甚至觉得很满足了,简直是超级满足,因为书多到总是读不完,除了满满的书架,书桌上也永远有几座书山,于是想,读完就留下个记录吧!

以下这些文字就是从记录中选出的吉光片羽。

NO.1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

我超级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不少文学作品喜欢选择诗歌中的某一句做书名,但这本书的选择是我迄今为止觉得最贴合故事也是最妙的。

这本书的作者玛雅·安吉洛是美国20世纪最为传奇的黑人女性,这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的畅销经典,是美国高中或大学的必读书。

玛雅的文字优美、诗意而有力量。那些小女孩的小心思,成长过程中对成人世界的逐步理解都被她用诗意的力量阐释出来,阿妈的虔诚和内心的强大,带她去看牙齿遭受的种族歧视,她被rape的噩梦般的细节描述,以及她对自身性取向的探索都无比真实。日裔在二战中被关押,黑人迅速占领他们的居住区又让我看到历史书籍中未曾感受到的普通人的厄运。

玛雅最有幸的是在童年就找到了供奉一生的神灵--书籍,这让她的生命开始与众不同。

NO.2

《愚蠢的人类》

打开书从开场白的古猿露西从树上掉下来摔死开始,我就咯咯咯一直笑个不停。但是读到后面就越来越觉得这本嬉笑怒骂的书中透出的正经气息让我笑不出来了。

这本书的英文名也是很骇世惊俗的,HUMINS:A BRIEF HISTORY OF HOW WE F**KED IT ALL UP,瞧瞧这书籍的审核,这样的书名居然能出版?

开场白是“人类的历史开始于犯蠢”,这本书每章的目录都没有什么好话,“为啥说你的大脑是白痴”;“人多,作死的力量也大”;还有什么“狗屁技术热潮”等。作者选取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些片段用戏谑的口气重述,虽然每个内容都没有展开描述,但是选择角度却从地球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动物生存的影响、战争、政治和科技等多个角度来写。对想轻松看看人类发展史的读者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NO.3

《孤独深处》

那几天的天气实在太好,找了个山上的茶园,实在是惬意无比地读完了这本书。居然还是第一次读郝景芳的书,虽然她已经那么有名了,而且是在经常读她的创业项目童行学院的文章的情况下。

《北京折叠》自不必说,雨果奖加持,仔细读来确实精彩。但是《弦歌》和《繁华深处》也是精彩得要命。原来清华物理系的女生的想象力可以如此让人叹为观止。两个故事有关联,要结合起来读,钢铁人对科学特别是对艺术人才的掠夺,突然让我想起加里·施密特的《来自星星的魔链》。《最后一个勇敢的人》篇幅虽不长,对克隆人和生命延续的思索却全然在笔下。《谷神的飞翔》也是很喜欢。

我喜欢上她了。再找她的书来读。

NO.4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NO.4

几年前读过这本书,感觉只记住了一句话:优质的教育总是重视过程胜过成果,这句话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重读感慨万分,原来自己在不知觉中的进步其实就是发现很多专业技巧策略的书籍在帮助我寻找“术”,这本书却是聚焦在“道”上,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身认同和完整是一切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或了解到太多失去心灵,过着分裂生活的教师,更有甚者把自己生活的阴影也扩散到儿童的世界里。

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理解教师的行为的。他写出了教师的恐惧,“来自地狱的学生”实在真实。教与学的悖论里也能看到太多关于“道”和“术”之家的矛盾,教师在寻找平衡的过程就是发现自我局限和潜能的过程。

这本书里提到的“共同体”看上去似乎有些理想主义,可以因为伟大事物而凝聚在一起并共事切磋。如果能有这样的共同体,哪怕仅仅是雏形,也是美好且值得为之而行动的。

NO.5

《批评、理论与儿童文学 》

这本书并不易读。阅读这样的理论书能了解文学评论界对儿童文学的看法,毕竟理论“能迫使我们尝试对显而易见的东西做出解释,并且能看到潜在的问题。”

这是一本相对工整的理论著作,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对儿童文学现状的梳理可以看出批评界对儿童文学的偏见,艾登·钱伯斯认为“儿童文学是一个检验文学理论的独特领域”,但看样子并不是很多人都赞同这个看法。作者提出的对抗偏见的方法是将阅读“去语境化”,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作者先分别定义了“文学”、“儿童”和“儿童文学”,然后从文本、读者与文本、叙事等角度分别进行了阐释,除此之外,对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归结为“儿童文学看起来甜美又纯洁,但它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纯洁,儿童文学的评论者也是如此。”这一章的内容让我很想找到《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来读读。

究竟如何判断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呢?作者向所有和孩子以及童书打交道的人推荐了W.H.奥登的一段话:可以问两个问题:1、作品为孩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界?2、真实世界和书里的世界有多像?


豆瓣|春天的花开Iris

新浪微博|春天的花开Iri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