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想要表达恶意,但别人听出了恶意,该怎么办?

 庙论阅读 2021-11-26
【悦读专栏】利用碎片时间读过的书,偶尔会生发出些碎片化的感受。那就以简评的方式,在【庙论阅读】公众号上留个印记。




阅读简评

“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不仅有正面作用,也存在种种负面影响。”

随2005期读库而来的小册子《恶意心理学》,粗粗翻完,似乎并没有给出“恶意心理学”的定义,我从书的最后找出了上面这句话,大概就算是全书的要旨,像是说:语言的负面影响,即是恶意。恶意心理学应该就是指沟通交流中的恶意表达。

这些恶意表达大致包括:口出无意,偏见,说坏话,讽刺,戏弄,性骚扰,投诉,欺骗,仇恨言论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恶意心理学关注的是“我”自己表达出的恶意,以及“我”听出的恶意,以及对“恶意”的应对。

像“口出无意”,自己并没有觉得说错话了,或者没有想要表达恶意,但是别人听出了恶意。有则很好笑的寓言,就很能说明问题。

有个人请了四个客人,快开席了还有一个客人没来。主人心里着急,说:“怎么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个敏感的客人听了想:“那我是不该来的啰?”就走了。主人一看有客人走掉,越发着急地说:“怎么不该走的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其中一个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是该走的!”于是就走了。主人追上去挽留,大喊:“我不是说的你!”留到最后那个客人听到了,“那就是说的我啰。”所有的客人就都走完了。

“口出无意”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方视角,透明度错觉(高估别人),单面镜错觉(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像上述寓言,主人虽无意表达恶意,但他只顾自己所想,没有考虑所说的话对听话方的影响,而且缺乏表达技巧,用了“”这个表明区别的词,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表达犯错,认为别人听不到,又以为别人能理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不会主动去蓄意的表达恶意,因而惯常被别人听出的恶意多是“口出无意”。有许多教我们怎么说话、怎么交流的鸡汤文,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它无法解决不同的人的性格方面固有的定式。像有人说:“我这个人说话直,有啥说错的话多担待。”听就知道这人可能经常在说话中表达恶意。当然很可能这个人并非是性格率直,而是性格缺陷导致他不加思考的说话。

所以应对别人表达的恶意,恐怕要简单的多,要解决自己表达时的“口出无意”,其实要更困难一些。但也别太过计较了,否则自己就不敢说话了。

再如像因偏见引发的表达,更是常常体现恶意。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刻板印象,用于判断其整体,而不一一区分群体中的个体。比如说:上海人精明,重庆人脾气火爆,富顺人太多讲究、会计爱斤斤计较精于算计、双子星座的人双重性格……

我们会不自觉的去归纳一个群体有什么共性,因而形成刻板印象,然后就自然而然的形成偏见。我们每个人都会。

再有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表达,更可见恶意的泛滥。在网上,匿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限制的降低,会加大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当自己的网络行为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产生什么后果,人的阴暗面就可能不再受约束。加之网络存在移情障碍(现实中你一句话引发了对方哭泣,你会心有不安,而网络上则不会),则会让恶意肆无忌惮。

恶意表达最严重的情况应该就是仇恨言论。仇恨言论通过过激言辞,误解事实,攻击偏离三个不合理的方式传递,到最后,仇恨言论必然伤及无辜,必然走向反人类。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处理恶意呢?

我想首要因素是不让自己成为恶劣的恶意生产者。口误不可怕,借口误蓄意才可怕。

在应对别人的恶意时,我觉得应该要先甄别恶意的性质吧。如果自己内心是强大的,无论恶意性质是无意还是故意,都能直面它。直面恶意,方能解决。

直面恶意后,我们要做的,是继续学习好的表达,学习建设性的批判和反对意见的表达方式,最好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得刀枪不入。

最后说一句带有恶意的话作为结语:这本《恶意心理学》写得不太好啊,日本人的归纳能力不行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